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世界禽病的研究进展与我国禽病的防治战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1-25  
    国养禽业连续20多年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养禽大国。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6270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2kg。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禽蛋的产量达到2216.23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1.9%,其中鸡蛋1886万吨,占总产量的85%,人均占有量达17.7kg,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禽蛋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3.5%。

    然而,一直以来禽病是困扰我国养禽业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禽病约有80余种,其中传染病占75%左右,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家禽的成活率不高,平均死亡率高达2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1倍以上,据估计我国家禽死亡损失年均百亿元,疫病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防控开支和其他损失则更为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饲养每只鸡平均的疫苗和药物费用为美国的10倍。

    由此可见,我国的禽病防治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在加入WTO的今天,我国的禽病防治只有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有效运行的符合我国实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才能真正使我国养禽业走向世界。本文简述了世界禽病的研究进展,并就我国禽病防治战略谈谈浅显的认识。

    一、世界禽病的研究进展

    (一)重要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 禽流感病毒(AIV)属正粘病毒科,具有8片段负链RNA,编码10种蛋白,其中包含:血凝素蛋白(HA)、神经氨酸酶(NA)、基质蛋白(M)和核蛋白(NP)等。根据HA(9种)和NA(15种)蛋白的不同,AIV分为多个血清型。禽流感的发生频率尽管不如新城疫高,但它可使感染鸡群出现高死亡率,甚至全群覆没,对人类健康也有较大威胁,因此,备受关注。

    依据AIV对鸡的致病力强弱,可将禽流感病毒分为两大类: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LPAIV感染鸡群一般表现为死亡率低,伴有产蛋量下降及轻微呼吸道症状,与其他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时,鸡群可出现高死亡率及大部分器官的组织病变。相反,HPAIV则产生高致死性,导致家禽体内多器官严重感染,死亡率可高达100%,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

    1.1 低致病性禽流感 200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有10个养殖场的商品蛋鸡爆发低致病性禽流感H6N2型,到2001年仍有3个鸡群检测出H6亚型AIV的抗体,但未分离出病毒。2002年初,H6N2在加州中部地区的商品鸡、火鸡和蛋鸡之间传播。

    2002 年7月,在南非的蛋鸡、育成鸡和肉种鸡群中出现产蛋下降(约50%),死亡率增高(约20%),取感染禽类的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经琼脂免疫扩散实验、RT -PCR和血清分型证实为H6N2亚型LPAIV。2002年意大利北部地区爆发H7N3型LPAI,严重影响禽类产品的出口。

    在亚洲低致病性的 H9N2毒力增强,导致鸡群发生高死亡率(10%~80%)及生产性能的降低。从患病鸡群中分离到的H9N2在实验中并不致死鸡胚,而且与标准株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较高。同时从患病鸡群还分离出其他呼吸道病原:IBV、NDV、TRT、ORT、MG、MS、E. coli等,研究认为:两种或多种病原协同感染是LPAIV(H9N2)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并没有发生毒力的变异。但目前存在的难题是:利用分离到的 H9N2制作油乳剂灭活苗能有效防止鸡群的大量死亡,但并不能阻止鸡群产蛋量下降,而我国的情况并非如此,利用H9N2制作的油乳剂灭活苗能有效预防鸡群 H9N2 AI的发生。

    1.2 高致病性禽流感 某些LPAIV(H6和H7)在自然界中可突变为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如美国(1983~1984年)、墨西哥(1994~1995年)、意大利 (1999~2002年)、智利(2002年)。有研究表明,这种致病力的变化是由于在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上与保护性有关的裂解位点发生了改变(一段氨基酸的插入)而造成的,突变后的基因与报道的环境中的HPAIV毒株的基因相似。2002年美国弗吉尼亚197个农场的470万只商品鸡爆发H5N2 感染。

    2001年5月智利发生LPAIV感染,分离出了H7N3亚型病毒,几周后分离出了高致病性毒株。通过对低致病性和高致高性H7N3毒株的 8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二者较相似,区别是高致病性毒株在血凝素基因裂解位点有30个核苷酸插入,极可能是两株病毒基因重组产生的。

