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6日 10:30
| |
本网记者从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7月19—22日在中国镇江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上获悉:农业部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稻鸭共育面积达到2000万亩,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
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博士介绍,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是稻田养鸭这个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稻田有限的空间生产出无公害、品质上乘、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稻鸭共育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让其白天和夜晚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雏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利用雏鸭的粪便作肥料。实践证明,稻鸭共育技术能够大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省工节本,优质优价,每公顷可使农民增收3000元以上。近年来,由于这项技术具有除草、除虫、增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省工节本、环保、增加经济效益等效果,在亚洲许多产稻国得到了积极应用和推广,促进了稻农收入的增加。
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以实际行动推动联合国“2004′国际稻米年”活动在中国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亚洲稻鸭共育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亚洲地区水稻的增产增收。
研讨会期间,中国水稻研究所金千瑜博士、日本合鸭水稻会万田正治会长等6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交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俄罗斯、香港和台湾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