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后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09-09  

  在你每天1万个决定中,哪些信息是真的?网络真真假假,你必须学会解读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后真相,聪明选择与决定。

  在 每天你的1万个决定中,哪些信息是真的?谁说的话可以信吗?你要如何选择最好的?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一周接触的信息量,超过17世纪一般人终生接触到的 信息量。无论你是一般上班族、政商领袖、专业人士或普通家长,每天都有1万个选择等着你决定,选错早上的咖啡没什么,顶多皱一下眉头就过去了,但财务、工 作、健康做错决定,可能会导致你身体变差、变穷或失掉饭碗,甚至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在这每天的1万个决定中,你可能 会遇见老虎、蛇和牧羊人。很多人感觉到数字爆炸的讯息,让人更焦燥盲目,究竟大数据时代如何辨识假情报与误传,如何**网络骗局与专家迷思?该如何勇于拒 绝盲从、善用牧羊人「在地智慧」,正确解读信息?聪明的你,要如何面对现实,做个有力量的决策者?被英国《观察家报》誉为「世界最重要新一代思想家之一」 的诺瑞娜.赫兹(Noreena Herz),教你如何睁大眼睛面对这个世界,为自己做出聪明的选择与决定。

  永远睁大眼 看见老虎看见蛇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尼兹彼(Richard Nisbett),精心设计了一项实验内容,他让一群美国学生与一群中国学生看同一组影像,每张影像只出现3秒钟,内容五花八门,有天上的飞机、森林里的老虎、路上的车辆**8231;**8231;**8231;**8231;**8231;**8231;

  两组学生不同之处马上显现。美国学生专注于焦点对象上,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飞机、老虎和车子等上面,几乎没有细看对象的背景。

  但中国学生则花了比较久的时间,才专注在焦点对象上,多了118毫秒。而且一旦看见焦点对象后,他们的眼睛会继续在影像周围打转,他们会看到沙子,看到阳光,看到山脉,看到云朵,看到树叶。所以,如果老虎的前面地上有一条蛇,会是中国人看到而非美国人看到。

  在一个危机四伏、机会稍纵即逝的复杂世界,我们全都必须看到老虎也看到蛇。我们必须了解自己一开始看到的东西,可能没有提供全部必要信息,以利我们做出好的决定。我们必须学会不只看明显的东西,不只看文化或传统让我们专注的东西。

  老虎与蛇的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最容易专注的信息,可能只提供片面的故事,只是一部分的事实,有可能会误导我们,充分了解这点后,然后依此调整,将让你的决定大不同。

  如何睁大眼看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更多时间,以更充分搜集正确信息、更深入思考这些信息。

  美国总统欧巴马曾这么建议英国首相卡麦隆:「你必须做最重要的事,就是在一天之中排出一大块思考时间,什么都不做,就是思考。不这么做的话,你会看不到大图像。」如果看不到大图像,可能就看不到地上的蛇。

  飞行员和医生发现,即使是在重复以前做过很多次的事,跟着检查清单一步步进行,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好处,清单可以让他们慢下来,做事更有方法,更不容易犯认知性错误。

  ★第二,处世有弹性能带来最好的决定,所以能的话,不要把自己卡死在A 计划上。换句话说,你要尽可能在后口袋里装进B、C、D 计划。

  -★第三,请记住: 为了尽可能以最佳情报处理事情,你必须持续评估,放眼现在与未来,而不是专注于事情过去的样貌。常常问自己:「现在有什么不一样?」、「明天可以有哪些不一样?」

  ★最后,允许自己摆脱过去,尝试前所未有的事,尤其这是你负担得起的赌注,做个不同决定,也许你获得的回报会十分惊人。

  成为自己的真相守护者 拒绝盲从,挑战专家

  打从启蒙时代起,我们就认为科学与逻辑是最至高无上的知识形式,在面对专家建议时,受测者脑部负责独立决策的部分,却好像几乎被关掉一样,但专家说的话,真的是100%正确吗?

