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1982年我国确立的这一人才标准,在当时条件下从根本上扭转了十年“文革”践踏知识、鄙视教育的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在现实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标准如不及时校正,势必影响人才选拔、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进而影响人才强国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学历≠人才
上海的人才引进计划曾提出,只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按此标准,比尔?盖茨来到上海也不算人才,即使他创造了着名的微软公司,股票市值相当于一个半上海的经济总量。为什么?因为他大学没有上完。
着名桥梁专家林元培在上海设计了杨浦、南浦、徐浦、卢浦4座大桥,成为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但按这一人才标准,他在上海可能也不算人才,因为只是中专毕业。
温州民营企业家中有学历、职称的不到三成,却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按现有人才标准,这些企业家肯定不算人才。
光有学历,但没有实际能力,不能创造应有价值,绝不是真正的人才。一位成功“混”到本科文凭的基层干部的自白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看法。“我在乡镇摸爬滚打20年,最后到县里当了局长,本希望继续‘往上走’,但文凭却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因为上面有规定,县处级干部要有本科以上文凭,而我仅是高中毕业。最后我报名参加了省委党校在县里的函授班,3年后顺利拿到了本科文凭,并如愿当上了副县级干部。文凭拿到了,但自己的知识水平并没改变,改变的仅仅是履历表上的学历。”
才华≠人才
一个人即使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还能唱会跳,唯独自己的工作业绩一直不佳,就不是真正的人才。即才能平平而工作做得如火如荼,才华横溢而工作平平。
牛根曾生说,胡锦涛总书记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企业就是聚精会神搞生产,一心一意做营销,一个做生产的人,他的人才标准就是把产品做得全国消费者都喜欢,如果他一会关心亚非拉黑奴的解放,一会儿分析伊拉克战争的动态,一会研究太平洋的地壳运动…惟独做出来的雪糕没有人喜欢吃,那他绝不是合适的岗位人才。
所谓人才就是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离开岗位谈人才,就像离开矛谈盾,离开船谈帆,并无意义。有才华不能放在合适岗位上,有才华不能专注自己的工作,这种才华才表现出价值,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态度≠人才
想做事但做不了事,听话但做不好事,积极、努力、听话的人不一定是人才。态度好有时还会成为人才问题的陷阱——装模作样、唯唯诺诺,口头允诺的人常常在,可事情总做不好。
当然,态度是基础,但不能作为第一标准,否则,管理者常常被态度好的员工“忽悠”,有损以业绩导向或结果为导向的公司文化,导致过分追求一团和气。当把态度作为人才第一标准时,往往影响优势人才的发挥,因为那些在某方面优势突出的人往往是比较有个性的人,往往在管理者看来常贴上态度不好的标签。
人才=价值:竞争力+执行力+学习力
无论你拥有多么渊博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如果不能为组织创造价值或增加资源的产出量,一切皆没有意义。
人才是一种特质,市场化的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特质。有一种说法:年薪十万即可称为人才,三十万以上为中级人才,年薪五十万以上为高级人才……如今职场对人才的评估,标准应该是“这个人能够创造多少经济价值”,间接地说,应该是“这个人能赚多少钱”,当然,人才的身价便体现了这种价值创造的量,谁创造的价值越高,谁赚的钱也就越多。现在人才的概念本身已很模糊,提出任何一个衡量标准都不可能全面,用年收入这样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的尝试是可行的,比学历、经验的标准更准确。这是一个市场化的标准,而把衡量人才的标准推向市场,以人才所能创造的价值为导向,是值得倡导的。
人才若要想有价值,即那些总能拿高薪的人才必须具有3力:
1.竞争力——具有专业的优势和特殊的才能,即自己的优势才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且有过人之处,具有不可或缺性。
2.执行力——用结果说话,做出客观的价值。重视贡献,特别注意执行的结果性与价值性,不仅仅是追求过程的完美性或遇到问题就讲客观性。
3.学习力——谦虚好学,不局限于当前的知识与能力,总是不断超越自己。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代表将来。
当然,具有竞争力、执行力和学习力的前提拥有高尚的职业人格。人品不是性格问题,因为个性没好坏,各有功用,但是一定要正直,非歪门邪道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