    1.3 公众健康顾虑 从动物进化的观点看,禽流感病毒的出现比人流感病毒早,因此不少学者认为人类流感有可能是从禽流感进化而来,人流感病毒大流行株的出现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有人指出,人流感甲2(H2N2)和甲3(H3N2)亚型毒株很可能是人、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而来,也有人从禽群中分离到与人有关的H1、 H2、H3亚型流感病毒。目前普遍认为,造成人间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毒株,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人、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演变而来。1997年8 月,我国香港首次报告发生18例H5N1人的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死亡6例,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1997年以后,世界上又先后出现了几次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2003年2月,在我国香港发生2例H5N1人的禽流感病例;2003年2~7月,在荷兰发生83例H7N7人的禽流感病例;2004年1月,在越南发现可疑的H5N1人的禽流感病例,在已死亡的病例中,已有5例得到实验室确诊。近年来,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有3种不同的亚型。1996 年,在英国从一名患结膜炎的养鸭妇女的眼睛中分离到1株H7N7病毒。1997年,在香港从一名死亡的小孩身上分离到1株H5N1亚型病毒。 1999年,在我国香港两名1岁和4岁的流感康复女孩中分离到两个独立的H9N2亚型毒株。因此,专家们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H5N1、 H9N2、H7N7等,一旦发生变异可能会导致人群禽流感流行,预示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1.4 与野生水禽有关 既然水禽是自然界AIV的贮存宿主,那么根除该病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必须采取措施阻断家禽与野生水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接触过猎物(尤其是水禽)的人们在进鸡舍前要更换衣服和洗澡。疫苗的免疫要与严格的隔离措施相结合,以便控制商品鸡群和火鸡群温和型AIV的发生。而对于强毒AIV的感染,严格的隔离和淘汰病鸡群才是有效的措施。许多地区应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已初显成效。

    1.5 预防、控制和扑灭策略 HPAI被OIE归为A类传染病,国外通常采用隔离、扑杀办法,以发病地区为中心建立免疫隔离检疫区,扑杀感染鸡群,但这需要充足的资金补偿作为后盾。对于发展中国家,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将免疫接种纳入HPAI的控制程序,与隔离检疫、完善的生物安全及扑杀相结合,是控制该病的良好途径。疫苗免疫是根除本病的重要措施,由于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不同亚型禽流感疫苗的保护具有型特异性。

    注重生物安全是减少或避免鸡群感染AIV的关键因素,如加强鸡场(舍)内外的隔离和消毒工作,对来往车辆及人员严格消毒,减少AIV经轮胎、鞋的传播,谢绝外来人员,注意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等。

    2.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 ND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仍是危害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家禽业的首要疫病。据统计,仅2001年就在63个国家和地区报道该病发生。从全球角度看,有关NDV强毒力报道比高致病性禽流感要多得多。NDV属副粘病毒科,为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该病毒对基因组的突变是敏感的,但由于NDV是线形基因,所以变异速度不如8片段的禽流感病毒快。由于NDV只有一个血清型,因此,不同的疫苗株有一定的交叉保护。

    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新城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由低毒力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群产蛋下降、轻度呼吸道症状以及低死亡率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强毒NDV引起的鸡群高死亡率和大幅度产蛋下降仍在多个国家报道。

    由于禽流感的存在,新城疫的临床症状不再具有诊断意义,确诊必须通过病原分离。研究认为,大部分地区鸡群爆发强毒新城疫是由于鸡舍环境中存在致病力强的 NDV,特点是其F融合蛋白上有一特殊位点-113RXR/KR*F117-,并不是由低毒力转化而来的。新城疫病毒的变异问题仍然是个迷,有待进一步证实。

    新城疫被OIE列为A类传染病,该病对世界贸易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防制措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新城疫活苗和灭活苗多次进行强化免疫可有效预防新城疫的发生,但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疫苗费用,另一方面有可能对鸡群会产生较大的应激,使其生产性能下降。疫苗免疫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临床症状、减少病毒在体内环境中的数量,但疫苗免疫不能提供100%的保护,所以,要想更好地预防新城疫的发生,更应重视生物安全措施。

