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蛋壳质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六十多年,但劣擀蛋壳仍然是造成全世界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Keshavarz,1995)。调查结果表明,破蛋发生率约为5%~8%
(Washburm1992;郝正里,1989)。为了控制鸡蛋破损现象,畜牧工作者从遗传、环境、营养及其它诸多方面对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遗传因素
许多试验证明蛋壳强度具有遗传性。Buss 和Stout(1981)发现厚壳蛋品系较之薄壳蛋品系鸡蛋壳钙的沉积速度快。王晓明(1992)研究表明伊莎褐壳蛋鸡高强度蛋壳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星杂288鸡,原因是其蛋壳构成材料的强度高且超微结构好(Rod,1994)。苏秦(1998)报道通过对鸡进行定向选育可提高蛋壳质量。因此在选留种鸡时,应选产厚壳蛋的鸡。
2 鸡龄
随着产蛋期的增长,母鸡生理机能下降,蛋壳变薄,破蛋率增加。其原因为二:一方面,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鸡对活性VD3的合成减少,鸡以钙的吸收和存留能力降低。周伯超(1933)报道,蛋鸡在产蛋初期可吸收饲料中约60%的钙,但到了产蛋末期,蛋鸡只能吸收约50%的钙。另一方面,在产蛋后期,蛋重增加,蛋壳的表面积随之增大,而蛋壳并未相应增加,故蛋壳变薄(Woolford,1994)。
3 高温
处于高温环境的对外开放,由于采食量下降,容易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另外由于机体某些状态失常,高温环境下鸡热性呼吸使体内散发的CO2增多,血液中HCO2含量降低,蛋壳的形成过程受到影响,使得蛋壳变薄,质地变脆(黄炎坤等,1995;S.V.Rama 1998)。因此,在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适当提高日粮钙和碳酸氢钠的含量,以及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并且确保充足的清洁饮水。
4 营养因素
碳酸钙约占蛋壳重量的95%,钙对蛋壳的形成极为重要。日粮钙水平是影响蛋壳品质的决定性因素。蛋壳钙可来源于日粮也可通过体内贮存的钙转化,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很多,因此仅仅依靠提供高水平的钙、磷产不一定能改善蛋壳的质量(Keshavarz,1993)。一般日粮适宜钙水平约3.2%~3.5%,在高温或产蛋高峰情况下,钙水平可提高到3.6%~3.8%(Keshavarz,1995)。饲喂低钙(1.5%~2%)日粮,蛋鸡血钙下降,产软壳蛋,薄壳蛋。高钙日粮(含钙>4%)则使蛋鸡采食量下降,影响产蛋性能(Roland,1986),高钙还影响磷、锰、锌等元素的吸收,造成母鸡大量脱肛(郝正里,1991)。
钙源的化学特性影响蛋壳质量(刘建树,1993)。Keshevarz(1991)报道,用硫酸代替三分之一的碳酸钙时,若剩余的碳酸钙以特蛎壳形式提供,则硫酸钙的不利影响可被缓解,而其它的碳酸钙来源则无效。与碳酸钙粉或磨碎的贝壳粉的日粮更能提高蛋壳品质。
不同钙源对蛋壳质量有影响。在白云作钙源时,因为其中含镁量太高,故降低蛋壳强度。磷酸钙中含氟和矾等杂质时不宜用于蛋鸡饲料,使用骨粉时则应注意脱氟。
Coon和Cheng(1998)测试出,溶解度在11%~14%的饲料石灰石,最适合维持母鸡产蛋高峰期骨骼完整和蛋壳强度。钙源的颗产度对蛋壳的品质有明显影响。较大颗粒的石灰石(1400μm),易于提高蛋壳强度,因为其从肌胃排出的速度较粉状的慢,这种钙在夜间能更好地用于蛋壳的形成。
根据蛋鸡的生理特性,一般多在上午产蛋,母鸡在蛋壳钙化的16h内饲料经小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蛋壳腺形成蛋壳,而不必先沉积于骨髓中。因此在下午给蛋鸡饲喂大粒度石粉可提高采食量、降低破蛋率(王晓霞,1999)。
蛋鸡开产前补钙时间对骨骼和以后的蛋壳质量都有影响,约在16周龄小母鸡对营养的需要高于育成鸡,此时已具有代谢较高水平钙的能力。蛋鸡开产前从饲料中摄入大量钙,在产前7~10d鸡的骨髓中可沉积大量的矿物质。蛋鸡在其产蛋初期,蛋的抗碎力,蛋比重随开产日粮钙、磷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蔡辉益,1987)。因此开产前两周提高蛋鸡日粮钙含量可提高蛋壳品质,降低蛋壳破损率。过早则不利于钙质在母鸡骨骼中的沉积,而且影响产蛋期鸡对钙质的吸收利用;过晚,则难以储足产蛋期所需的钙。
4.2 磷
磷主要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与钙的代谢密切相关。蛋鸡日粮中含磷一般为0.5%~1.5%,其中有效磷不应低于0.3%。高磷日粮减弱蛋壳强度(Britton,1984;Miles,1992)。提高日粮中磷的含量(1.0%~1.5%)血液中钙含量下降(Talor,1965)。高磷使血液中酸碱平衡发生变化。引起蛋壳质量下降。因为高水平磷会阻碍骨的重吸收作用,干扰钙从骨骼中脱出来进入血液,使蛋壳的形成受到影响。并且,任何引起血浆磷提高的日粮,会导致蛋比重下降(Volynchook,1984)。
