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水产出口欧盟屡禁屡开的启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9-28  

           
        8月31日,欧盟正式发布指令,宣布解除对我国虾类等部分动物源性食品的进口禁令。这是自2001年下半年因发生舟山冻虾仁氯霉素超标等事件,欧盟全面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以来,最重要的大范围解禁。但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屡禁屡开,实在不是光彩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或许业界包括政府都应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  欧盟开禁说明我国水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实是,去年以来在渔业部门1400多个水产品药物监检抽样检测中,没发现一例使用违禁药物。有关负责人说,自欧盟上次颁布禁令以来,各水产品出口主产省区从源头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整治措施:积极开展出口水产品生产基地注册登记管理;积极实施示范园区和无公害基地建设;积极制定水产品标准。此外,各省区都已经开始建立从省到市(县)直至企业的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从而使水产品质量的监控能力大幅提高。去年,欧盟专家到杭州、舟山、顺德的养殖场和加工企业考察,对此表示了认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次欧盟进口水产品提高了一项技术标准——即要求检测水产品药物代谢物的残留量,而过去检测的仅是水产品药物残留量。欧盟对水产品进口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是新的技术壁垒。”有关负责人如是说。他告诉我们,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要自由贸易,更要安全贸易”的口号越喊越响,欧盟许多研究机构研究出的新的检测标准和项目马上应用于进口水产品,技术壁垒逐年增多。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提高了药物检测限值,其中每公斤水产品的氯霉素含量从几年前的几微克下降到了现在的0.3微克。  逐家验收,合格后放行——主管部门认为:走好恢复出口路子,避免“屡禁屡开”的反复,必须正视差距,监管出口企业是“治标”,实施好残留监控和水产疫病测报才是“治本”走好恢复水产品出口欧盟之路,成了时下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目前,各水产品出口企业虽还没有重登欧盟“滩头”,但一系列准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据了解,有关部门对欧盟开禁后态度十分谨慎,正在排查相关企业,并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逐家验收,合格后才予放行。他们形成共识:必须从严把好出口关,决不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另一个课题同时也摆在水产界面前: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已“五禁五开”,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屡禁屡开的波动和反复?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触动良多。笔者采访了数位各个层面的人,他们谈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正视与欧盟标准存在的差距,把安全生产变成自觉行动。许多人说,目前,我省的安全生产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检测设备、疫病控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等方面与欧盟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渔业部门坦言,今后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从过去的抓生产较多转移到质量监管上来。许多企业负责人则表示要紧密配合政府的工作,切实抓好水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建立起一整套健全的生产体制才是避免出口“屡禁屡开”的根本出路。也就是说,要切实组织实施好药物残留监控和水产疫情疫病测报工作。目前,相关制度已相继出台。今后,必须严格实施这些制度,进一步做好养殖场注册登记,加强养殖证发放管理;水产重点县将增设检测机构,实行每月检测预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