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近年来,我国各地所有鸡群对鸡新城疫采取强化的免疫预防措施,包括多次使用弱毒疫苗和灭活油乳苗,但鸡新城疫仍然在各地不同程度的流行。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在下降,而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在上升,由于非典型新城疫缺乏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在诊断上易与禽流感、禽霍乱、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相混淆,给诊断和防制带来一定困难,往往容易延误病情,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1 非典型新城疫的主要症状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已进行过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群。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0%~30%,病死率也低,一般在15%~45%。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障碍,如喘气、张口伸颈、有呼噜喘鸣音、口腔中有粘液、不时咳嗽、摇头,当呼吸系统症状减轻时,亦趋向于康复,少数病鸡遗留头颈扭曲。产蛋鸡主要出现产蛋下降,软壳蛋、畸型蛋增多,还伴有呼吸道症状。

   2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呼吸道病变和神经症状,腺胃出血不明显,盲肠扁桃体肿胀充血,直肠粘膜的皱褶呈条状出血。肠粘膜和浆膜出血比典型新城疫少。

   3 非典型新城疫与其它呼吸道病的鉴别诊断

   3.1 与禽流感的鉴别

   禽流感症状和病变很似ND,但毒株I因变化较大,确切的鉴别依靠病变及血清学检验。尽管两者都能凝集红细胞,但其HI抗体没有抑制作用,有助于简单鉴别。

   3.2 与禽霍乱的鉴别

   禽霍乱的病程要短于新城疫,也没有神经症状,腺胃出血在ND更广泛,肝脏的坏死点病变更加典型和较明显,尿浊,镜检可见到典型的巴氏杆菌。

   3.3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

   虽然两者都喉头气管出血,但传喉多发生在成年鸡,气管出血严重,常有多量血性分泌物或凝血块在喉头、气管内,而且传喉鸡消化道无病变。

   3.4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传支传播快,常在1~2天内遍及全群,一般只引起1月龄以内的雏鸡死亡,且气管内很少见出血,而非典型新城疫多发在30~50日龄幼鸡,只有部分患病鸡出现呼吸症状,可出现死亡,且气管内多有出血。

   3.5 与慢性呼吸道病的鉴别

   慢呼病程长,常在气囊、喉头、腹膜出现干酪样物质,用链霉素治疗有效,而非典型新城疫在上述部位和气囊无干酪样物质。

   4 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

   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主有要:

   4.1 疫苗质量不合格或因保存、运输、使用方法不正确使疫苗质量受到影响,导致免疫效果下降。

   4.2 免疫程序不合理。雏鸡母源抗体过高或首免时间选择不当,致使疫苗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导致免疫失败。

   4.3 环境卫生差。不重视日常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影响免疫效果。

   4.4 鸡群营养不良。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缺乏会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4.5 饲养管理水平差。如通风不良、过度拥挤、寒流袭击等应激因素增多,造成鸡群抵抗力降低。

   4.6

   野毒、强毒的入侵。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媒介很多,散毒范围广。如果鸡场综合防疫措施不力,就可能通过野鸟等传播媒介传入免疫力不强的鸡群,成为一种潜伏的传染源,当鸡体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发病。

   4.7

   免疫抑制性病毒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影响和其它非传染性免疫抑制因子(如霉菌毒素)存在时,都会影响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力的产生,导致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5 非典型新城疫的防制措施

   5.1 对健康鸡群要注意平时卫生防治措施,包括:

   杜绝病原侵入鸡群,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合理做好鸡群预防接种,建立免疫监测制度。其中,预防接种特别注意首免日龄。由于不同种鸡场会因祖代或父母代种鸡免疫状况不同,雏鸡所获得的母源抗体也不相同,所以首免日龄不能套用一个模式,一般情况要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1d雏鸡的母源抗体,再推算出合适的首免日龄:首免日龄=4.5×(1日龄HI滴度-4)+5。一般对鸡群抽样时,采取0.5%的雏鸡样品来测HI的均值,平均监测HI≤1:16,就应免疫。

   5.2 在养鸡时间长、鸡群密集地区,首免时,最好用NDIV系—H120二联弱毒苗点眼和ND灭活苗肌内注射同时免疫。非典型新城疫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5.3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和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增强鸡体抵抗力。

   5.4

   鸡群一旦发生新城疫,应对非病鸡用I系3~4头份肌注,对发病鸡采用V4+C30复合疫苗5~10倍剂量饮水免疫,经上述紧急接种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一周之内该病可得到控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