一、临床症状
患牛主要表现为初期精神不振、头低耳耷、被毛竖立、流清鼻涕、空嗽,眼半睁半闭,怕光流泪,眼结膜充血,并且有轻度的肿胀;病情严重者精神十分沉郁,怕冷怕寒,行走不灵便,甚至躺卧不起,鼻梁和耳朵寒热往来,鼻镜干燥,时常磨牙,四肢发凉,并且浑身打颤,精料采食减少乃至废绝,仅采食少量青草,少见甚至不见反刍(倒嚼),不思饮水,气喘、呼吸困难,口流涎沫,口唇红紫,流脓鼻涕,体温比常温高2℃左右,有的病牛甚至可达40-42℃。小便量少且黄,粪便干燥,肺泡呼吸音增强,前胃弛缓,瘤胃蠕动音减弱,口色青白,舌面微红,有薄舌苔。
二、治疗手段
㈠西药疗法:
1、对发现早、病情轻、体况较好的奶牛,可用30%安乃近或安痛定20-40ml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3次,坚持2天即可痊愈。为预防继发感染,可在每次注射时加入青霉素400-64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注意注射时间应在挤奶之后为宜。
2、对发现迟、病情重、体质较差的奶牛,治疗时则应坚持静脉输液,可选用糖盐水(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1500ml,青霉素800-1200万单位,链霉素400万单位,VC2-4g,10%安钠咖10-30mg。输液的同时肌肉注射安乃近或安痛定20-40ml。
3、其他疗法:①内服阿斯匹林12-28g解热;②用30%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剂量为25--35ml;③内服氨基比林,剂量为12--28g;④肌肉注射安痛定;⑤用百尔定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为20--40ml。
㈡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用三棱针在耳梢、舌根放血。用火针刺脾俞穴、百会穴。
2、用艾火灸百会穴10分钟左右,每天灸2次。
3、用荆芥、紫苏各700g煎水灌服。
4、用胡椒5g,生姜40g,葱白一大把,茶叶20g,红糖80g,共煎水灌服。
5、用野菊花、千里光、小辣椒、忍冬花藤各20--35g,共煎水灌服。
6、用生姜70g,切成片,水煎以后加入少量红糖,温凉灌 服。
7、用辣椒草100g,威灵仙、葱头和干姜各40--80g,共煎水灌服。
8、用黄花、二花、紫花地丁各适量,共煎水服。
9、麻黄30g,桂枝35g,生姜36g,甘草32g,杏仁35g,陈皮36g,苍术34g,厚朴36g,大枣30个,水煎灌服。
10、用紫苏一棵,生姜35g,葱兜4个,红糖45g,水煎灌服。
11、用连翘50g,二花48g,紫苏37g,羌活36g,山栀35g,豆豉36g,白芍35g,甘草14g,柴胡35g,牛蒡子36g,茯苓36g。共研为细末,用鲜姜38g为引,开水冲烫灌服。如果食欲、反刍减少或者停止,要加陈皮38g,枳壳36g,厚朴35g,山楂50g。如果小便量少而黄,要加木通38g。如果空嗽流鼻脓或者喘粗气,可加黄芩36g,玄参35g,瓜蒌72g,杏仁36g,贝母38g。
12、用荆芥35g,独活30g,茯苓52g,前胡30g,川芎20g,防风36g,柴胡42g,桔梗36g,羌活30g,枳壳30g,共研为末,开水冲烫一次灌服。
13、用连翘35g,甘草20g,芦根75g,银花36g,荆芥30g,牛子30g,竹叶35g,桔梗32g,薄荷20g,豆豉32g,共研为末,开水冲烫,一次灌服。
14、用黄芩36g,荆芥35g,黄连35g,滑石130g,瓜蒌仁70g,柴胡36g,僵蚕35g,大力子100g,石膏100g,甘草38g,车前子65g,木通36g,共煎汁一次灌服.
15、用麻黄30g,桂枝、茯苓、柴胡、黄柏、连翘、葶苈子各25g,防风、远志、车前子、泽泻、桔梗各20g,金银花、生姜各50g,白酒为引,水煎服,连服3剂。另外,视奶牛具体情况,有咳嗽者加陈皮、杏仁、款冬花各30g;有气喘者加瓜蒌仁30g,臌气者加青皮、枳壳各30g;大便干燥者加大黄60g、朴硝100g;体弱者加党参、黄芪各60g。
三、预防措施
1、加强耐寒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2、注意气候变化,做好御寒保温工作,防止突然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