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战略 » 正文

没有民营企业的转型,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转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04-17  

  本文是一个实地的调研思考,我在珠三角作了些调研,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结论:

  第一: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未来会有40%左右的民营企业面临死亡或被淘汰的危险,中国经济转型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不是所谓的国有企业与大型企业,房地产财政正在降低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依赖,政府对民营企业“只索取不投资”无疑会影响会转型的推进。

  在与企业家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大家的平均估计值是,大约会有40%左右的企业会在未来五年之内被淘汰或死亡。事实上,这种估计也会影响企业家们自己的行为,我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大约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企业家表现对未来前景的担忧或失望,一些人已经**或正在**移民,或者正在用大量的资金去买房或从事房地产开发。

  从经济的整体进步来看,中国经济的转型主体应当是广大的民营企业,而不是少数国有企业或大企业。过去民营企业是地方政府的最重要的收入源,但这几年的房地产财政,让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不再以民营企业为“源”,可以不在乎民营企业了,民营企业制度变革的大环境恶化了。

  第二:作为转型主体的民营企业,要让他们去通过“技术创新或品牌突破”来转型的思路是不现实的,真正的出路在于提高整体竞争力。而提高竞争力的真正阻碍在于,目前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家未来没有信心。

  技术与品牌是一个公司强大的标志,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体现。但标志与体现是一回事,把这种标志与体现上升到转型战略却是另一回事。事实上,我们现在就是把技术与品牌升级当成战略来执行的。我在珠三角接触的民营企业中,不少都获得了政府在技术投入方面的资助,同样,我所接触的不少企业,都意识到没有品牌的竞争,最后只能走入价格战,所以,很多企业都在花大力气投资品牌与渠道建设。

  就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但从整个转型的主体角度看,这样做却存在着战略性的失误。第一,技术与品牌都是相对的,技术与品牌永远在一个行业的金字塔的顶部,当大家都往金字塔的顶部爬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真正有技术或品牌的永远是在顶部的少数公司。第二,品牌与技术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的突破那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才储备与设备投资,品牌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以,要谈如何通过技术或品牌来突破赢利方式,我觉得那是华为,联想这一类大公司的事,我们当然渴望每家民营企业都象比亚迪一样拥有核心技术,但问题是,成千上万家民营企业如何做比亚迪?要知道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即使联想,华为,TCL,海尔等一批企业成为世界五百强,就说明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广大的民营企业,而不是少数大公司。

  那民营企业转型的阻碍何在?我觉得这要问,民营企业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中国民营企业的出现是受益于制度变革,而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却受益于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可以说,大部分企业的增长方式是机会型或资源型的,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之上的比较竞争优势,特别是相当一部分OEM企业更是如此,用一句话来衡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那就是以“低成本产品”为中心的模式,本质上,这是一种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当市场环境与劳动力成本供给发生变化时,危机就出现了。中国民营企业能否从“低成本产品制造”的机会型增长,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竞争型增长,这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问题。

  要变革,就要有长期打算,但现在的大环境并不支撑他们做长期投入,信心比黄金重要,这是成立的。

  第三,转型的出路在于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转型的出路并不在于中国创造,而在于“按需制造”。中国民营企业未来在五到十年的赢利方式,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通过价格提高来获得,根本的出路在于消除浪费,特别是消除管理行为的浪费。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是过去的成功模式造成的。过去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生产什么基本上都可能销售出去。销不出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降价促销,这就是价格战的由来。

  但价格并不会永远生效,而且大家都打价格战,那利润从何而来?回答是向劳动力成本与采购成本要利润。向劳动力成本要利润的方式是加班,但成天加班,责任心就成了问题。而供应商在价格压力之下如何生存?于是相当一部分供应商便在原材料上动手脚,偷工减料就出现了,于是,质量不稳定,交货期不及时,库存增加,就成了民营企业家们疲于奔命的事。

  我曾经与一些企业家交流过,我问,如果原材料上涨一倍,员工工资涨50%,你能够活下去吗?回答是,那要看下游让不让涨价。如果让涨价,那就没有问题,如果不让涨价,那活下去就很困难了。同样的问题问下游的企业,回答是,那要看消费者或市场让不让涨价。

  我觉得这种回答清楚地表明了传统增长模式的困境:我们都在谈价格,而不是谈价值。每年我都要到日本去两三次,研究与学习日本公司的做法,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日本的企业家。因为我们民营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四大天花板,日本企业在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都曾经碰到过,日本企业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日本企业的回答是:日本从来就没有多少资源,所以,原材料与员工工资的上涨,本来就是日本公司面临的正常竞争环境,日本专家甚至用一句话来总结说,这就是日本的宿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如何办?解决方案是,敬畏客户,开动脑筋,消除浪费。

  于是在日本我们可以看到,那怕是一个很小的店面,也要花很大的精力来装饰门面,日本是非常讲究节约资源的,但日本公司在产品包装上,却显得是那么“浪费”。为什么?这就是对客户的敬畏,钱花在客户价值层面的,多少都可以花,而不创造客户价值的,一分都不能够花。

  以上,就是我从企业实际出发得到的一些结论,中国经济的未来仍然是在民营企业,但现在似乎不太在乎他们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