  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拥有美丽的乡间风光,《彼得兔》作者碧雅丝.波特(Beatrix Potter) 也让此地永垂不朽。但在1986 年,1800 公里外的苏联车诺比发生一场**核灾,灾后辐射落尘是广岛的400倍。

  英国政府关切这件事对坎布里亚当地的羊群造成影响,当时专家判定坎布里亚羊吃草并不会受到污染,并预估空气中所有残留的微量放射性物质,将在3周内消散,羊群100%安全无虞。

  科学专家的评估是根据低地山谷碱性黏土对落尘的影响,落尘通常不会渗透这种土壤。但是当地的牧羊人都知道,羊群也会在高地吃草,而那里的土地是酸性土壤,并不能堵住核能落尘。

  牧羊人和专家谁对谁错?事实证明,专家错了,英国政府因此下令该区羊群强制执行移动禁令,原本3周的禁令直到2012 年才完全解除,长达27年。

  如何成为自己真相的守护者? 你可以这样做:

  ★接受挑战让自己成为专家。做功课,这能让你有最好的机会问正确问题,并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果你不懂某件事,谁能在旅途中帮你「翻译」?

  ★至少寻求第二或第三意见。只寻求一个专家意见,可能带来有瑕疵的信息。

  ★就你试着解决的议题,主动向拥有第一手经验的人们,寻求他们的故事与说法。记住,实际经验可以胜过专业知识和地位。

  ★想想看在工作上,你可以透过哪些制度,寻求内部智慧?你能否设立预测市场?或是改善现有的意见箱制度?

  上网,要小心 网络上的真真假假

  在 这个数字时代,「侧听」社群媒体文章与集合公民记者的说法,只是两种可以取得信息优势的方式。Google以「Google trends」(搜寻趋势)的形式,提供我们另一种方式,让我们得以改变私人生活与未**祉。Google trends整理人们有多常在搜索引擎上键入某些关键词的数据,也因此能抢在政府之前公布数据,例如失业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或流感数据,现在连英国首相 卡麦隆都会透过Google trends,在iPad上监控失业数据。

  共同创造与群众外包信息,虽然**为决策者的我们,开启了具有众多可能性的世界,侧听社群媒体,是寻求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妥善开发的**域。我们也看到,只要在Google trends简单按几个键就能取得信息。但老虎的警告是,有几个特殊议题要谨记在心。

  首先是道德考虑,侧听有时可能不是件好事或公平的事;这牵扯到隐私权、侵犯、同意等严肃议题。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能从听到的东西解读出什么?是谁在脸书上贴文?他们有代表性吗?你所推测出的事究竟有多真实?

  每 天有3亿4000万则推文在流传,你很有可能拿着杯子在海里舀1000次,只取到水,永远没有捞到鱼,但你不能就此做出结论,说海里一定没有鱼。所以,如 果你在一次广受瞩目的危机中搜寻公司的****,或是尝试阅读大家对一个热门主题的看法时,要小心:纵使你没看到任何不好的评论,也不代表网络上没有流传 这件事。

  信息的制造与散布,如今都在民主化,但同时也多了很多「假象工厂」。7成的人相信网络上的顾客评论,但在外面到处都有造假者,所以当我们要判断信息是否可信,进而做出决定前,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辨认警示红旗,走一遍基本的查证与评估过程,才能依据信息行动。

  如何判断网络上的真真假假,你可以这样做:

  ★试着找出你的信息来源究竟是谁。他们是自己声称的人吗?可能有什么动机与目的?是否有你信任的人,或是长期拥有可靠优良信誉的网站替他们担保?是否有任何明显之处,泄露他们是网络殭尸或假分身?

  ★判别你的信息来源分享的是「意见」还是「事实」。如果是意见,哪些价值观透露出他们的偏见?如果是事实,他们如何得到相关信息?

  ★如果某项主张听起来很极端,要特别小心深入了解。这不代表该主张必然是错的,但需要额外分析。

  来源:台湾30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