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的两具爬兽化石。在其中一具的胃中,科学家们找到了尚未消化的鹦鹉嘴龙骨骼,由此一扫以往中生代哺乳动物在人们心目中的“懦弱”形象。
此次新发现的化石,一种名为“巨爬兽”,身长1米有余,体重达14公斤;另一种名为“强壮爬兽”,体型稍小。从化石标本上可以看出,它们都有着尖利的门齿,发达的咬肌,表明具有很强的吞咬能力。四肢短而粗壮,呈半直立状奔走,有点类似于现代澳洲的袋獾。
“中生代哺乳动物居然吃恐龙!在这两具化石发现之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古脊椎所胡耀明、王元青、李传夔3位专家,以及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华裔科学家孟津告诉记者,化石证据表明:成为“盘中餐”的是一只身长12-14厘米、活的“小乳龙”,也就是鹦鹉嘴龙的幼仔。捕获猎物后,爬兽几乎连嚼也不嚼,就大块撕碎吞食下去。可惜,在它享用完这顿“最后的晚餐”后不久,附近的火山突然爆发了,爬兽被埋进厚厚的火山灰中。
由于化石材料的残缺,人们以往对于中生代哺乳动物整体了解不多。近年来,在我国辽西陆续发现了七大类的多具骨架,其中只有两种爬兽保留了三维立体的、大小不等、数以十计的完整骨骼。科学家们在研究标本后论断:在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中也有行走于光天化日之下的主动猎食者,甚至可以和恐龙争食、争地,这为当时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和个体发育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信息。 (张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