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后危机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机会与创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13  
 

    危机意味着艰难的调整,这是痛苦的,但危机同时又是一所大学校,能够启迪思想,这又是幸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有关走出危机的思考,又是走向成功的开始。危机时代是一个思想创造时代。换言之,哲学只有在危机时才产生作用。

    2009年全球经济依旧在困境中徘徊。中国经济在投资拉动和产业振兴规划的刺激下,日益表现出复苏的迹象。可以预见,世界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后危机”时代。

    对于身处全球化浪潮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来说,,必须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生存、环境(竞争)和趋势,必须以变革的勇气突破传统商业模式、寻求新的价值增长。

    企业家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嗅觉,还要有“风物常宜放眼量”的管理思维。面对“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亟待解决问题:

    1 如何在全球博弈中审时度势找准定位?

    2 如何抓住巨大的本土市场?

    3 国际化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海外并购策略?

    4 如何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5 如何创新商业模式?等等。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影响

    金融危机俗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使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等形势的出现。

    它的出现将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特别是出现悲观预期。因为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对消费者信心与愿望。同时我们应清楚地看到美国依靠他们的文化、制度、科技、教育、资本等优势而非工业生产优势将会较早走出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必然会波及到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特别是以制造业与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也许还有较长的时间。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为9.0%,连续十几年的两位数字增长降为个位数字增长。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调至8%。中国经济需要保持10%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目标,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5%,就意味着“经济硬着陆”。中国政府提出8%的经济增长任务。2009年财政赤字至9500亿元,绝对数字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之最,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负债率约20%。目前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国内消费远远不足,投资强劲、出口减少。

    比如美国公司投资中国赚钱(投资收益率在10%-20%)——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美国支付中国美元——中国买美国国债(投资收益率5%左右)。美国获取高额利润和廉价的中国产品,而中国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和消耗高价的世界资源通俗地说就是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跌价,换取日益贬值的美元纸币和不断缩水的美国国债。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截止2009年1月底,经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60多万户(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58.6%,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2.2%。中小企业已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吸纳了80%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占到75%以上,与总的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876,而大企业与总经济增长率相关数仅为0.004。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顺利度过金融危机起着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境地。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中小企业反映订单持续减少、库存积压严重、产品滞销增多,对外向型中小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钢材、机械加工等行业影响较大。东部沿海企业的终端市场由于海外市场受到挤压,也正由海外逐步转向国内,抢占内地市场,由此对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产品订单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随着国际上大企业、大集团控制全球经济的实力不断增强,广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其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短周期化的趋势,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国际背景下,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长,需要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相结合,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成长途径。

    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成长有三种理论:规模理论、成长经济理论和多元化经济理论,由此企业有三种最基本的成长模式:追求大规模生产、不断成长扩张和多元化经营。

    如从量的角度看,企业经营资源数量的单纯增加为量的成长,如销售额、利润额、人员的增加;从质的角度看,企业经营资源的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的革新为质的成长,包括技术和产品创新、事业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既要走以量的扩张、外延发展为主之路,又要走以质的提高、内涵扩张(品牌与产业升级)为主的道路。

    综上所述,面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发展机会有:全球产业转型的机会、产业升级的机会、扩大内需的机会以及资产重组与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

    

    2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1) 缺乏融资渠道,资金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期限较短以及很少能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使得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极度不对称。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债权人可能带来的损害,债权人在与中小企业订立的债务契约时,往往要求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条款,从而使得代理成本变得更高。此外,中小企业缺乏大企业所拥有的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故其资金还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制定的,使得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突出。

    例如我国未有效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中小企业将面临比大企业支付更高的代理债务成本。中小企业负担过重。作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中小企业税负、社会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地方政府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政府各部门的收费罚款“特别多”,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年检费和质量检验费,很多个体户和企业不堪重负,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此外,收费罚款环节各部门重复交叉执法,审判难、贷款融资困难、到政府部门办事难等因素也使得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存艰难这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投入。

    (2) 生产技术水平低,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仍然依靠大量资金投入,与集约型增长方式和目标差距较大。组织和产业结构有“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有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还有企业之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问题,主业不突出。在协作配套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在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等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小企业过多。

    另外中小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竞争力不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概念淡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中小企业经营销售过度依靠低价或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参与竞争。甚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中小企业采用偷工减料的方法降低成本,制作虚假广告,夸大公司的实力以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三、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创新 

    1 发挥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产生企业集群的整体效益。(价值链升级、转型)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期限较短以及很少能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使得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极度不对称。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债权人可能带来的损害,债权人在与中小企业订立的债务契约时,往往要求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条款,从而使得代理成本变得更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其一是政府应发挥作用并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其二是银行适度转换身份成为投资公司;其三,发展各级担保公司(民间),拓展融资渠道。 

