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正文

做企业的境界:图钉、标签与哑铃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1-15  

  做企业很多时候都是在纠结之中度过的,是完美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是遵循短板理论还是突出顶端优势?是突出人性化,以企业文化进行人治,还是一切以制度为衡量标准,以冷冰冰的绩效考核为员工out或者up的唯一依据,是注重发展速度还是注重基础的稳健,是突出兼容性还是突出独特性,这都是问题。

  贾春宝在2007年11月14日的《我就是那个卖图钉的》说,其实从营销的角度而言,那种不温不火凑合活着、慢慢发展的企业都不是理想的客户,营销是讲究迅速做大,迅速变强,转瞬之间就做到令人瞩目的规模与影响力的。至于其到底能够活多久,就不是营销——而是战略层面所关心的问题了。

  从品牌传播与市场认知的角度,每家企业都会变成一个图标或者按钮,就如一个人一样,被需要的时候就会被点击一下,而被点击之后必须有深厚专业而强大的支撑。不被需要的时候就在那里默默等待,

  从战略决策的角度,企业定位、在市场中的认知度以及管理结构等问题,都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其实那是细分到极致的市场,企业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刺激与诱惑的。就如图钉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而且具有穿透力。

  在每个人每家机构都在争相传播的时候,每一点儿传播效果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与代价,因此在传播之前,你要学会高度浓缩,尽量精简自己的核心诉求,从注重市场教育、因果关系以及垃圾语言的堆砌,变得言简意赅,从长篇大论变成关键词,从专业描述变成通俗易懂。

  机构需要把自己浓缩成为一个图标或者一句话。尽量把自己缩到极致,尽量节省传播成本,并突出核心的那一点价值,而你的一切都隐藏在那个图标的后面,随时待命。在平面媒体中、在互联网中、在手机中、在人们的脑海中,具有难以抹杀的深刻定位,让客户与自己交往的过程中拥有美好的体验,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体系支撑。

  其实企业更像是哑铃,在技术研发与专业服务端重一些,在市场管理方面也相对重一些,但是在传播要素方面却是需要尽量精简的,把你那些专业诉求尽可能通俗地告诉客户,让他们能从内心认同,并勇于尝试与你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传播所取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取决于所投入的规模,而是在于对传播策略的制订与执行中的坚定态度。

  传播的基础是需要锁定很多东西,比如自身的细分市场、给自己头上贴的独特标签,自身存在的核心价值,以及所服务的核心目标群体等等,甚至在传播渠道、诉求策略以及市场节奏的把握等方面,都是需要尽量多去锁定,并进而让自己的选择余地尽量少,而把自己“逼迫”到别无选择的境地。

  平台在市场中积淀的内力与接待能力决定了你在市场中能走多远。前者不管是研发还是交流互动等方面的,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后者是流程优化的问题,平台延展得足够宽阔,将决定你接待客户的数量。

  假如把技术平台服务跟开餐馆进行类比,我们会发现技术层面的是后厨,需要不断研发出领先同行并具有自身特色的菜肴,前厅更多的是接待的规范性与客户体验,这两方面都是需要做到精细化的,而让客户进店消费,从某种角度而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特别是你在选址的时候,能遵循房地产的通用原则,找到好的位置。

  互联网平台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协作已经很是充分了,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却是相对空白的。当我们做电子商务,做o2o与团购的时候,注重的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解决的是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在精神与文化层面的满足方面却被极大疏忽掉了,这对于那些提供无形产品与服务、满足精神需求的机构就有些不公平。

  假如在都市生活中,更多的是在满足口腹之欲以及衣着的奢华,那无疑会与我们所倡导的节俭生活背道而驰,套用一句进入2014年之后的网络流行语“你远方的妈妈知道吗”。

  与其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攀比虚荣,甚至用奢侈品填满我们内心的空虚,倒不如给我们自身的生活多来点儿经济实惠的,比如多给父母家人买一些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小家庭保驾护航,知道哪些是多多益善的,哪些是需要规避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