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1-16  

    IBM以“智慧地球”的观点,提醒人们商业模式的改变,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如今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智慧方法具体来说是以下三个方面为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更透彻的感知是指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是指先进的系统可按新的方式协同工作;更深入的智能化是指利用先进技术获取更智能的洞察并付诸实践,进而创造新的价值。

    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这三个特征需要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市场、资源以及环境,更需要理解目前市场运营模式的改变。从更多的研究看来,市场运作模式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变化,1、利润转移;2、中间商再生;3、商业平台的开放成长。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增长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最初的中国企业是以成本+质量的特征获得产品的竞争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具有了中国本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分工;在此基础上,领先的中国企业以供应商+渠道的特征获得了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具有了自有的品牌以及融合资本的能力。但是,正如上面所言,市场环境有了不同的变化,在今天,借助于企业价值链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需要有能力构建商业平台,而其特征在于:产业价值+技术增值。

    让我们看看塔尔公司的做法, 一件衬衫交由上百家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工厂和店铺来同步完成,而客户以正常的价格得到定制的衬衫。这家公司正是运用价值网络的协调能力占有美国所有礼服衬衫销售市场的1/8。正如ebay的前首席执行官惠特曼描述其企业战略时所言:“ ebay公司是一个联系买家和卖家的市场,从根本上讲,它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在线交易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各种产品的交易。” 塔尔公司和ebay公司都是借助于商业平台的开放性,构建一个价值网络,使得顾客的价值得以实现。

    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价值链管理被推上管理学科的热门舞台,很多企业纷纷开始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价值网络构建。在这些成功的企业中可以看出:价值网络上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必须利用顾客利益去驱动和维持,这种方式的形成需要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共享价值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以契约的形式进行固化,并在合同中加以体现。这种固化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改善供应链性能,为买主提供稳定的供给,为供应商提供稳定需求外,稳定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减少事务处理成本,并加强合作。获得价值网络的成功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 关注顾客

    始终把最终顾客的需要和期望视为最重要的,并尽力识别和理解最终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开发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数据与信息在在整个价值网络成员各方之间交流通畅;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这些复杂的信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并将之在价值网络内迅速传递。

    § 与成员和顾客共享详细的信息,为顾客提供专有的服务

    如销售终端的信息可传输到制造商订单处理系统并与物流公司共享。而对于顾客需求的判断也在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得以展示,让顾客的需求可以得到专有的服务。

    § 绩效定量管理

    时间和成本是关键衡量手段,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 开放性的合作与服务

    来自相关职能部门的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可以消除往常的组织界限并发现有益于整个价值网络的改进。消除人与人,成员与成员的藩篱,实现整个价值网络的协作。

    § 制订利益共享计划

    利益共享对价值网络各方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调动价值网络各方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今天领先的企业相信价值网络共同体的力量,他们愿意并准备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认为:与价值网络成员一起经营是一种应对挑战和寻求突破性发展的解决方式和战略。一个企业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提供全部产品,但通过价值网络的构建,企业就能更接近这个目标:这令企业得以创造一个有利于顾客的环境,并能始终超越其目前的行业水准。

    价值网络的建构也是经营学、管理学和哲学的汇集,或者说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它还是一种思想,更是企业的一项长期的商业发展战略,为企业迎接商业挑战提供了发挥协同优势之路。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