    3.禽肺病毒感染(Avian pneumoviruses infection) 禽肺病毒(APV)是火鸡鼻气管炎(TRT)和鸡肺病毒感染的病原,在鸡感染后通常会发生肿头综合症(SHS)。APV先后发生于欧洲、亚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当初根据糖蛋白基因(G)的差异仅发现2个血清型A和B,1996年美国爆发了该病,然后根据基质蛋白基因(M)和融合蛋白基因(F)的差异发现了第三种血清型C,最近法国学者从鸭体内分离到了第四种血清型D。美国的APV感染最初发生于科罗拉多,后在明尼苏达州附近呈地方性流行,该地是火鸡饲养高密度区,C型APV与人的肺炎病毒A或B型较相似。

    欧洲对APV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研制该病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一般来讲,只要准确使用这些疫苗,效果都很好,而且两种血清型能交叉保护。APV感染鸡后继发感染败血支原体、大肠杆菌会使疾病变得很严重,另外,IBV强毒会干扰APV在气管的复制,这两种疫病的疫苗也会相互干扰,这表明了疫苗应用时机的重要性。最近美国研究表明C型APV会增强新城疫病毒对雏鸡的毒力。

    最近研究表明,野鸟在APV的传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能APV与NDV和AIV一样宿主谱很广,但这仍需要进一步调查。

    4.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 传染性支气管炎呈世界性分布。IBV的宿主范围较窄,它广泛传播的原因与其高度的传染性及局部范围内的迅速扩散特征有关。有些毒株只在特定的国家才有。鸡群中IBV的持续存在有一些特征,但是目前这些特征的意义还不清楚。IBV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但是其它病因可以引起该病的扩散,虽然肾型毒株可以引起肾脏病变和雏鸡的死亡,但是和常规的呼吸型毒株相比,病变是局灶性的而且扩散没有那么快。

    目前从根本上消灭IB还不可能,但是现有的疫苗可以对该病的控制提供很好的帮助。IBV S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导致了变异株的出现,这些变异株的抗原性与现有的疫苗株不同,但是偶尔也会使致病性变强而且持续存在,需要研制新的疫苗,像欧洲的793B株、4/91株和CR88株。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变异株都需要新疫苗,实验室传统的交叉中和试验可以阐明IBV毒株间的关系,从实用的角度说,根据中和试验得出的保护分型比血清型或基因型分型疫苗效率更有效。

    近年来对IBV的分子结构和免疫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对将来控制该病很重要。例如,最近研制成功了全长的IBV感染性克隆,这种克隆可以成为一种更安全的不会返强的特定疫苗,它可以对付IBV的变异株。免疫机理研究发现,IB 的免疫并不是仅仅决定于S1基因,IBV的其它成分同样起作用,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IB疫苗可以对一些明显不同的变异株提供保护。

    另一方面,IB基因重组疫苗的研究也已获得重要进展。利用不同种类 IBV毒株的S1基因间的基因重组来制备重组病毒,这代表了未来IB疫苗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美国学者以Beaudette为受体,将S1基因换为M41的 S1基因制备重组IBV,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体免疫效果与M41相当,优于Beaudette,但毒力远低于M41,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景的疫苗。

    5.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 IBDV所引起的免疫抑制、超强毒株的出现、抗原变异与基因变化等已引起世界禽病专家的高度重视。IBDV超强毒株已成为育雏阶段危害严重的疫病。

    目前,IBDV的分子诊断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VP2蛋白基因的RT-PCR和RFLP、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等技术日臻完善。另外,疫苗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即针对IBD超强毒的疫苗IM(Irwin Moulthrop)已通过细胞传代致弱而获得。国外已有利用痘病毒和杆状病毒作载体表达VP2蛋白的研究,表达产物既可用作诊断抗原,又可用作免疫原,即基因工程疫苗。

    6.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 CIAV属圆环状DNA病毒,无囊膜。该病流行范围较广,主要呈现隐性感染,一般不单独致病,免疫抑制性较强,可导致胸腺等淋巴器官萎缩。在尼日利亚一次180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80%的血清样品为阳性,足见其感染率之高。调查表明,约30%的SPF鸡为CIA阳性,对SPF鸡威胁较大。在我国 CIA的危害性也比较大。

