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百万川猪悄然退出云南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我市实施多年的畜牧扶贫取得显著成效,优质仔猪生产已基本实现自给,川猪逐渐失去竞争力,陆续退出昭通市场,猪肉返销四川。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广泛推广地膜覆盖、营养袋育苗、单株定向密植移栽、引进良种等旱粮配套种植技术,使我市粮食长期短缺的问题得以解决。于是,养猪成了最受当地农民欢迎的脱贫措施。但是我市本地猪个头小、成长慢,经济效益差,加之养猪业的大发展使我市仔猪严重短缺。于是,品质较为优良的川猪乘机涌入我市。当时,“百万川猪上云南”之说在我市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从昭通到四川宜宾,一路上可见满载川猪的大卡车沿昆(明)水(富)公路浩浩荡荡开进云南。1998年前仅盐津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每年检验进入云南的川猪就达100多万头,高峰时一天检验四五十车。这些川猪有百分之六七十落于昭通,仅昭阳区每年就购买四川仔猪17万头左右,高峰时达到20万头。每头仔猪平均售价二三百元,最高售价达到400元。

  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昭通争取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1997年开始在全市实施畜牧扶贫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375万元,分三期在全市51个乡(镇)扶持各类养畜示范户16389户,猪、牛、羊、禽并进。此外,还争取省计委、省畜牧局立项,投资520万元开展了“昭通良种猪母本核心群场建设”,为加快全市良种仔猪生产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畜牧部门还采取“借母还仔”的办法将良种母猪分发给贫困农户饲养,加快良种母猪扩繁,采取“借父生仔”的办法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快速推动了优质仔猪生产。

  通过卓有成效的畜牧扶贫,县乡畜禽良种推广、饲料生产、疫病防治三大体系得到较大改善。养猪业走出了“八改”技术配套服务的新路子。冻精改良、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由于优良仔猪生产在我市迅速崛起,四川仔猪在我市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2003年,经盐津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检验后运往云南的川猪已下降到20万头左右。昭通城区川猪销售点已由原来的20余家减少到3家,且生意冷淡,面临倒闭。目前,昭阳、镇雄等县(区)仔猪已开始返销四川、销往昆明等地。绥江县金江肉联厂、大关县盛达食品公司、彝良县汇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昭阳区合益食品厂,2003年累计加工肥猪10万头以上,产品销往四川、昆明、深圳等地。目前,养猪已成为昭通农民受益最大的产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