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奶牛“牵”出小康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0-27  
 “旦增的胆子太大了,竟敢到内地买牛。要是一般的农民,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

    “旦增太了不起了,竟然学会了一整套饲养优质奶牛的技术!”

    眼下,在江孜平原上,重孜乡昌布村的旦增成了一个备受农牧民关注的“明星”。

    “奶牛怎么饲养呢?它需要干物质、能量、蛋白质、粗纤维、无机盐和水,这些要合理搭配才行。”“奶牛的泌乳期是有规律的。大致可以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牞每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各不相同。”虽然汉语表达能力差一些,可旦增说了以上这些话后,不由得令我们刮目相看。

    瘦小的脸颊,谦逊的态度,根本看不出旦增与普通农民有什么区别。然而,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和一股说干就干的劲头。

    2001 年,旦增看到光靠种植粮食是富不起来的,便产生了饲养奶牛的想法。利用跑运输的机会,他先后到拉萨、山南、林芝等地考察,研究、分析奶牛养殖的方式、品种等。经过考察,他认为养殖奶牛大有可为,但是,档次要提高。

    2003 年的一天,就在旦增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从西藏电视台的《高原科技》栏目中,听到了内地有高产纯种奶牛出售的信息。为了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他让弟弟通过互联网查找,终于找到了一条自己满意的信息———山西省忻州市秀莹奶牛养殖场有高产奶牛出售。

    几年来,通过跑运输,旦增积攒了8万元现金,但要想办一个有规模的养殖场,走专业化道路,需要更大的投入。同家人商议后,旦增从重孜乡信用社贷款15万元,并于今年5月到山西实地考察,购买了纯种黑白花高产奶牛15头。

    旦增买高产奶牛的举动得到了江孜县和重孜乡政府的支持,县政府承诺提供技术支持,乡里决定无偿出让土地。在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旦增很快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925 平方米的养殖场,并顺利地把15头奶牛运到了修建一新的养殖场。

    走进旦增的养殖场,我们看到,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和自然条件,旦增就地取材,修建了一个符合地面保温且不透水、不打滑,污水、粪尿易于排出等要求的房屋式牛舍,这不禁让我们佩服起他的科技意识。旦增说:“为了使购进的奶牛适应西藏的高原环境,保持较高的生产性能,我在山西参加了出售方举办的养殖培训学习。同时,购买了奶牛养殖技术光盘、书籍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学习资料,还为奶牛建立了生产养殖档案,进行科学养殖和管护。”

    “旦增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鼓励和扶持的”,江孜县委负责人说。当得知旦增的养殖场没有电时,自治区有关部门当场拍板,把电线拉进了养殖场;旦增的奶牛到达江孜后,江孜县分管农牧业的副县长、农牧局的领导经常到现场指导;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连续几次派专人为奶牛检测各项生理指标,并指导养殖;县农牧局还出资850元为旦增修建了30平方米的微贮窖,解决了0.8万公斤玉米青饲料的贮藏问题。

    我们采访时,旦增养的两头奶牛由于仍然未适应高原气候,出现了水肿现象。同行的江孜县副县长达珍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让县农牧局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治疗,并对旦增说:“你放心,如果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治不了,我们帮你联系地区农牧局;如果地区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请自治区的专家来!”目前,旦增的15头纯种黑白花奶牛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各项生理指标基本稳定,有10头正在产奶,日产奶量最高的达22公斤,最低的6公斤。养殖场平均日产奶达100公斤左右。

    在牛奶的销售上,旦增也动了一番脑筋。他通过经纪人与江孜县乌孜饭店签订了一定数量的鲜奶销售协议,同时将一部分奶加工成酥油在日喀则市场上销售。目前,养殖场日均收入在260元左右,预计到年底,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2至3年内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面对未来,旦增充满信心。他说,明年计划拿出10亩地来种饲草,同时建一个饲料加工厂、一个酥油加工房,等条件再成熟些,将扩大规模,把提供种牛作为发展方向。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