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不可怕,可怕的是钱白花了!面对大环境的无奈与市场竞争的加剧,让不少企业的老板在感叹自己的费用流失越来越大。
钞票每天都在看着往外流,效益每天都在失望中不断希望,老板你的费用到底浪费在哪里呢?
一、 人员费用,钞票耗了一大半原来只是陪他们玩耍
一个企业,最大的沉没成本是什么?
答案就是一群没有用的员工!
为什么没有用?因为培训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老总都曾经碰到过这情况:把一批业务员派到市场上去找代理商,跑了一两个月,费用花了一大把,一个代理商也没有找到;开发不行那就去做维护吧,于是又一批业务员派到了代理商那里,然后白吃白喝跑了一个月,除了找回一大堆理由以外,既没有帮代理商开发一个网点,也没有帮代理商卖出一台货。
钞票耗了一大半,原来都是陪业务员玩耍!而造成这种浪费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有问题。
1、 营销模式不改变,人员技能没有提高,人越多浪费越大
几个业务员跑了两三个月没效果,老板舍得,但请个实战的老师,有针对性的提炼该品牌的竞争优势进行实效培训,老板舍不得。所以,业务员出去以后,还是按老一套方法:“老板你好,我是XX太阳能的,请多多关照”、“老板你好,最近生意怎样,还好吧”等话术进表拜访,而对于经销商应该怎么操作市场、应该如何超越对手、自己的品牌产品对该经销商的市场竞争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等等,业务员根本就不知道。在这种沟通的氛围下,对于一个每天都要和三五个业务员打交道的经销商来说,老一套的说辞又怎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呢?
于是五六个业务员跑了两三个月,公司每月浪费两三万元,不但花了数十万在市场交了学费,而且还错过了招商的最佳季节。
营销学上有个原理叫“熟练性无能”,即一个员工对某个行业非常熟练、对自己的岗位工作也很熟练,但他就是做不出业绩。因为面对客户越来越强的“免疫能力”、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他找不到突破口,并习惯于吃老本,所以工作“熟练”但业绩“无能”也就成了自然现象。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对业务员进行新的营销技能的培训,不去提高他们的销售技能,让很多人去跑业务而不是让有用的人去跑业务,人的数量与浪费的数量也就成了正比。
当然,造成业务员没业绩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公司的营销模式老套化。笔者在多次培训时曾问过业务员一个同样的问题:“一个经销商跟你签订合同前,他对加盟你们能不能赚到钱,他现在知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还跟你们合作?因为他对你们更有信心!”。
那怎样才能让客户更有信心呢?客户的信心离不开品牌、产品与营销模式的竞争力、离不开充足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有思路的企业会让“电话营销、会议营销与上门拜访”海陆空配套工作、会提供《品牌竞争手册》、《经销商引导台词》增强业务员的说服力。去年江苏世纪阳光太阳能通过“河南、江西、河北、山西四大战役”迅速开发了一百多个县级经销商,靠的就是多方面的配套工作才取得如此良好的业绩的。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在“多兵种配合作战”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公司还在让业务员只带本画册、带点名片去“千里走单骑”,这种业绩如何听天由命的模式,结果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出去跑的人越多,费用的浪费用也越大。
2、养了一批不服管教的员工,大染缸造成严重的人员浪费
人员成本的浪费中,对企业危害最大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作为,二是起反作用。很多企业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招了一批所谓的“业务精英”,这些“精英”自视在大企业做过,自我感觉大企业的成功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他们到了新企业后,以“救世主”自居,到了企业后这也不听那也不听、这也不干那也不干,除了拼酒吹牛以外根本就不务正业。最后原有营销战略得不到执行而没有效果、而“精英”的那套也没有业绩。这些“救世主”混了两个月后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开始串联其它的员工,大做反面工作——业绩不好是因为公司的价格贵了、广告太少了,所以经销商不认可;公司的差旅补助太少了、工资提成太低了,所以大家没有积极性——经销商不认可、业务员没有积极性,业绩不好当然就很正常了。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一个企业的大染缸也就产生了,只要这批人不走,无论你后面再招到什么样的业务员,大部分的一进了这个团队,就会像进了大染缸一样,出来时全都变黑了。笔者在为某公司做顾问时,曾经就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业务人员回到公司都是心存抱怨,大家不以无能为耻而以找借口为荣,大家心安理得地靠基本工资混饭吃。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后,建议公司老总忍痛砸染缸,不换思想就换人,除了三个还能挽救的员工外,其它的一次性清退,最后团队重组后,虽然很多都是新手,但因为执行力强,在公司统一的招商模式下,基本上平均每个业务员每月都能开发一个新客户。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碰到类似的现象,如果一个企业不敢下定决心铲除这些“染料”,自然也就会因为这些“染料”而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