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华为:危机四伏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3-27

  全球经济疲软,电信业的增长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勒紧裤带的日子马上就会来临。华为在利比亚、伊朗、埃及等中东北非的数十亿订单,也可能因为局势动荡和政权更替而面临巨大的回款风险。华为一旦遭遇危机,华为员工能像当年韩国人卖金银首饰那样救华为吗?

  作者:  近日,路透社撰文称,华为公司2011年度财报或将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文中称:全球电信设备的支出正在减缓,包括交换机、集线器和基站。华为则在其他诸如智能手机和MediaPad平板电脑等新的领域快速发展。

  此次,路透社对华为2011年度财报的预测还提到:“华为销售额预计将达2000亿元人民币(317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21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于电信设备,这一数字超过爱立信2011年198亿美元的网络收入。”但是,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华为2010年1852亿元的收入,增长率却是下滑了60%以上。如果考虑到华为在财务费用上的刻意回避,与爱立信130亿元左右的利润率相比,预计华为2011年度净利润或许不会超过120亿元,若真如此,同比下滑即在35%以上。

  不仅如此,在业内看来,华为内部职工持股问题也一直受市场关注,褒贬不一。在民间融资风险骤增的当下,内部持股风险也在加大,这也可能进一步深化华为的危机。

  外部环境恶劣,致风险陡增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与会人士透露,最近爱立信CEO卫翰思在与投资者们座谈时,坚决地说:“称华为去年收入超过爱立信,我不能认同!”低成本的扩张能带来可观的收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不过,华为即使在设备销售收入上超过爱立信,但想真正成为老大,依然困难重重。

  从外部环境分析,华为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一直被指缺乏长期合作共赢的基本态度。

  华为CEO任正非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我们可以举起右手支持思科,赚拥护思科客户的钱;举起左手反对思科,赚反对思科客户的钱。”这句话在华为企业网市场上得到了论证:从2011年初开始,华为高调宣布进军政企网市场,绕开了运营商,形成与各大运营商及占据政企网市场绝对市场份额的思科挑战之势,作为其未来的重要增长点,华为欲图“三足鼎立”。

  不仅如此,华为与其他伙伴的合作,也同样让人感受到“大象”不可撼动的压迫。当年对港湾网络的收购,李一男从最初“响应号召”内部创业,创立“港湾网络”作为华为分销商,直至后来被“一封匿名信”导致纳斯达克上市失败,以及最终被华为收购。无独有偶,2007年华为以8.82亿美元售出3Com(H3C)49%股权,到后来3.63亿美元入股3Com16.5%股份的“回马枪”事件,以及对华为赛门铁克的收购事件都显示出华为合作方的最终收益没有实现最初的设想。

  与大象共舞的危险,让合作伙伴对于华为的警惕性增强,而华为倚重的海外市场这个时候也偏偏不太给力。随着欧债危机加剧及中东局势动荡,华为海外市场的发展阻力不断加剧。

  近日,印度最高法院要求政府取消多家电信运营商共计122张运营牌照,意味着这些设备商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印度市场的回款风险。而最新数据显示,华为已向多家面临牌照危机的运营商出售了总计约8亿美元的网络设备。熟悉此事的两位业内人士称:“至今还没有部署网络,现在又被取消移动牌照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无法付清欠款的问题,银行不可能再给它们任何支持,这些企业可能会选择退出电信市场。”

  同样,华为与禁运国之间的生意也影响了华为打入美国市场的难度。之前华为收购3COM公司,美国以“恐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进行调查,致使华为此次海外并购失败。全球律师事务所Fried Frank合伙人、前美国商务副部长马里奥·曼库索(Mario Mancuso)表示:“华为的处境显然已经严重恶化。”

  全球经济疲软,电信业的增长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勒紧裤带的日子马上就会来临。华为在利比亚、伊朗、埃及等中东北非的数十亿订单,也可能因为局势动荡和政权更替而面临巨大的回款风险。任正非在去年底的讲话中流露出担忧:华为一旦遭遇危机,华为员工能像当年韩国人卖金银首饰那样救华为吗?