低磷日粮有利于提高蛋壳质量。蛋鸡饲喂低磷日粮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加强(Bar和Hurwitz,1984)。与饲喂有效磷0.55%日粮相比,用含有效磷0.30%~0.35%的日粮喂白来航蛋鸡1~3个月,结果蛋壳质量明显提高(Marbheb,1983)。但若日粮磷过低,则影响产蛋性能。用含总磷<0.4%的日粮饲喂蛋鸡,可导致骨质疏松,并引发较高死亡率且降低蛋壳质量。
4.3 微量元素
4.3.1 镁
蛋鸡日粮适宜的镁水平为0.04%或稍高才能保证正常的蛋壳强度(刘建树,1993;秦卓明,1993)。一般饲料成分中天然镁含量在0.1%~0.3%,足以满足蛋鸡需要。在实际生产中,则需注意日粮中含镁量过高,Hess和Britton(1997)试验表明,高镁(0.5%)使蛋鸡血浆钙降低,血浆镁升高,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且使得破蛋率增加。
4.3.2 锰
Movis(1938)报道了日粮锰对蛋壳有明显作用,此后锰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受到重视。组成蛋壳的碳酸钙沉积在由蛋白质和粘多糖组成的有机质基层上(Austic等,1990)。蛋壳的酸性粘多糖含量在很大程度上与蛋壳的抗裂强度相关,而锰在粘多糖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低锰对蛋重无影响,但使单位面积蛋壳质量下降,破蛋率上升(秦卓明,199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锰会计师的增加蛋重增加,破蛋率降低,蛋壳强度增加,为维持较好的蛋壳质量,适宜锰水平为70ppm或稍高以及相近水平的锌(韩友文,Hooge,1994)。高中起(1994)报道,锰含量为90ppm时,可显著提高蛋壳中氨基已糖和糖醛酸含量,改善蛋壳品质。
4.3.3 锌
蛋壳在钙化过程中需要碳酸酢酶,锌是此酶的主要成分。蛋鸡日粮中锌水平为50ppm时才能保证蛋壳质量正常(刘建明,1993)。锰与锌的代谢密切相关,高锰抑制锌的吸收。Tahatapot(1985)研究认为,50ppm锌和75ppm锰使蛋壳内有较高的钙氮比,糖醛酸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蛋壳品质。钙与无机锌拮抗,高钙干扰锌的吸收(Lowe,1996)。
此外,在微量元素中,碘在日粮中占50ppm,可使产蛋率提高,破蛋率明显下降(岳斌,1995)。氟对蛋壳质量也有影响,饮水中氟含量>5ppm时蛋壳质量明显下降(肖希龙,1994)。
4.4 维生素
4.4.1 维生素D3
VD3参与钙、磷代谢,促进肠道对磷、钙的吸收,提高血液中钙、磷水平,活化骨钙代谢。活性VD3(1,25—二羟钙化醇)和甲状旁腺素调节钙的代谢。活性VD3刺激肠道对钙的吸收及动员骨钙、磷来调节体内钙平衡。
在蛋形成的不同阶段,血液中活性VD3浓度不同,当蛋壳钙化活动处于高峰时,产优质蛋壳的母鸡其血液中活性VD3有浓度较产劣质蛋壳的母鸡的高,产薄壳蛋的鸡体内血液中活性VD3浓度明显偏低。饲喂活性VD3的鸡破蛋率低于饲喂VD3的鸡,蛋的比重则高于饲喂VD3的鸡(Tsang,1992)。
在日粮中添加VD3从55IU/kg增至1000IU/kg饲料时,蛋壳质量明显改善(张润厚,1991),过量的VD3可导致沙皮蛋比率上升(Goodson-Williams,1986)。
4.4.2 维生素C
在饲料中添加VC,产蛋率有所提高,蛋壳质量得到改善,有助于鸡耐受应激,在高温季节给蛋鸡日粮添加100~400ppm
VC,蛋壳质量明显改善。对实行强制换羽的老龄母鸡日粮中添加50ppm
VC,显著提高蛋壳品质(Zapata,1995)。另外VC具有刺激甲状腺活动的功能;刺激VD3向活性VD3转化。因此,在生产中可补充200~500ppm
VC用以改善蛋壳品质。
4.5 日粮离子平衡
日粮离子平衡状况即日粮酸碱度不大,其表示方法为离子平衡值DEB(Dietary electrolytes
balance)=mEg(Na+K-Cl)公斤日粮(mEG是指相应元素的毫克当量数)(Patience,1987)。关于日粮离子平衡对体内酸碱平衡及蛋壳质量的影响,一般认为降低日粮酸碱度的处理(如限制氯离子的摄入或添加NaHCO3)则有利于蛋壳质量的提高。
日粮中不同离子水平对蛋壳有影响。日粮钾从0.60%提高到0.88%时提高蛋壳品质,利用高钠(0.52%)和低氯(0.12%)日粮能降低采食量和产蛋率,但蛋比重和蛋壳强度增加(Hughes,1989)。高磷高氯日粮可使体内酸碱平衡发生变化,日粮中补加硫酸钙后,鸡的血液酸碱平衡受到破坏,钙存留量降低,蛋壳质量降低。因此,在蛋鸡日粮中应尽量少添加含有氯、磷、硫酸根等离子
物质,以免使体内阴离子比例上升,对酸碱平衡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由于日粮各种离子在不同代谢水平上存在复杂的关系,故日粮离子平衡离子平衡对蛋壳质量的影响有待更深入地研究。
5 结语
影响蛋壳的因素很多,除以上论述的外,饲养密度,光照,捡蛋次数,疾病与用药、水质与给水的时间、日粮中各养分的浓度以及各营养物质间的平衡等均与破蛋率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皆需注意。
有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①从遗传学角度考虑通过定向选育提高蛋壳质量;②低磷提高蛋壳质量的机理;③日粮中各种离子在代谢水平上的交互作用对蛋壳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