    2.完善信用体系,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资产重组与迁移)

    根据有关研究,在中小企业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企业信息极不对称,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而在企业拓展阶段由于规模扩张,同时可用抵押资产增加,业务记录逐步规范,信息逐渐透明,企业获得外源融资的机率增大。而动了企业稳健阶段由于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健全,逐渐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条件。由此,可以得到中小企业融资优序策略模式: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市场、融资、人才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创业发展初期和面对外在压力下,中小企业发展更难。我们必须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支持、引导和服务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当然,这里要严格区分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充分发挥市场这支“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具体有四条。

    第一,抓好政策落实。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增值税调整、出口退税、信用担保、企业所得税、金融服务、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二,解决融资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样突出,这既有企业自身素质、资产规模、信用水平等内在原因,也有担保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不完善如金融信贷条件高、金融创新产品少、上市直接融资门槛高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当前应以扩大股权资本融资比例, 合理选择负债融资方式,加大直接融资方式的比重,提高流动比率,降低资产负债率等思路为基调来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3.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机会与应对)

    第一,设立健全的中小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和改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起着统一规划协调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运转办法,随着中小企业逐步产权明晰、政企分离。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负责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工作。构筑平台,为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认识,树立财务管理观念,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强化资金管理。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

    第三,以技术创新为龙头, 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和完善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着眼于建立长期成本领先地位。当今,企业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它并非单纯“节流”的绝对成本控制,而是“节流”与“开源”并举的相对成本控制。因此,中小企业应从企业总体战略的高度出发, 在对客户需求分析与价值组合确定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龙头,通过对价值链的每个运营环节保障价值实现的品质和成本——效益分析,着眼于长期成本领先地位的建立。

    四、后危机时代下消费趋向与对策

    后危机时代下消费趋向:

    第一,消费者进入全面参与时代。今天中国消费者不管消费不消费产品也要评头论足,消费者不再处于被动,他们希望能随时与企业对话,并且不相信权威,更相信直觉和口碑,这预示着产销合一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二,新健康消费崛起。受到三聚氰胺等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急剧提高,对于天然、环保概念的产品较为偏爱,企业树立健康环保的品牌形象将会给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第三,平民化的新奢华主义出现。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不一定要买豪华汽车、别墅才能现显示自己的奢侈生活,而是稍微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奢侈品,比如一个LV的包,因此中国出现一个新的平民化的奢侈品市场,即产品可以满足中等收入但是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心理,同时又符合他们的购买能力的市场,奢侈品将在高低两端展开竞争,为满足“全民奢侈”的大潮,世界顶级品牌必须调整相应的市场策略,推出满足下一阶梯消费市场的产品。

    第四,速活社会与速度消费兴起。中国消费社会处于速活社会,追求效率和速度、缺乏足够的耐性是消费者的新的表现,因此速食食品、快餐店、便利店、网络购物、信用卡、购物卡等消费得到非常高的认可。

    第五,消费者更加追求感官体验与品牌体验。如今,走进品牌的体验店、参与企业的时尚活动成为消费者了解时尚的重要举措。卖场终端的体验型设计对于品牌的意义也越来越突出。

    第六,品牌的差异化、意义和附加值对消费者很重要。中国消费者对品牌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品牌带来的差异化、品牌故事、品牌内涵对于打动消费者显得非常重要,营销者将需要确保其品牌确实表达着消费者心中看重的某些东西。

    第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信息的透明披露。真实性营销、透明化营销是未来市场之上策。

    第八,消费者崇尚新自然主义:渴望自然,并积极亲近大自然。外出旅游接触自然成为越来越多富裕阶层的消费行为,大自然给商家开辟了一个新的消费市场,因为它越来越成为旅游、冒险、探索、运动的理想场所。

    第九,消费者进入全民娱乐时代,娱乐形态高度多元化。中国人的娱乐形态越来越多元化,自娱自乐无疆界、看人娱乐也happy成为典型的娱乐特征,创建娱乐平台将消费者卷入娱乐活动中成为企业新的营销策略。

    基于上述消费趋向,经营者要解决以下问题:

     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得到与付出之比);

     给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个性化服务(期望与实际感受之比);

     通过营销使更多的消费者产生忠诚感(老顾客与新顾客成本之比)。

    消费者价值是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创造的,经营者要学会将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思维模式)的有机结合,转变思维模式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记住:21世纪的经营者学会认识消费者远比做销量更重要。

    在后危机时代下要成为有创新成功企业家的三个条件:

    一是有战略眼光、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赚钱机会;二是有胆量、敢于冒一定风险;三是有组织能力、能够高效率地优化组合生产要素。

    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家要学会从规模扩张战略向品牌与质量提升战略转变,特别是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等思维方式。这也正是我们走出危机的关键所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