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你一般见识”,有时我们在与人争论,觉得对方不能跟自己在同一水平线上时,经常会无奈地甩给对方这么一句话。
我们大凡都愿意跟有见识的人交往、沟通,因为能长见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旧时君子自我修养的一种追求。
什么是见识?什么是“管理见识”?如何具有“管理见识”?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有位管理者跟我说,国家应该培养一些战略企业家,我们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得好。我想这个“战略”的用语,就是指懂得企业发展规律,有经营管理远见和眼光,有经营管理见识。
曾国藩曾说,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看来有见识很重要。
那么,什么是见识?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①接触事物,扩大见闻;②见闻;知识。进一步解释就是:明智地、正确地做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见识产生于人的才智,也产生于他的天性与心地。
什么是管理见识?我认为:就是懂得企业发展规律,适时地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现状,以及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做出远见卓识的有利于企业发展及人才成长的管理决策的能力。
举例1,“让管理者能跟上企业的发展”一位企业带头人在跟我谈实施能力提升项目时这样说。近三年企业发展很快,由亏损走向盈利,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很多都是80后,很年轻,有的还未达到岗位胜任标准,就被提拔到了管理岗位上,与高层领导形成了一个管理断层,在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以及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做出人才能力提升决策,就是一种管理见识。
举例2,“一定要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通过领导力提升项目,最终能打开思维、增长见识、能力提升......”这是某企业的总经理,在与我们对接领导力项目时,着重强调的一句话,至今对我影响深刻。他认为打开思维、增长见识很重要,没有现代管理思维和见识,即使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作为管理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一种管理见识。
举例3,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当年到美国参观考察完IBM、惠普等跨国公司时,认识到经过上百年发展起来的企业的这种高度的流程化、标准化是企业必须要跨越的门槛,回来后,就全面复制、借鉴、创新跨国公司的管理体系、流程,就是一种管理见识。
如何才能有管理见识呢?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说法,你和什么人在一起对你的影响,会达到40-50%。我认同这个观点。管理通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学习的方式无非有三种:占到能力提升的10%,就是通过自学、上课等途径的这种知识获取;
占到能力提升的20%,就是多出去多看多体验多观察,见多识广。比如,有位企业家能跳出自己所在的企业、所在的行业,与世界上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交朋友,把别的行业、别的企业好的做法借鉴到自己的企业中来,最终把自己的企业做成本行业的老大。
另外,有人辅导你,有导师有教练有顾问指导你,对你有管理见识非常重要。国外大企业的高层领导基本上都有私人顾问、私人教练的,现在我们中国很多大企业管理者也有私人顾问、私人教练;
占到能力提升的70%,就是实践工作,实践出真知,实践长见识。人不能离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