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有一次带上他的儿子从南京徒步到淮安,走了200多公里。他说,虽然徒步到中途时,感觉身体到了一定的极限,很是辛苦,但是等到走完了全程,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内心很平静,充满了力量。他认为,这次徒步是一次很美好的体验,给了自己很多感悟,比如说做人也好,做企业也好,都不要被自己所谓的目的性所压迫。
就我了解,其实现在的企业家、老板们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定制度,带队伍,关心上游采购,还要关心下游销售。在竞争的过程中,产值、利润率、增长速度、规模等都像是扼在脖颈上的绳子,让人喘不过气来。人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操了太多该操和不该操的心,日子久了,就迷茫了,就倦怠了,会忍不住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企业生存下去,做大做强是为了什么?
关于企业职能的经典理论对企业都做出过定义,极端点说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虽然后来因为这样一种认识其负面的外部效应太大,又引入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认为企业不仅应该是盈利的,而且还要对社会产生一种正面的效应。但是,这并没有成为对企业的终极探究。难道企业盈利能力很强、社会责任履行得特别好,就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吗?如果身处企业的人,从老板到员工都没有感觉到幸福,怎么办?企业是否还有其他的目标?
事实上,类似的困惑在我接触的企业管理者中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企业在弱小的时候,凭着一股信念,在残酷的竞争中一路拼搏过来,大家的眼里只有一个盈利的目标,企业运转好像还蛮正常,可等到企业慢慢做大,好像日子就在重复又重复的琐碎的运营管理中失去了方向感。哪怕工资越来越高,福利越来越好,那些当年一起奋战过的员工依旧是如风般飘散,留下的也并不开心得意。
队伍不好带了,为什么?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难道仅仅是简单而又直白的利益关系、金钱驱动关系吗?也许,企业在不考虑长远发展,仅仅为了赚钱时,可以用利诱的方式,催促着员工向前。但是金钱并不能带来完整的幸福感,为什么企业不能变成帮助员工实现人生目标的载体,其不仅仅有着利润这样的竞争性目标,还有着尊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满足感和快乐?
可能这个话题太大了,可企业的现状未尝不是社会现状的缩影:有GDP,但是没有幸福指数;有大量的文字,但是没有文化;有阅读,但是没有思考……
在我看来,解决这些人心灵上的问题,必须求助于文化。就我了解,凡是优秀的企业,员工身在其中幸福感比较高、员工流失率不高的企业,都有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在管理的过程中,利益的驱动、制度的约束其实都算不上是根本性的,只有在高度的文化认同之下,员工才能真正与企业融为一体。
可惜的是,现时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上下了大量的功夫,但是更多的只是得到了一些浅层的认同,而没有达到心灵深处的高度认同,甚至企业管理者都没有认同。企业文化有表象的一层,还有实际的一层,在矛盾之中,焦灼感就不可避免。因为,如果没有高度的认同感,就没有实现员工一定程度的主动管理、自我管理的可能。即使有信息技术等工具的帮助,留给企业管理者的难题仍将会有很多。
在我看来,企业文化的最高形态应该是类宗教式的。企业文化要真正能进入到员工的心灵深处,必须打造成宗教那样具有强大感召力的形态。虽然,现在有一些企业将宗教的一些方法应用到企业的营销管理中,但是主要是从控制的角度来利用,而没有从文化感召的层面来驱动,实际上是一种“伪文化”,本质上还是一种“攻伐之术”。
近年来,“国学”在企业的管理中很是流行。在学习了多年的西方式管理方法之后,国内的企业慢慢开始回归。主要就是因为西方式的管理仅仅提供了方法论,并没有提供世界观上的归属,企业越做越大,人却越做越焦灼,越做越彷徨。“国学”的大热很像西方的文艺复兴,人的作用、人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管理者从诸子百家和经史子集中不仅希望寻找一种解决企业具体管理问题的方法,更希望能给予人一个精神上的栖息之所。
事实上,“国学”就是国人的宗教,是中国人自己的信奉,如果能内化到企业文化中,自当是受用不尽。不过,就像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位企业家朋友一样,只有自己努力去体悟,把企业从单纯的盈利目标中解脱出来,回到对人的关怀上来,在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把钱给顺便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