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课程的宣传文案是这样写的,说这个课程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斜杠青年”。
我觉得很好奇,这“斜杠青年”是个什么鬼?
一了解,才知道它的标准句式是这样子的——“张三,律师/作家/摄影师”,也就是说,人们在介绍不同职业身份时,中间用斜杠分开。
▲"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
了解完这个定义后,我琢磨着,其实我也算是一个标准的“斜杠中年”了。我研究网络营销十几年,创办过企业,出过三本专著,经常做财经评论。那标签至少应该是这样的:
开开玩笑而已。我从来不敢称自己是专家,不是怕被砖头砸死,而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大概只能算是一个称职的学生;我不敢把自己叫做企业家,因为离成为一个企业家需要完成的社会责任还有遥远的距离;我不敢把自己叫做作家,最多是个作者而已。
开完这些玩笑之后进入正题,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会让包括我在内的老板们很揪心。
2
是什么现象呢?
现在,自由职业者开始兴起了,大家都可以拥有多重职业、多重身份和多元生活。
我并不反对去拥有多元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可以在做完工作后去玩摄影、去玩绘画、去玩音乐来调剂生活。
但是有人在工作之余,还去做**、做朋友圈微商、做**网商、炒股……总之,出来闯荡江湖,个个都有几招,个个都想成为斜杠青年。
对这些现象,我们做企业的深感无奈。想给三个小建议,也许还能帮助斜杠青年们更好地赚大钱。
3
首先,我是不同意大家做这些所谓的副业的。在我们公司,如果有人从事这些乱七八糟的所谓副业,我会毅然决然让他们滚蛋。
举个例子,我对有人业余时间做**是很反感的。因为大部分人干的都是体力活啊,耗的是时间,没啥技术含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跑跑跑和买买买,拿到的**费并不多,花那份精力真的很不划算。
哎,既然要斜杠,那就选择更有钱途或前途的行业啊。
更重要的是,你要清楚怎样才是最好的投资,要明确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能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如果只是为了赚一点小钱,那无疑是短视。
4
其次,不要随大流,也不要只干一些表面性的工作,否则容易把自己“作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再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家长,加了孩子老师的微信,却发现那个老师天天在朋友圈里头卖洗发水、卖面膜,你肯定会觉得,这老师不会专心做教育,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她。
要我说,老师至少可以有个更好的做法:
做法是:老师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比如给家长推荐绘本、排铅的保健品、文具书籍等,而不是傻到去卖面膜。
我希望年轻人们,无论是在职的员工们,还是自由职业者,不要只是去从事一些机械性、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那跟当初在工厂里踩着缝纫机的女工有什么区别呢?
当确定要从事某个行业、某一份工作时,请多带点头脑工作吧。
5
最后,斜杠青年一定要懂得人生必须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近遇到一位对参禅悟道很深的朋友,他告诉我,现在我们最缺少不是信息而是专注。专注就是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当下。
企业有品牌,个人也有品牌。在职业初期,斜杠往往代表不专一,所以斜杠青年容易给人造成品牌模糊的印象,别人不知道你到底是干啥的,反而会降低你的信任和竞争力。
其实斜杠并不是特色,你最擅长做什么,才是你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价值,而不是只掌握了些皮毛。
那些真正很牛的人并不需要成为斜杠,因为在一个领域做到了顶级水平就意味着高收入、高地位。而其他标签,都是附带的。
说到底,一个人能不能赚钱,能不能赚大钱,并不在于他去兼职做了几份工作,而在于他能不能花心思、花头脑把一份职业做到极致。
一个成功的斜杠青年,应该是别人给你贴标签,而不是自己给自己贴标签。前者代表被认同,后者多半在意淫。
祝君好运。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