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式养猪工艺的阶段划分
不同于传统的养猪工艺,单元式养猪工艺将养猪生产划分为5个阶段,建有五种不同类型的猪舍,实行流水作业。其流程如下:空怀配种舍(四周后)、妊娠限位舍(12周后)、产仔哺乳舍(4-5周后)、仔猪保育舍(5周后)、生长肥育车间(15周后)、上市。
(二)单元式养猪工艺的猪舍建筑要求
单元式养猪工艺将猪舍建筑与设备投入的重点放在养猪生产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产仔和保育,将产仔舍、保育舍分成若干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以独立单元式车间为单位轮流使用,同一单元“全进全出”,每批猪出栏后彻底空栏消毒,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传播。
(三)单元及栏位数的确定(以万头为例,其他规模类推)
产仔舍单元数:哺乳期周数+2(待产1单元,空怀消毒1单元) (如4周龄断奶需6单元,5周龄断奶需7单元)。产仔舍栏位数:24个/单元(在周产仔窝数上增加1~2栏)。保育舍单元数:饲养周数+1(空栏消毒1单元)。保育舍栏位数:24个/单元。
(四)生产运行管理与防疫卫生要求
单元式养猪工艺生产管理的关键在于以周(或批次)与单元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即产仔舍每周都有一个单元母猪进栏待产,一个单元空栏消毒,而其他单元分别饲养产后第1~4周龄猪,保育舍与之类似。在分单元管理上,应严格禁止猪群、饲料、用具在各单元之间的交叉;人员进出不同单元应先消毒。每个单元应全进全出;猪群转出之后应立即清洗、消毒猪栏、地面、墙壁、用具;地面以2%烧碱消毒,用具、设备、墙壁喷洒消毒药;再封闭门窗,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消毒后空栏一周。母猪进入产仔舍前须体表消毒。
(五)单元式养猪工艺的经济效益分析
同传统养猪工艺比较,采用单元式养猪生产管理方式,可大大提高养猪技术水平,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①提高种群繁殖能力;②提高猪群健康水平;③提高仔猪育成率与生长速度;④提高劳动生产率;⑤提高产房设备利用率;⑥常年均衡生产,商品猪应时上市;⑦提高养猪综合经济效益。
——北京派得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