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转基因专题 » 正文

转基因食品标识遇阻,企业各有苦衷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今年5月,“转基因”标识将在北京全面规范使用。3月到5月间,北京市农业局将对北京市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引进和销售进行全面检查。

  据了解,目前在农业部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已陆续采取行动,对转基因标识进行执法检查。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1983年,农业生物技术巨头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培植出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从那时起,有关其安全性的争论就一直喋喋不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美国科学家透露,孟山都公司的员工餐厅里,就挂着这样的横幅:“不吃转基因食物!”理论上说,运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作物品种,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增加营养成分,而且可以为作物加入防虫、防病基因,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是,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的那样,当传统的栽培品种逐渐被少数转基因品种取代时,生物的多样性可能会慢慢消失,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遭到破坏。如果人体摄入了这种成分,基因的某种转移也许会产生新的毒素和过敏原,引起意想不到的中毒或过敏反应。

  1998年,英国科学家普斯陶伊声称,连续给老鼠喂食基因改良的马铃薯后,部分老鼠的肾、脾、大脑等器官收缩或发育不正常,免疫系统变弱。不过,一些机构经过调查和审定,又认为普斯陶伊的实验存在一定缺陷,不足以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

  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所以世界各国对待转基因食品都很谨慎。

  无定论之下的知情权

  2001年,由11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规定,必须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在转基因产品越境转移时,应当征求进口国的同意,并进行标识。

  2001年11月28日,欧盟15国制定的转基因食品法规规定,凡含有0.9%以上转基因DNA或蛋白质的农作物或食品,在市场销售时必须贴上“GMO”(转基因)字样的标签。

  我国国务院于2001年5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也于2002年1月5日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将包括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油菜籽、棉花种子和蕃茄等5类17种产品,列入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并规定从2002年3月20日起,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要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同年4月8日,我国卫生部也发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从2002年7月1日起,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目前,美国凭借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极力主张各国开放转基因食品市场,还指责有关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政策,构成了非关税壁垒,违反自由贸易原则。但许多国家并不领情,欧盟以转基因食品不能充分保障安全为由,主张冻结新的转基因食品生产、销售和流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程国强教授认为,在世贸组织新一轮农业多边贸易谈判中,很难就转基因农产品管理达成各国都满意的结论。

  生产企业为何装聋作哑?

  在我国,转基因生物主要是进口的大豆、玉米、油菜籽等食品原料,转基因食品则以国内油脂企业生产的豆油、菜籽油为主。农业部门已经向国内大型油脂生产企业发放了一部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且批准了多种转基因产品标识。

  另据媒体披露,今年2月份,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及香港4地抽取了73个市场上常见的产品样本,委托基因时代(GeneS?can)和江苏出入境检疫局食品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3个样本含有转基因成分,其中香港8种、广州3种、上海及北京各1种。

  但是,农业部门要求转基因产品贴注标签的法令却遭到了无声的抵制。

  北京市农业局、上海市农林局在对当地市场、特别是超市进行调查时发现,该贴的标签完全不见踪影。对此,一些企业的解释是,他们的产品没有采用转基因原料。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主管部门满意。因此,北京市农业局,决定根据农业部的部署进行普查。上海市农林局也准备进行执法检查。北京市农业局科教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导致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推行不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进口的数量摸不清楚,企业不主动上报,向企业询问的话,他们都说这是国产的,没有进口转基因的原料。要想弄清楚的话,就要与海关交涉,需要大量时间;二是条例和办法虽然已经发布多时,但政府部门需要宣传贯彻,企业也需要学习相关法规的时间。

  “绿宝”品牌大豆色拉油的生产商北京艾森绿宝油脂有限公司采购部人士言辞恳切地向记者诉苦道:“现在,我们的商标快成运动员的奖牌了,今天贴一个,明天加一个。加个小标签,所有二十多个商标全得改版,对企业来说确实太难了。”

  贴上标签之后又该怎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企业对贴上转基因的标签的事噤若寒蝉。害怕产品销售受影响只是一方面,另外,生产同一产品的原料,有的是非转基因的,有的是转基因的,该如何贴标签也成了问题。

  拿大豆来说,这批原料是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所以生产加工出的色拉油就没有必要贴上转基因的标签,但如果下一批原料用的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那么销售时又得贴上转基因的标签,这中间的工序十分复杂,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困惑。

  一家企业销售部门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谁守法,谁先贴,谁倒霉。”他解释说,目前转基因是否有害没有定论,政府部门的态度也比较暧昧,企业贴上标识后,让老百姓自己去斟酌的话,那企业的产品肯定就没人买了,企业肯定会死掉。

  我国有关部门2001年初的民意调查显示:我国65%的消费者不清楚目前市场上是否已经有转基因食品出现,有16.7%的人出于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明确表示不接受转基因食品。

  可见,让消费者拥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并不是政府命令企业贴上个标签就能完事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