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专家为中国家禽养殖业献计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9-22  
 

 
 “中国家禽养殖业生产方式落后,与养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活禽交易、消费的习惯亟需改变。”

    “中国应推动包括禽类制品在内的初级农产品向真正商品化过渡。”……

    禽流感疫情的出现让家禽养殖业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世界家禽学会(WPSA)理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禽科学教研室主任杨宁教授八日接受本社记者专访,为中国家禽养殖业“把脉开方”。

     他介绍说,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家禽饲养数量世界第一,鸡鸭鹅存栏数量分别为四十一亿多只、六亿多只和两亿多只,禽蛋产量占世界百分之四十,禽肉制品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中国的鸭鹅等水禽养殖数量在世界上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分别占全球总数的近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八十五,有“水禽王国”之谓。

    杨宁指出,与养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是,中国家禽饲养的生产方式还非常落后,广大农村是最薄弱的环节,人、禽、畜“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现象相当普遍,家禽养殖缺乏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无疑是造成禽流感等禽病出现和传播的巨大隐患。

     “针对中国国情,因为禽流感,就不让农民饲养家禽或全部扑杀家禽,肯定是不现实的。”从目前来看,对家禽进行广泛、普遍的免疫是当务之急;从长远考虑,中国家禽养殖业应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步构建起包括禽流感等禽病的防御体系。这位养禽专家为此开出五剂“药方”:

    一是在农村设置单独的家禽家畜饲养点,禽、畜分养,把养禽畜区域与村庄相隔离,减少人、禽、畜相互接触的机会;

    二是改变活禽交易、消费模式,设集中屠宰厂定点宰杀家禽,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则尽可能取缔活禽交易,同时积极推动禽类制品从无商标、无产地、无生产日期等初级农产品逐步过渡为真正的商品,使其出现问题也有源可溯。

    三是加强对活禽运输的控制与限制,统一要求密封运送,尽量杜绝跨地区的长途运输。

    四是对家禽的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推广科学的生态循环养殖。

    五是相关科研人员应对家禽本身进行抗病毒研究,加紧开展家禽抗病性遗传育种的研究。

    “所有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非常复杂的。”杨宁表示,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政府大力推动、民众积极参与支持下来逐步实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