    有关CIA的分子病原诊断取得进展,目前已建立了检测感染细胞中CIAV的PCR方法,PCR检测的结果与病原分离结果相同。

    7.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 近年来,MDV的毒力增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60年代,MD发病多以中等毒力为主;70年代,由于火鸡疱疹病毒疫苗(MD-3)的普及,发病株逐渐演变为强毒株(vMDV)。1983年,美国出现二价苗(SB1+HVT),临床发病株演变为超强毒(vvMDV),常规疫苗无效。液氮保存的MD- 1型疫苗CVI988(Rispens疫苗株)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是MD疫苗研究的重要方向。糖蛋白B(gB)和其它糖蛋白的基因已在禽痘病毒、HVT和致弱的MDV的病毒载体中得到了表达。这些载体疫苗可以诱导产生对马立克氏病的保护性免疫,但至今没有一种获得允许商业使用的证书。缺失突变苗是可供选择的一种策略,但由于没有足够的MDV基因组的操作技术和至今仍未鉴定出与病毒毒力直接相关的基因,故进展缓慢。缺失meq基因工作已经完成,但或许是由于该毒株在体内不能很好的增殖,因此该突变株提供不了高水平的保护力。不过,人们现在掌握了创造突变毒株的新技术,这将促进对可能产生新疫苗的基因功能进行研究。

    8.J亚群白血病(Avian leukosis subgroup J) 在过去的10年中,ALV-J亚群反转录病毒曾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肉鸡严重损失。由于该病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欧洲、美国的不少原种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该病的净化被提上了重要日程。澳大利亚结合特异的ELISA、SPF细胞培养和RT-PCR等实验室手段对该病进行了净化,分3个阶段根除了该病。我国崔治中教授则在中国J亚群ALV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混合感染所引起的免疫抑制问题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食源性细菌疾病的研究进展

    1.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大肠杆菌在条件差的环境中及其他病原感染后易继发,另外,在大肠杆菌感染后,机体的呼吸道粘膜和肠道粘膜受损,易继发ND、IB、ILT和MG等疫病,使鸡群的淘汰率和死亡率升高。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菌,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种。美国学者在发病鸡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R质粒上有tsh,iucC和 cvaC基因,而健康鸡肠道大肠杆菌R质粒没有这些基因。对大肠杆菌分型结果表明,世界各国主要致病型大肠杆菌基本一致,主要为O78、O2、和O1等。但高崧等从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分离和鉴定出595 株禽源大肠杆菌,共鉴定出440 个分离株的O 血清型,其中以O18 、O78 、O2 、O88 、O11 、O26等6个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

    由于大肠杆菌对使用的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抗生素产生的药物残留对人们的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使禽类产品受到贸易限制;感染大肠杆菌后,鸡群死淘率增加,内脏废弃增多,用细菌苗进行免疫仅能对相同血清型的细菌有较好的效果,因而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所有养禽场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致病基因分析,亚单位疫苗(F11、FT、TT)的研究。另外,自从家禽体内分离到产黄绿毒素的 O157:H7大肠杆菌以来,改变了以往认为禽源大肠杆菌不感染人的看法。 O157 :H7可导致人类包括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等临床表现。

    2.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禽沙门氏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分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其中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能广泛地感染人和各种动物,因而来源于患禽副伤寒的禽类产品常是导致人类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在欧美、日本等导致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我国禽肉和蛋制品难以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养禽生产单位为控制或净化禽沙门氏菌病而投喂大量药物,常导致严重的耐药菌株产生或一定程度上的药物残留也影响着国际间禽产品贸易。近来,肠炎沙门氏菌灭活疫苗已获批准使用。英国禽业协会明文要求所有的鸡群必须接种这一疫苗,另外,一种肠炎沙门氏菌弱毒疫苗进行饮水免疫也已得到批准。

    有关沙门氏菌的分类已有改进,依新的分类方法,沙门氏菌分为两个种,即S.enterica 和S.bongori,有2500个以上血清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和动物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流行发生了两次重大改变。其一,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出现及其在食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其二,作为主要的蛋源病原体?肠炎沙门氏菌的出现及流行。

