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三五杆枪的时候不用什么管理,也用不着什么管理者。
随着企业规模慢慢扩大,员工也会越来越多。员工人数多了,管理者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组织得将员工们分而治之。
这些管理者,企业可以请“外援”,但更多的是来自组织内部的提拔。
那么作为将要被提拔的管理者,考核他们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毫不含糊的一点,是被提拔的管理者需具备好的品德。
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更多是读书郎,个个是考试拿高分的好手。
无论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对人的品德无疑重视不够,尚缺规范化、适用性强、清晰的要求,得靠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去“悟”。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来说,唯一的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很多人依靠高考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然而,高考制度并没有对能用事实证明自己品德高尚的孩子有任何的加分或嘉奖。
面对高考,一个孩子的品德好与不好一点都不重要,考分高就是王道。
记得我读书时,特别是临近高考的那一两年,同学之间的气氛似乎都变得剑拔弩张起来,大家互为竞争对手。
谁若有本好的参考书,是绝对不会带到班级里跟大家“分享”的。
有些人在家拼命学习,到了学校却故意装作一幅玩世不恭、无所谓的样子,为的是麻痹“敌人”。
那两年,同学之间的情谊似乎都变虚伪了,特别是成绩比较接近的那些所谓的“尖子”生,更是彼此像防贼一样的提防。
说不定还会有人暗自诅咒对方最好考砸,而自己却金榜题名呢。
我不知道现在高中生们的胸怀与格局是不是更宽广了一些,希望如此。
所以说,品德一直以来并不为我们所重视,没有纳入全员绩效考核。
正如员工管理一样,员工会做上司要检查的工作,而不会去做“应该”做的工作。
既然没有人检查,没有人考核,那么重视品德有什么意义?
这个社会无疑更看重你是否毕业于名校,你的才华如何,你的形象如何,你是否聪明等等。
但,凡是在职场的江湖摸爬滚打过的人都知道,凡是真刀真枪带过队伍的人都知道,我上面说的那些学历啊,才华啊,形象啊,重要吗?重要,但作管理者,对于带队伍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实践中你不难发现,一个真正称职的、有领导力的,员工愿意追随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在于他的品德。
道理很简单。
管理者自然是要做管理工作,也就是说他的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不是凡事事必躬亲,而是要培育部属,要带领部属去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他一个人冲冲杀杀。
那么他靠什么去领导下属呢?
向下属炫耀他毕业于哪所名校?
一次也许能引起下属的敬佩,说多了,还有意思么?
还是向下属展示他的才华?
下属心想,你有才华关我什么事?你能帮到我什么?
每个人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前程和利益,不是吗?
亦或者,在下属面前展示他良好的形象气质?
职场又不是选秀场,你美也好,丑也好,无非就是表层的个人魅力而已,
下属心想,关我什么事?
况且如果你过于炫耀自己的外在形象,不免让人怀疑你是否是通过不正当竞争爬上来的。
说来说去,能令下属心服口服,心甘情愿追随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真诚、正直的品质和其他优秀的人格。
下属不仅听其言,更会观其行。
品格这事,是装不来的,特别是面对下属时。
每天在一起共事,你能装吗?通过几周,最多几个月的时间,下属就能清晰的了解到作为他的顶头上司,您的人品。
只有具备好的品德的上司,下属才会发自肺腑的敬重,你的团队才会有执行力,你说的话在部属面前才会有份量。
对此,德鲁克也告诉我们,“在任命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时,再怎么强调人的品德也不过分。事实上,除非管理层希望某个人的品质成为他的所有下属学习的典范,否则就不应该提拔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