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泰妙菌素防治猪增生性肠病(回肠炎)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9-01

前言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Enteropathy,简称PPE),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罗松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又译为劳索尼亚氏细胞内寄生菌) 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

  虽然本病的死亡率不高,但由于严重影响生长,影响饲料转化率,延长上市时间,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地,我国也证明有该病的存在,特别是在某些引进品种的猪发病率较高。控制临床疾病所需的费用约为每头猪2-22美元,但亚临床感染造成的损失则难以计算。
病原

  过去认为本病的病原为一种弯曲杆菌,通过60多年的艰苦探索,鉴定此病原为细胞内罗松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主要在细胞内寄生。病菌可在5-15℃的环境中存活至少1-2周,细菌的纯培养物对四铵类消毒剂和含碘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有关细胞内罗松菌的资料很少,因为直到最近才能从病原学上识别。罗松菌可引起鼠、兔、犬、豚鼠等的疾病。已经成功地用纯培养的该菌经口接种猪复制了该病,但不能引起无菌猪发病,这就说明还有其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屠宰检验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0.7-30%不等。生长育肥期临床发病猪有1-5%的死亡率。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资料表明,美国96%的猪场和28%的猪呈阳性。欧洲一些国家的发病率也在22-30%之间。没有临床症状的猪场并不一定没有感染,因为有些猪常发生隐性感染。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中含有细菌,污染外界环境、饲料和饮水,健康猪经消化道感染。罗松菌也有可能通过垂直传播,因为药物早期断奶没能阻止感染,然而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直接证据。某些应激反应如天气突然变化、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尚不清楚传播媒介如鼠类、苍蝇等在本病发生中的作用。

PPE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混群或转群。
2. 天气应激,如热应激或天气突然变化等。
3. 疾病的爆发往往发生于上市后剩余的猪群。
4. 后备母猪适应期,或转入种猪群后不久。这种传播可能发生于经产母猪到后备猪或后备猪到经产猪。


临床症状

  人工接种病例潜伏期5天,自然感染病例潜伏期通常为2-3周,接种后7天即可在粪便中检出病菌,排菌时间不定,但至少为10周。若无母源抗体,则3周龄猪易感,但大部分自然病例发生于8周龄以后,即母源抗体可保护至少8-10周。有时也发生于刚断奶的小猪和成年公、母猪。一群猪有时可同时感染不同类型的增生性肠病。患猪可出现或不出现临床症状,有时仅出现轻微的腹泻。断奶后至育肥阶段常见食欲不振、间断性腹泻、粪便常呈灰黑色,不成型,生长发育不良等,此病一般是在发病4-6周后康复。以上病猪常由于肠粘膜的发炎或坏死而发展为局部性回肠炎或坏死性肠炎,呈现持续性腹泻,生长迟缓,皮肤苍白,有的猪可能出现急性死亡。增生性出血性肠病主要发生于年轻的成年猪,呈急性出血性贫血;病程稍长者,排黑色柏油样稀粪,后转化为黄色。
  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发生于4-12月龄的年轻成年猪,临床上表现为含血柏油样腹泻;慢性坏死性肠炎则呈间歇性软便。外观贫血或不贫血。


病理变化
  猪增生性肠病剖检可见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直径增加,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肠粘膜呈现特征性分枝状皱褶,严重时似脑回,粘膜表面湿润而无粘液,有时附有颗粒状炎性渗出物,粘膜肥厚。坏死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出血性肠病的病变类似于增生性肠病,但很少波及大肠,主要在小肠末端,表现为小肠壁局部增厚,肠腔内有血液;结肠内积有含血的粪便。
如不检查食道部,就不能排除是胃溃疡的可能;肠壁变厚是由于炎性浸润或肌肉增生形成的;肠道可因溶血或毒血症(大肠杆菌)而发红。
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肠腺上皮细胞显著增生,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畸形排列,代替了正常的粘膜结构。应用镀银法染色,可显示在增生性肠腺细胞的胞浆顶端有大量弯曲杆菌。


诊断

  除出血性PPE外,腹泻和肉眼病变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它的"临床症状"或"腹泻"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病理学诊断主要依据小肠和/或结肠增生的粘膜上皮细胞内检出的弯曲杆菌。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可检出患猪粪便中的细菌,虽然有97%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差异很大。PCR不能检出隐性感染猪或病原携带猪粪便中的细菌。IHC(免疫组化试验)比PCR的结果更可靠,敏感性比银染更能检出早期、或慢性、怀死性或自体溶解病变中的细菌。


预防和控制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
  2.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对空猪舍/栏彻底冲洗、消毒
  3. 免疫预防,美国已经研制并批准生产细胞内罗松菌的无毒菌苗,该菌苗可以限制有毒的罗松菌在猪体内繁殖,并引起病变。但国内目前尚未有此疫苗供应。
  4. 药物预防,目前的策略是饲料中连续添加30-40ppm的泰妙菌素可有效防治疾病的发生。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生长阶段连续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大剂量使用,可降低对增生性肠病的免疫力,因此,感染前连续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防止感染,但更重要的是同时阻止了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使猪变得更易感。
  生长育肥阶段和新购入后备猪用隔离适应期间应该通过阶段性使用治疗量(脉冲给药)抗生素(如泰妙菌素)诱导免疫力,从而防止临床疾病的发生。
如泰妙菌素饮水,0.006%泰妙菌素,第一周连用2天,第二、三周不用药,第四周连用2天。或饲料添加泰妙菌素预混剂30-40ppm连续7天,间隔2周,再添加30-40ppm泰妙菌素预混剂连续1周。

治疗
  可用于增生性肠炎治疗的抗生素有泰乐菌素(100ppm)、四环素(500ppm)、林可霉素(40-100ppm)、泰妙菌素(35ppm)。因此最敏感的药物是泰妙菌素。
有时治疗可能失败,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 采食量下降,因而药物的量不足。
  2. 按平均计算用药量,某些猪的用药量可能不够。
  3. 用药途径不合理,急性感染猪不能通过饮水或饲料获得治疗量的药物。
  4. 治疗时间太晚,即在疾病的后期用药效果不理想。
  5. 诊断错误,沙门氏菌病、非特异性结肠炎、地方性TGE、胃溃疡、与饲料有关的腹泻等。
  6. 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还没有记载,但也应考虑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未来控制回肠炎的策略

  采取类似于控制猪痢疾的方案,选择更敏感的监测方法,检出排菌猪和隐形携带者;选择更敏感的药物清除带菌猪。早期药物断奶并不可靠,这有可能由于早期细菌从母体传到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