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上至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下至一线主管,他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甚至连普通的一线执行者也要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决策。
作为企业家,他们常常需要做出各种类型的决策,有长期的决策,也有短期的决策;有程序性的决策,也有非程序性的决策;有常规决策,也有例外决策。他们进行决策的时候,可能有清晰的标准,可能是模糊的标准,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判断,还可能是直觉的思维反射。决策的质量高低,往往决定了经营质量的低劣。决策一旦确定之后,要想在执行依靠自我纠错机制来及时矫正,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仅仅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家们的战略视野和战略实践经验比较有限。企业家们在进行决策时,受各种局限和现实条件的制约,譬如企业家的任期限制和绩效要求,导致他们更加关注当前的生存和短期的经营效益,大部分资源都会集中于短期目标的实现,从而使更长远的战略目标便失去了持续的资源支持。因此,在满足短期功利的前提下,中国企业里的明星很容易变成流星,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便是奢望了。
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现实环境是,国内很多企业的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只要能够生存下来,便是成功;其次考虑的是如何把通路打开,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促销手段,都要把产品卖出去。卖出去以后的事情,到以后再说。先要知名度和现实的市场份额,而不管美誉度和服务基础的建设。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有着太多过去的明星在竞争中烟消云散或奄奄一息,但是,也有许多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强大,譬如像华为、联想、格力、志高、创维等企业,尤其是华为,作为中国优秀企业的杰出代表,经过多年的实力积累,其在信息产业领域里已经具备了全球领先的竞争力。那么,是什么使这些企业能够经受来自于全球市场的竞争洗礼呢?
企业家心智中深潜的战略定力对于长期的经营成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前面所提到的代表企业,它们无一例外地在技术、品质、成本控制和服务上都创造了领先优势。如果这些代表性的企业,没有多年如一日的对技术与品质的追求及大胆投入,企业的根基就会像浮萍一样肤浅;如果这些代表性的企业,没有多年如一日的优质成本控制力与服务力,企业就不可能在这么复杂的竞争环境下获得长期成功。
很多人在羡慕国际著名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它们长年累月的基础建设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国内企业要想获得真正长期的经营成功,就必须先要有长期打基础的定力,而不要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或者大肆夸耀,长期浮在表面上的结果自我信心膨胀和狂妄自大。
作为企业家,谁都不想自己所创建或领导的企业毁于自己的手上,企业品牌商誉和个人职业品牌商誉,都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如果违背了战略决策的原则,企业家就很容易将自己和企业带入经营的误区。这种经营的误区,或者是很容易直观发现,或者稍加注意就能发现,或者深入调查和思考才能发现。但是,如果长期置身于经营误区,受错误经营思想的指导,常常“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那么企业溃败便是意料当中的结局了。
当年,鉴于客观的国情基础,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有一百年的持续改革,才能真正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所有的国策指定都必须以此为总方针,其它都是辅助的,都是服务于这一战略原则的。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才创造了中国三十年的辉煌成果,这就是超一流战略家所具备的战略决策能力和战略定力!
综前所述,既然企业家的战略定力对于企业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去获得这种深潜的战略定力呢?
首先,放下现实角色,找到事物本原。作为企业家,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希望,来自于他本人和家庭的,有来自于企业股东和职员的,有来自于其它相关利益者的,而这些责任和希望,往往又容易造成企业家在方向上迷失。企业家要获得战略定力,必须先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及责任,然而再把这个角色及责任放下,跳出平常的范围和常识,去深入地认识自己,是不是做了很多违背本心的事?为什么要做?做了以后,短期效果是什么?长期效果是什么?
其次,努力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不妄为不妄动,正因为不妄为不妄动,所以才会很少犯错误,因而更容易成功。作为企业家,不要被一时一地的得失控制了心智。
现在,我们深入到一线市场去看看,促销手段和促销方式层出不穷,而消费者呢也是没有赠品不下定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被赠品迷惑时,就会忽视关键的需求,从而导致很多的后期投诉,这便是非性消费留下的后遗症。作为企业来说,为了极力追求市场占有率,只好努力增加赠品,在夸大产品价值的同时,也虚标赠品价值,从而获得消费者的投票。
正因为营销过度的影响,产品性能提升越来越有限,科技投入越来越少,市场价格越来越低,从而使企业步入恶性循环!作为企业家,能够对这种商业现象熟视无睹乎?我们也不能看到某个新兴领域赚钱丰富,就不顾客观情况就扎下去!
放弃自己的优势,进入陌生的领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进入这个新领域,我们便会发现,那里已经有很强大的对手在等着你,或者有没有负担的潜在竞争者在等着你闯地雷!企业家的定力,就体现在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对企业经营原则的坚持与执行。如果企业的经营背离了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原则,陷入困境便是早晚的事。
其三,要保持“生而不有”的境界。作为企业家,要爱惜企业和企业的员工,但是,我们不能把企业和企业员工当成自己的孩子,更不要有过度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一个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并且持续成功这么多年,往往是集体智慧和集体付出的成果,企业家只是在其中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因此,虽然社会各界把企业成功的光环罩在企业家一人身上。
但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家切不要以为自己是最强大的,也切不要以为这一切成就都是自己决策和努力的成果。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了,那么,以后这个企业就危险了,原本巩固的核心经营团队就会离心离德。
作为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时候,要把成功归结于大家的努力;失败的时候,要敢于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当企业家有这种境界和作为的时候,你的核心团队就会不离不弃,你的每一位普通职员都可以为企业浴血奋战!
其四,一切要围绕“先求不败”展开。中国古代有“围棋十诀”: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救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这里的“围棋十诀”,其核心思想就是少犯错误。作为企业家,我们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首先不要去想着经营目标,而要先考虑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所掌控的资源,先找到经营安全的防线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适当的目标。譬如,我们的系统,只有一年十亿的经营能力,非要提出十五亿的目标,一系列的配套如何跟得上呢?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手盲目提出二十亿的目标,而推出高于能力的目标。目标的达成和经营质量的提升,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直接的攻城掠地在决定胜负,实际上体系平衡与否在决定胜负。系统与目标不匹配,就如马车上配奔驰动力一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真正成功的企业,它的基础功往往是很扎实的,它的经营目标往往是低于其能力极限的,不会把能力一次用尽。
为了达到“先求不败”的战略目的,企业家必须长期关注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品质的提升、成本的标准化、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人才梯队的阶梯成长性、核心文化的有效传承、价值链通路的建设。有战略定力的企业家,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不为假象所惑,不为名利所动,从来不会半途而废。即使强敌当前,依然能够做到从容镇静、临危不乱、后发制人。
其实,企业经营之道与围棋之道也是相通的。譬如,围棋里有黑白,企业里有收支。围棋里有大小、先后、攻守、得失、生死、厚薄、奇正、动静、地势、虚实等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企业里,也有这样的关系,没有支出,就没有收入;没有成本,就没有利润。所以,黑、白;虚,实;攻、守;收、支;成本、利润等等,都是阴与阳的关系,有阴必有阳,可以相互转化,并且阴阳必相等。在处理攻与守的关系时,你只有守得好才能进攻,攻得好就是最好的防守,但前提是必须守得好。所以守是第一位的!
作为企业家,我们不能被收入和利润所控制,支出和成本也是同等重要的。过于关注收入和利润,便会忽视对支出和成本的管控,甚至为了不实际的目标,而把经营要素之间的关系搞乱。这样的话,企业很容易把企业带入歧途,希望中国企业家们都来重视挖掘深潜的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