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沪杂交油菜研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上海市农科院主持实施的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课题“甘蓝型双低油菜新不育系的选育”,整体研究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尤其是在硫苷含量、含油率、抗菌核病和病毒病,以及临保系的保持率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课题组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从油菜花粉培养后代中发现隐性核不育新种质,为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稳居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拥有了优秀的隐性核不育材料,科研人员乘胜追击,研究了隐性核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并成功地进行了双低性状的转育,培育成相应的双低临保系,创建了隐性核不育三系制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杂交油菜的制种产量、制种效率和制种纯度。

  要使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真正地应用于生产,全不育系的不育度、不育率和临保系的保持率是关键。课题组已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这三个指标的100%。

  随着双低常规油菜品种的普及,世界各国都把油菜育种的重点转向杂交油菜。目前,我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占油菜总面积的50%以上。课题组通过花粉培养,利用隐性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已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号”,于2003年通过了上海市品种审定,并于2003年秋播参加了长江中、下游国家油菜区域试验。经测定,其芥酸含量为0.62%(全国标准为5%),硫苷含量为24.23μmol/g?穴全国标准为45μmol/g?雪,含油率为42.42%(全国标准为40%),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病性(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是我国杂交油菜品种中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

  “沪油杂1号”示范推广的前景十分广阔。三年来,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常规品种汇油50增产15%以上。较双低油菜沪油15品种增产10%以上,每公顷可新增产值600~750元。现已在浙江、安徽、湖北和四川等省市试种,2004年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试种1.2公顷,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4260公斤。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