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2004年度项目实施会,31个项目获准启动,并由部领导向项目首席科学家颁发了聘书,其中有中科院水生所主持承担的“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项目。 “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项目的主持单位是中科院水生所,水生所所长、鱼类发育和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研究员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这也是水生所继主持2002年度“973”计划“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项目后主持的又一项“973”计划项目,同时凸现出水生所在知识创新工程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开拓进取的良好局面。 水产品占我国动物蛋白的31.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动物蛋白占有量仍相对偏低。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预计本世纪内的水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可持续发展渔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时代主题,水产养殖开始成为发达国家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现今的鱼类养殖在我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品种和病害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鱼类养殖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子。因此,加强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是进一步强化我国水产大国的国际地位、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需求。 首席科学家桂建芳表示,项目将以在鱼类遗传育种、发育遗传和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力量雄厚的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核心,联合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组成精干的研究队伍,在2004-2008年的五年中,针对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与贸易对优质水产品的迫切需求和鱼类品种改良基础研究相对落后的严峻形势,通过筛选和鉴定与鱼类生殖、生长、抗病和抗逆等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在理论上揭示鱼类生殖、生长、抗病和抗逆等主要经济性状和重要生命现象的分子机理,奠定鱼类品种改良的理论基础;在技术方法上,建立开展鱼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平台,取得一批重要的功能基因资源,开拓鱼类品种改良的技术途径,使我国在鱼类经济性状的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居国际前沿水平,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渔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做出贡献。 (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