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案例 » 正文

整体上市不应成为美的战略调整的终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5-24  

  4月份,一直刻意回避媒体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主动接受采访,称2013年美的集团营收目标是1187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30%。“到2014年,美的营收将重回历史峰值”。2012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1027亿元,净利润61.4亿元。

  就在不久前的3月31日,美的电器刚刚发布公告:美的集团以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方式实现整体上市,美的电器法人资格将注销,美的集团成为存续公司。

  媒体报道称,整体上市完成后,美的将实现主业大家电、小家电、电机、物流全部业务上市,“A股将迎来最大白电公司上市”。

  有人据此担心:美的有可能重回2011年之前“规模第一”状态。

  此担心绝非杞人忧天。“2014年美的营收将重回历史峰值”、“最大A股上市白电公司”、“年均增长15%”……凡此种种,皆传递出美的“规模情结”依稀尚存。果此,历时二年的美的集团改革意义何在?

  在我看来,美的改革的核心价值在于观念变革,即放弃对规模的追求,转向经营质量的提升。要完成这一根本性转变,美的必须建立强大的研发能力及品牌形象。显然,美的离这一目标还有差距,未到宣布调整结束的时候。

  有分析认为,美的宣布2013年营收及利润目标,意在向经销商及公众传递“美的不会继续萎缩”的信号,折射出美的内心的焦虑。

  这难免涉及到“如何看待规模”的问题。在我看来,规模应该是结果而非目标,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把结果与目标的位置颠倒了。反观国际企业,很少发布营收目标,它们发布的往往是产品上市计划。国际企业的逻辑是:有什么样的产品就有什么样的市场,企业的眼睛应盯住产品和技术而不是销量和营收。

  有鉴于此,美的必须尽快实现技术与品牌的突破。如果美的不能保证未来5年实现技术与品牌的重大突破,则本轮战略调整的意义大打折扣。

  变革从来就是对企业领导人心态的考验,外界纷扰的声音与决策者内心的较量。什么样的企业家最值得尊重?那些信念不为行拂所动,敢于为企业终生奋斗的人。在我看来,没有“坐看花开花落,笑谈云卷云舒”的淡定与从容,就不可能成就伟大的公司。

  中国企业家最大的短板就是心态浮躁、目光短浅,总幻想做立竿见影的事情,鲜有人愿意为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企业去布局。有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研发产品的平均周期只有1.5年,而苹果研发iphone的时间是7年,三星实施“品牌再造”的时间甚至超过用7年。于是我们看到,中国至今无足以影响全球的企业诞生,中国企业至今难以赢得国际同行的尊重。

  近期,“整体上市”成为美的对外释放的最主要信息。但是在观察家看来,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意义没有预期的那么大。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这个企业能否建立基于技术与品牌之上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能募集到多少钱。正因为如此,华为一直拒绝成为上市公司。

  我建议美的好好向三星学习,学习三星强大的技术研发及整合能力、领先的工业设计能力、卓越的品牌运作能力、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架构完结型竞争力,让企业木桶的每个板块都足够长。

  我注意到,近期方洪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调子有所改变:“未来2—3年美的不会进一步扩大产能,未来将加大对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入、高端实验室等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我认为这是清醒的。

  美的企业机制灵活性,管理团队年轻且经验丰富,工业设计领先,产品时尚感强,这是美的的优势。但是,如果将技术与营销对企业的贡献进行对比,我们仍能发现,美的身上还有浓重的“营销主导型”企业印记。

  经过近二年的蛰伏,美的企业形象有所改变,2005年之前那个低调的美的已然若隐若现。但是改变并不到位,好比水烧到了95°,还没烧到100°,尚未完成从“温水”到“开水”的转变。

  当然,指望一次调整将企业变成国际企业并不现实。我只是想提醒美的:切勿走回头路。

  这里不能不提美的“一晚一度电”的广告,从媒体报道看,舆论评价比较负面。这涉及到企业品格问题。近年来,海尔形象不断受到质疑,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诚信形象不足,“言过其实”被认为是海尔广告及公关宣传的通病。在国际企业看来,一个企业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就是诚信形象受到怀疑,这是一个不能容忍的污点。美的不应步海尔后尘。

  建议美的尽快对营销及品牌战略进行全面检讨,对偏离“有质量的增长”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及时纠偏,确保美的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改革确实很痛苦,但结果是幸福的。我把孟子这段话送给美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