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企业文化之商业信仰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4-08

  坚持认为可乐就是可口可乐而不是百事可乐,坚持认为4度的可乐才是可乐最好的风味,坚持认为可口可乐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坚持认为可口可乐的销售技巧就是最好的销售技巧,坚持认为就算可口可乐一夜被烧光,但仍然可以快速东山再起……这就是可口可乐员工的企业信仰,即便是离开公司很多年的员工也始终对其坚信不疑。究竟是怎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浸泡出对公司如此忠诚并把执行工作任务当作使命的员工?在马克·彭德格拉斯特为可口可乐公司和它的企业文化撰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上帝 国家 可口可乐》一书中,作者将可口可乐提升到了极高的位置,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可口可乐公司的执行官也曾直言不讳地说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是将美国精神的文化完全揉进去的“资本主义的精髓”,以至于可口可乐文化和自由、民主并称为美国三大文化。

  为何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难以成为员工的信仰?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极度缺乏商业信仰,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利益分配矛盾,一方面企业将支付给员工的利益当作负债来核算,认为分配给员工的利益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企业人力在技术劳力的整体教育环境中被要求要有高科技和高等教育的素质,两种需求的不对等使雇主与员工相互“算计”无处不在——雇主希望用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而员工则希望干一个人的活赚两个人的钱,长此以往,企业必将出现严重的职能缺位错位及信任危机。

  二、老板本身缺乏创业信仰,中国的商人精神由来已久,徽商、浙商、粤商,至现代都甘心做一个商人而非创业者,混江湖的实干家而非企业家,骨子里求安稳,对冒险有恐惧,愿意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不需要梦想,不需要创造,不希望经历失败,不能走向成功……拥有如此糜烂创业信仰的老板还是携上《美国企业家宣言》再激情盎然地上路吧,否则只会玷污了“创业”这一雄伟的举措。另外,民营经济占到生产总值、税收、就业的大多数,但大环境下国企对民企的挤压已经造成了民企老板们集体卑微生存意识——认为国企资源垄断抢了民企生存空间,民企在实业上微利甚至亏损只能投机。对私有资产不能保护被迫资金外迁,不愿做长远投资,只做短期投机。虽然国企承担着调控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国家非常清楚,所以政策上一直在努力:05年的非公36条,07年的反垄断,10年的新36条都在摸索,国家也知道市场机制本身并不是充满混乱的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环境的政策机制还没调整好时会产生混乱畸形的市场心理主流,会冲击实业的生存基本。老板在市场生存挤压下很难理性分析,安然的做自己能做的。

  三、除了老板,员工也集体意识的缺乏工作信仰,无法认可自身的工作价值,往往是顶着农业思维干着工业社会的活,再加上贫富差距和无意识形态导致员工的满足尺度不断攀升,难以产生满足感。造成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国商业向来以制造业为主,劳力价值多于脑力价值,以致于员工很难从创造活动中获取个人的价值感和自豪感,在他们眼里,工作就是为了生存还谈不上生活。另外,因为中国是劳力大国,平均水平长期停留在低层级的劳力水准决定即使是中国的劳动者也得不到尊重。但是德国的一线技工就能有工程师、科学家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因为他们能沉淀。

  四、企业福利矛盾,中国大多数企业之所以会出现企业福利矛盾,主要是因为中国老板对员工的生命态度正如JamesF·Parkers所言——“很多企业都大肆宣扬员工是最重要的财富,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企业只是将员工当成可折旧的资产,从他们身上榨取到所有价值后就弃之,这也是当下很多企业会出现文化冲突的根源”虽然说的程度有点言过其实,但起码反应了现状的一部分。另外,老板自己也丧失了生命价值,常常被“财富的意义何在?为了赚钱我需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原则?什么是成功的标志?我该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工作多少才是够?什么情况下我该裁员?”这些问题缠绕,他们的生命价值似乎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赚钱工具。长此以往,企业福利矛盾会致使员工对自己所跟随之人产生严重的怀疑,以致于公司的凝聚力终有一天会是同床异梦。

  众所周知,信仰指的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为相信和尊敬,并将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如果一个企业上至老板下至员工每个人都严重地缺乏商业信仰,商业自然就变成小商小贩的小打小闹,并不能构成企业。所以着实解决好以上四个问题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建设牢固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