  人力物力成本上涨,低价模式难以为继华为这样的企业,人才是其绝对竞争力,华为员工的高收入一直是通信行业热议的话题。刚过去的2011年,华为除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呼吁员工把股票分红和奖金留在账上,现在又提倡大家把工资也留在公司。华为内部账户的建立,把流动资金几乎百分百地圈定在了企业现金流之列。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如果华为员工人均月存5000元,按照10万人的规模,华为每月可从员工身上吸收的资金将达5亿元之巨,一年的集资额可达60亿元,完全可以替代之前被银监会禁止的虚拟受限股融资。同样,这60亿变相增加了华为的利润而并非生产成本,使年报变得“好看多了”。

  但在民间融资如此风声鹤唳的当口,这是否会产生间接骗贷的嫌疑呢?此问题显然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

  除了法律风险外,更严重的危机在于,这种模式的稳定性直接关乎员工的去留,并且存在公司资金挤兑的风险。知名网友南子瑶(前华为员工)认为:华为2011年度财报如果难看就很麻烦,首先是养不起这么多人,其次是干了几年的骨干员工,因为得不到有效激励会跑掉。在华为工作非常辛苦,身体都累垮了,为的就是那点高薪水,一旦钱少了,失去了薪酬竞争力,立刻就跑光了。

  最重要的是,华为员工挣的钱大部分都买内部股被公司拿去再融资,每年只拿有限的分红,公司发展好的时候,大家有稳定的固定收益,一旦公司发展受阻或增长放缓,分红减少或者不分,员工们是否会像银行一样出现挤兑的冲动?因为跟公司没有任何融资凭据,工资、奖金、分红全在公司内部账户,换谁不会担心?

  不久前,从深圳地税局相关人员处了解到,华为2011年上半年纳税贡献同比下降达30亿元,如果不是合理避税,无疑透露出华为面临的实际增长困境。任正非在去年底的一次公开汇报中透露,华为201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只有7.5%,此增长率相较过去多年20%以上的增长率已大幅下滑。

  另外,华为2011年的专利费用、并购支出、运营成本等也将消食大量利润总额。据公开数据显示,华为给员工派发的内部虚拟股分红已由2010年的3.98元骤降至于1.47元。面对未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所导致人力资源和设备价格上涨,华为将逐渐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一位业内电信专家指出,企业的营业额可以每年增长100%、200%、300%甚至没有上限,但企业的综合“软能力”每年增长不会高于5%,这是客观规律。按照目前华为的“软能力”,其组织只能支撑到500亿元左右的服务,超过这个规模后的这两年,华为的服务成本、财务成本、全球运作管理成本等大幅度上升,盈利能力与运作能力必然会吃紧。而当如今电信行业突然疲软之时,这种处境带来的不利因素,就会显得越发严重。从Telenor对华为的诉讼也可以推测,华为的交付能力遇到了障碍。

  接班人困局惹猜疑,业内看未来迷茫

  与中国很多私营企业一样,华为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充斥着各种说不清楚的家族裙带关系。而一直令业内有争议的是,孙亚芳名义上是华为的董事长,但真正的决策者是否仍然是任正非?另外,企业的几个关键岗位如研发、采购、财务、人事等,仍然是任氏家族把持——主管采购的弟弟任树录、主管财务的女儿孟晚舟以及任正非的亲妹妹郑黎主管人事CSR,任正非的儿子任平则在人事、IT领域担当要职,要害部门全部为亲属把控,一直遭到非议。

  据相关人士推断,如果不出意外,任正非或将在最近两年退到幕后,而接班人问题早早就摆在台面上,行业内外众人猜疑不断。然而,当事人任正非却一直表现得模棱两可,远不如同为家族企业的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那么豁达。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讲话中,任正非提到了接班人的问题—在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任孙搭档”的时代或许画上句号。而由八位领导轮流执政,每人半年,经过两个循环,也许是这种无意中的轮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成长。但是高管换届就像过眼云烟,依赖于半年换一届的CEO轮值,公司政策和方向很难持续贯彻和落实,偏失了企业的坚定方向。只有长期规划,长远谋略,才能保证长远发展。接班人只能唯一,八大臣议政,或许还是不适合华为这样的企业。

  同样是华为员工在心声社区上发言表示:任总的讲话看似为轮值CEO鸣锣开道正式交接,而我感受到的是老板的无奈和释然。华为第二个冬天即将到来,大家要作好抱团取暖的准备。

  柳传志曾说,在他创办联想的26年中,见过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者有雄心壮志,一心要把企业做大,但没有分出阶段来实现。然后拼足全力往上攻,结果都摔下来。他说,企业要有高远的目标,但不能把长跑当成短跑。

  任正非的梦想是让他的生命在华为延续,企业要有高远的目标,但不能把长跑当成短跑。华为红旗到底还能扛多久?全看任正非的下一步棋了。

  (来源: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