    3.空肠弯曲杆菌病(Campylobacteriosis) 空肠弯曲杆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在一定范围上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细菌感染已超过沙门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已对禽产品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该菌除引起人类发烧、急性肠炎外,反应性关节炎、Reiter’s综合症和格林?巴利综合症等具自身免疫病特征的疾病,还可引起火鸡的肝炎和蓝冠病,童子鸡和雏鸡坏死性肝炎,雏鸡、犊牛、仔猪的腹泻等多种疾病。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40万例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胃肠炎,占总人口的1%一 2%。接触或食用禽类产品被认为是主要感染途径,据调查,市场上出售的75%活禽和80%的禽肉中含有弯曲杆菌。对30 余个国家的调查表明,80 年代中期空肠弯曲菌在商品鸡中已广泛分布。早期学者认为该菌不能发生垂直传播,但是最近研究表明该菌存在低水平的垂直传播。另据研究证实,鸡盲肠一旦被空肠弯曲菌定居,这些细菌可在长达8 周实验期内持续存在,且鸡源性菌株经鸡传代后毒力增强。由此可见禽群空肠弯曲菌水平传播,长期带菌是家禽随日龄增长带菌升高的主要原因。

    运用PCR方法对弯曲杆菌flaA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SVR片段进行扩增,可快速检测雏鸡羽毛和蛋壳上或禽肉中弯曲杆菌的存在。

    二、我国禽病的防治战略

    (一)目前我国禽病流行的主要特点

    1.禽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但以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据不完全统计,对养禽业造成危害的疫病已达80多种,而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禽病导致家禽的死亡率高达20%,经济损失达百亿元。

    2.新发病种类增多 我国新近出现的禽病主要有:鸡传染性贫血、禽流感、不同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番鸭细小病毒病、鸡病毒性关节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网状内皮增生症、J亚群白血病、肉鸡腹水综合征等。

    3.病原体出现变异,临床症状非典型化 近年来,在禽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由于一些禽病的病原体出现了变异,导致临床症状非典型化。如非典型新城疫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都出现了超强毒株。抗原结构的变异和血清型多变,使一些疫苗的预防控制越来越困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前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呼吸型,90年代出现了嗜肾脏型,近年来又出现了腺胃型,使得疫苗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使用的疫苗与流行株血清型不符,常导致免疫失败。又如鸡马立克氏病,在20世纪70年代,野外毒株主要是一些强毒,到80年代,一些国家出现了超强毒,而9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又出现了超强毒株,每一次流行毒株毒力的增强,都导致现有疫苗的免疫失败。可见,未来家禽传染病无论在流行上还是致病机理上都会越来越复杂,这对我们兽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由于滥用抗生素和饲料中长期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添加剂,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致使控制细菌性疾病成为一大难题。潘志明、焦新安等对 1962~1999年间我国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细菌的耐药谱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宽,至90年代末期,细菌可同时对十二种抗生素产生抗性。

    5.亚临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多重感染日趋普遍 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有: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孤病毒(传染性关节炎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病变不典型;对特定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或不反应(如对NDV的HI很低)和继发性细菌性感染显著增加。由于对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诊断困难而被忽视,再加上对一些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无疫苗预防,更加重了它的危害。

    (二)我国禽病防治现状

    1.我国禽病防治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1.1 病原学研究较深入 在利用传统的血清学方法研究病原基本特性的同时,在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如病毒核酸基因组序列或主要免疫原基因序列的测定,使人们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病原发生遗传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预测疾病的演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编码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推导,为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的确定和进行特异性诊断试剂或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途径和依据等。到目前为止,影响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马克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的主要基因序列或其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定,而且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某些病原的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核酸结构差异比较,这些都为疾病演化发展揭示出一定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但整体上,对病原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机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发展,病原体重要分子的功能研究仍不够深入,跟踪性工作偏多,独创性或特色性成果偏少。

