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规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0-18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牛皮蝇蛆病的诊断和防治。

    2  断诊
    依据病原和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2.1  病原
   纹皮蝇与牛皮蝇是本病的病原。
    2.1.1形态
    成蝇体长15mm,外形如蜂,全身被有绒毛。卵为淡黄白色,长圆形,有光泽。第1期幼虫为半透明的淡黄色虫体;第2期幼虫长3 mm~13 mm;第3期幼虫最长可达28 mm,呈深褐色,体分11节,背较平,身体有许多结节和小刺。纹皮蝇蛆气门板浅平,牛皮蝇蛆气孔板呈漏斗状。
    2.1.2  生活史
    2.1.2.1  成蝇于每年4~8月间追牛产卵,卵后端有长柄,牢固地粘在牛毛上。
    2.1.2.2  蝇卵经4~7天孵出第1期幼虫,经皮肤钻入体内移行,8月份至翌年1月份纹皮蝇第2期幼虫在牛食道部寄生;10月份至翌年3月份牛皮蝇幼虫在椎管硬膜中寄生。
    2.1.2.3  纹皮蝇与牛皮蝇第3期幼虫在背部皮下停留约2个半月,经皮肤逸出落地变成蛹,羽化成蝇,整个发育周期为一年。
    2.2  临床症状
    2.2.1  成蝇追牛产卵时,引起牛恐惧、喷鼻、奔跑、跳跃,易造成外伤或流产。
    2.2.2  幼虫钻入皮肤,引起组织损伤,其分泌的毒素造成机体贫血,患畜消瘦,肉品质和产奶量降低。
    2.2.3  2~6月份,皮蝇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引起炎症和水肿,形成瘤肿,皮肤出现穿孔,穿孔部位引起化脓、坏死。

    3  防治措施
    3.1  成蝇活动季节放牧应避开滩地,也可用驱避剂预防。
    3.2  9~11月给牛用伊维菌素系列药品进行驱治,也可使用倍硫磷等其他药物。
    3.3  春季发现牛背部皮下寄生有皮蝇幼虫,应及时进行药物驱杀。
    3.4  倍硫磷中毒可用解磷啶、氯磷啶和阿托品解毒。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