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幽灵在我们头顶徘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怪兽,但我们却无缘参与和体验。它通过各种管道渗透,进入我们的视野。在热门电影、畅销图书里,在财经新闻报道里,你都无法绕开这个名字,它就是Facebook及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新年伊始,Facebook从高盛和俄罗斯投资者数字天空技术(DST)融资5亿美元,据推算,Facebook的估值为500亿美元。这意味着它的市值已超过时代华纳或雅虎。从人口规模看,Facebook王国有5亿多用户,在现实中,这一数字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流量方面,它也已经超过Google。
再看娱乐新闻,1月17日,一部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囊括美国金球奖四项大奖。影片的原型正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此片根据《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一书改编。不过,Facebook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文学的好题材,更是新商业的发动者。它所代表的社交网络掀起的广告和营销巨浪,完全有可能吞没旧商业。
擅长于C2C(Copy to China)的中国互联网,为什么没有出现Facebook这种模式的巨头呢?简单回答,中国的社交网络市场被好几家公司占据,比如开心网、人人网、豆瓣和腾讯。他们都在某一用户群中受到追捧,服务也有很强的黏度。不过,不要忘了Facebook有一个特殊要素──真实和单一身份,而这才是它称霸世界的关键。
真实身份的商业含义是什么?它意味着,Facebook是历史上命中率最高的广告媒介。知情人士估计,Facebook在2010年可能创造20亿美元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广告。
传统的网络广告是如何运作的呢?广告商一般要耗费昂贵的成本,在互联网上跟踪用户的行为痕迹,去推测他们的性别、年龄、爱好,经常访问的站点(Google的广告体系也是如此)。但在Facebook上,这些信息唾手可得。任何人都可以在Facebook的自助广告服务里选出有限的组合。比如只对已婚的35岁以上、住在纽约的女人展示广告,或者只对芝加哥某个公司在某天上班的白领展示广告……
反过来想想,人人、开心、豆瓣和QQ空间,都不可能如此透彻地了解用户信息。至少,他们都不需要实名注册,也没能把用户角色全部锁定在一个账号上。以我个人体验而言,我在豆瓣、开心、QQ都有不同的关系网。
Facebook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这和它的发展历史有关系。最早诞生于哈佛大学时,扎克伯格就把用户限定为学校用户,必须用edu结尾的邮箱登陆,到后来发展到全美常青藤高校,再到全美中学和各大公司,这种基于真实身份的基因一直绵延不绝。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扎克伯格一直以“极度透明”的理念来设计Facebook。他在不同场合指出,“对于一个人来讲,双重身份是不诚实的表现”,“今天这个世界的透明度将不允许一个人拥有双重身份”。他,以及他核心圈子的同事都相信,公开承认自己是谁并在所有朋友面前表里如一,有助于一个更健康的社会。
其实,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是现代社会的常态,更是以往许多网络服务的预设。人们在不同场景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在家是丈夫和父亲,在办公室是领导或者员工,在讲台上是演讲者,在私底下可以嬉笑怒骂。当当网李国庆和大摩女的对骂,从某个角度观察,正是混淆了私下角色和公众角色的区别。
而扎克伯格却认为,你只有一个身份!这是一种天真或者幼稚的世界观。但恰恰这一信念,为Facebook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基石。
接下来的问题,当然是倍受指责的隐私问题了。不过迄今为止,对于Facebook利用用户数据有目标地投放广告,用户们尚无明显地抵制情绪。这是为什么呢?扎克伯格曾说,Facebook的基本理念是“广告要变成内容”。或者说,对某人真正有用的广告,就不是广告,而是内容了。
由于用户规模巨大,而黏度极高,于是人们在网上种种行为的信息都在Facebook汇集,并推送到好友眼前。如果你在网上购买了一双球鞋,或在博客上评论了某品牌电脑的优劣,或是暗示了你喜欢什么礼物,Facebook的目标是,你的朋友也可以知道这些事情。这是一个绝妙的广告机制,因为谁都知道,无数次广告轰炸都不如朋友的一句推荐。
扎克伯克将极端透明度的理念贯穿到Facebook的各种产品设计中,从新闻流(news feed)、开放API到Facebook Connect(可用Facebook帐号登录其它网站),每一次重大的产品升级都在遵循着这个思路。越来越多的人在Facebook、Twitter等各种社交网站留下了个人信息,想隐藏各种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
未来不是预测,而是创造出来的。Facebook用行动来界定,什么才是新时代的隐私和控制。
在2009年的一次访谈中,扎克伯格描绘了由硅谷两大巨头引导的不同未来:“一是Google,他们爬网,利用搜集整理的用户资料做广告,还通过DoubleClick和Adsense的Cookies追踪用户的上网记录。建立了一套用户对什么感兴趣的档案。按此逻辑推向极端,就有点可怕了……另一个场景是在我们公司,允许人们分享他们想分享的东西,有工具控制如何分享。你可不想这样的信息被爬网、被索引,比如你和家人的度假照片,私人短信和邮件。”
扎克伯格还说:“这是未来10到20年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世界朝着越来越多分享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要确保它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生,而不是集中的方式,人们自行把信息放在网上,自己控制他们的信息和整个系统的交互,而集中方式会导致人们被一些监控系统监视。我认为这对未来世界很重要。这是我个人最关注的部分。”
扎克伯格的话和美国科技导师KK(Kevin Kelly)的话遥相呼应。KK走访北京时,我们曾问他,随着科技在未来日渐发达,是否会出现奥威尔小说《1984》中的情景?
他回答:“一种可能,是出现一个人监视所有人的‘老大哥’,但同样更有可能,是大家都相互看到‘透明’的对方,我更倾向于相信后一种可能,因为前一种极端情况,是一个极易崩溃的系统,而彼此对等、相互透明的情况,则更有弹性、更强壮,更可能出现。”
显然,在KK看来,Facebook或许比Google更有未来,更少威胁。回到中国,随着开心网、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络逐渐向Facebook靠拢,以及微博平台的崛起,关于营销,关于隐私,我们也会面对同样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