    1.2 疾病诊断技术发展较快 血清学、免疫学、病理形态学结合临床症状等诊断学技术和方法几乎深入到整个禽病防治研究领域,而且某些血清学方法已发展成为初步的诊断试剂(盒),如扬州大学的新城疫强毒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沙门氏菌ELISA-PCR联合检测试剂盒以及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重RT-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等;河南农科院IBD胶体金诊断试剂盒;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淋巴白血病ELISA诊断试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传染性鼻炎ELISA 诊断试剂等,这些初步的诊断试剂(盒)都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速度,且操作方便,准确性高,为我国禽病诊断试剂的商品化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禽病诊断研究中,重技术轻产品的现象普遍,自主研发的真正适用于临床需求的新型诊断试剂(盒)不多,更不用说形成品牌产品。

    1.3 新型疫苗研制步伐加快 传统疫苗对保障家禽业的健康生产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疫苗免疫几乎用于所有主要的家禽传染病。但随着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禽病免疫预防实践需要,新型疫苗不断出现。如重组病毒疫苗、重组细菌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多表位疫苗、可饲疫苗以及DNA疫苗等,这些疫苗在实验室研究中有一定免疫效力,但如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不过这给人们在疫苗研制和开发中提供了新的观念和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新型疫苗研究中经验型研究模式仍占相当比例,疫苗理性设计的新模式虽已有雏形,但理论和技术积累严重不足。

    1.4 疾病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化 家禽疾病发病机理一直是禽病研究的重点,常规方法是从眼观和显微镜下组织器官细胞水平上研究和常规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水平上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子显微镜的普及应用,使禽病研究者能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发生机理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在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规律方面将大有作为。

    2.我国禽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非标准化的养禽模式 家禽生产单位所有制形式多样,规模大中小散并存,设施工艺水平高、低、简同在,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不健全,疫苗、兽药、饲料滥用严重,导致疫病难以控制,产品无法满足“高品质、安全、无公害”的食品消费追求。

    2.2 进口疫病多 如EDS-76、J-AL、CIA、HPAI、RE等。

    2.3 家禽及其产品的流通不规范 中国人人有权杀鸡宰鹅,家禽及其产品只收费不检疫、不检疫不收费、私自贩卖、收购、运输病死家禽及其产品的现象普遍存在。

    2.4 法制不健全 我国与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有《食品卫生法》(1983)、《传染病防治法》(1989)、《进出口商品检疫法》(1989)、《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1992)、《动物防疫法》(1998)、《兽药管理条例》(1987)、《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999)等,这些法律法规大都是以部门起草立法,带来很多弊端,有的存在不少法律空白,有的相互抵触,有的与国际的法律不衔接,有的可操作性差等等。

    2.5 兽医体制存在问题 目前,欧盟对我国兽医卫生的管理体制持有很大异议。如我国的养殖和加工出口企业中有不同部门的兽医在实施兽医卫生的监管工作,其中既有国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派驻的兽医,也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兽医以及企业自己的兽医。而欧盟方面明确提出,只有国家兽医主管部门派出的兽医,才能对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家禽及其产品实施合法的兽医卫生监管,其他兽医在法律上均无监管的资格。因为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兽医仅仅局限于口岸和出口产品,不能涵盖全部畜禽产品,而欧盟要求一个企业的产品必须全部符合兽医卫生标准,才能有效保证输欧产品的质量,才能对欧盟出口,同一企业的产品不能因为内销、外销之别而执行不同的兽医卫生监管程序。另外,企业自己的兽医作为企业的雇员,是为企业利益服务的,其对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疫工作,不能代表国家的兽医卫生监管程序。而农业系统内部市、县以下的兽医体制是集防疫、检疫、服务、经营、监督于一体。

    2.6 疫苗、兽药、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太多。小规模重复建设太多,形成不了合力,品牌产品太少。

    (三)我国禽病的防治策略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禽病一直是制约我国家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养禽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如不做好禽病防控工作,禽病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将会更严重。据专家测算,鸡群规模每增加一倍,疫病发生率就升高6倍。因此,迅速提高我国的禽病防治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当务之急。

    1.加强科学研究

    1.1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常规技术,对重要家禽传染病进行分子病原学研究,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结构分析,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定成分如表面抗原和毒素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和表达,分析其致病性、遗传变异规律、耐药性机理、抗原性的有效成分及病原体与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对于一些重大传染病(包括重要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防治方法进行微观生物学的分析研究。找出传染病的流行起源和药物治疗的靶点。开展反义核酸技术、核酸技术及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研究,探索基因治疗、家禽转基因抗病育种和疫病防治应用蛋白生产的途径。积极开展家禽免疫生物学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对药物药理及毒理的研究、对家禽生理的研究、对寄生虫的研究等,以提高家禽中毒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普通病的防制水平。目前,兽医科学研究中更应关注和解决畜禽人兽共患疾病的公共卫生及食品安全基础研究。

    1.2 加强对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 利用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寡聚核苷酸、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等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及半合成抗菌素和新型杂合抗菌素,寻找疗效好、毒副作用低、无公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抗菌新药。同时加强对传统中草药的研究,以开发出速效、长效、无残留的中药制剂。研发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在传统疫苗的研究上,应侧重于疫苗制苗毒株的筛选与优化、组织培养技术及疫苗的保护剂、稀释剂、佐剂、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在新型疫苗的研究上,加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或突变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转基因可饲疫苗的研究。重点是无致病性病毒和细菌作为新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改造及对分型较多的病原进行多价亚单位疫苗和多价基因工程苗的研究等。另外,根据我国现有研究基础,利用免疫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多种禽病的快速、简便、准确、敏感、价廉的商品化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开发工作。

    1.3 加强禽病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及疫病监测体系的建设 流行病学资料收集是长期的、日常的工作,疫病监测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这项工作的基本保障。根据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实际需要,应大力加强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并形成网络与体系。

    2.加大执法力度,预防为主,健全禽病的防疫体系,防止疫病传入 家禽疫病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不严造成的。兽医行政和业务部门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实施疫病的控制体系,把重大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净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养殖生产企业应慎重引进种蛋、种禽;严格进行消毒、卫生管理,严格遵照和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有关配套的防疫、控制和消灭疫病的各项具体规定。针对目前兽药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兽药、疫苗涌入市场的情况,我们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者要给予严惩。避免使用假冒伪劣兽药和疫苗而造成免疫失败,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加入WTO,动物及其产品进出口日趋频繁,疫病的传入机会也将增多,因此,海关、动植物检疫机构应加强技术建设,提高业务水平,防患于未然,把动物疫病拒之于国门外。

    3.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逐步提高养禽业及相关行业的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应该采取开展知识讲座、举办培训班、开展经验交流等形式,使禽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的新成果得到推广,使他们特别是基层兽医人员的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和提高。另外,还应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通过政府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使广大农户不要在某一区域内过分密集的兴办养殖场,并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控制产品的药品残留及添加剂的残留,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

    4.控制环境污染,实行生物安全措施 环境污染是引起疫病流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禽场饲养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在禽病防治中更具有现实的意义。虽然我国一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养殖条件好一些,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环境治理投入不足,一些疫病长期存在,并有新病不时出现;相比之下,绝大部门农村养殖饲养条件更差,生产者缺乏防病知识,消毒不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必须采用“全进全出”制,并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减少疾病传播机会,严格遵守防疫制度,限制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进出养殖场。对发病和病死家禽,要严格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对引进的家禽要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不要将病禽带入场内。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生物安全”体系理论,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动物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技术,提高家禽及其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指导和帮助养禽企业做好各种防疫、卫生和消毒工作,尽量减少土地、水源和空气等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5.有效运行国家级或省级的动物疫病综合诊断实验室,提高疾病诊断水平。 禽病的有效防治有赖于科学的准确的诊断,这有赖于实验室各种诊断技术的综合。我国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水平亟待提高,这不仅仅是添置设备,而是着重解决配套的诊断试剂研发和有综合判断能力的技术队伍建设。农业部及各省的主管部门,应有目标地扶持那些已具备一定设备和工作基础的实验室,主要是一定数量的维持实验室运转的费用和部分试剂费用。

    总之,在加入WTO后,我国禽病防治研究一方面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应着重解决我国禽病独特的问题,另一方面,应从目前跟踪世界禽病研究阶段逐步过渡到研究自己的东西,走有中国特色的禽病研究道路。要使我国的禽病防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适应养禽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监督和协调;各种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养禽生态环境的有效控制,主要疫病的净化和扑灭,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的落实;禽病科学相关学科的教育和科研的进步和发展等方面,都是我国禽病防治应采取的对策。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