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本文描述了内部博客自由、开放、共享等核心特征,阐述了内部博客推动组织创新的功能;从系统化设计、发展阶段、领导参与、组织环境、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着眼于组织创新的内部博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内部博客 组织创新 构建
本文将组织创新定义为:在组织里有意识地运用某些观点、过程或方法,这些观点、过程或方法有新意,能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影响组织创新的因素十分繁杂,如果要形成支持组织创新的机制、氛围、资源配置等,组织变革的一个可能的方向是组织复杂性程度的降低、规章制度柔性化、决策权限下移。内部博客以其固有的特点显示了对于上述趋向的良好契合,从而具有推动组织创新的强大功能。
内部博客的特点及对组织创新的作用
所谓内部博客,是与网络博客相对,就企业而言,指在组织体系内,根据特有的IP地址或口令权限等构成的较为封闭的博客体系。应该说,网络博客是互联网演化到Web2.0时代的较具标志性的事物,同QQ、BBS等一样,成为主流的网络交流方式。据有关数据显示,博客用户已愈1亿人口的规模,成为互联网不可忽视的潮流。
网络博客之所以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自由开放、共享交流、超越时空等独有的特点所形成的魅力。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创建自己的博客空间,纪录自身的人生经历、感悟、知识体会、社会评价,也可以自由地阅读别人的博客,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寻找精神和情感的共鸣。不夸张地说,博客已经成为虚拟社区可比较现实社区的重要杀手锏,甚至在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拥有现实社会网络不可替代和难以超越的功效。
内部博客因为肩负了企业的组织使命,所以在保留网络博客的特点和精髓之外,当然也拥有自身的功能和游戏规则。比如博客的发展更具有体系化和设计的特征,博客的管理更为规范和有序。正是这种企业化的博客特点,在缓解、消除组织创新的制约因素并最终推动组织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丰富沟通渠道,降低组织的复杂性
沟通与组织效率息息相关,但有效的沟通往往受到各种制约。比较而言,内部博客的沟通主要通过书面的方式进行,这就有效地规避了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沟通障碍;内部博客的开放性特点则有助于消除信息因为层级结构而导致的传递缓慢和失真,并有效地降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随着内部博客的完善,信息量过大造成的沟通障碍也可以从源头和筛选机制中得以缓解。
2。总结、显化和创新知识,推动组织的知识管理
知识型企业的最大资源当然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价值又集中体现为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创新又要求员工隐性知识不断显化、不断交流碰撞、不断转化为组织知识、又不断在更高层面上内化为员工新的知识,这个知识的不断循环即知识管理的过程。内部博客则为员工总结、显化知识提供了平台,推动了组织的知识管理。
3。消融组织职能和地域分割的藩篱,形成组织内员工的社交网络
直线职能制组织广为诟病的一点,即是组织内部因为职能的分割形成了无形但坚实的藩篱。现代大企业业务在地域上的广阔分布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内部的幕墙。内部博客则提供了打破这种藩篱的一种可能的手段,为组织各职能部门、各地域分布的员工提供了互相了解和交往的媒介。切不可忽视员工这种相互交往对创新的促进。根据英国著名学者琳达·格拉顿的研究,智力资本、情感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人的潜能要素。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必须使三种资本同步增值并相互强化。这就是说,通过博客形成并增进的员工和组织的社会资本、情感资本,必将有助于智力资本的发挥,激发组织创新。
4。为构建和运营跨地域的虚拟或半虚拟的项目团队提供了平台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交往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与双方的志趣和对事物的观感的一致性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可以展望的是,虚拟或半虚拟项目团队的构成可能来自不同地域的员工,在内部博客之前,地域的分割导致的交流障碍可能会窒息该团队的发展。内部博客则为虚拟或半虚拟项目团队的形成(志同道合或志趣相投的员工借助内部博客汇聚到了一起)和发展(适时的沟通、交流以及管理)提供了平台。而项目团队则通常是组织创新的重要承载主体。
5。有效遴选创新构想
困惑企业创新的一个方面有时不在于创新构想的不足,而是太多,以致无法分辨哪些创新构想拥有庞大的市场前景。对此,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成立创新评价委员会,由委员会确认后再以组织的力量推动创新构想的落实。但实践来看,这种方式并不理想,一方面错失了不少优秀的构想,另一方面可能又错误地实施了不少并不具备市场前景的项目。与其如此,不如通过博客的形式,由全体员工展开讨论,大浪淘沙般遴选出有价值的创新构想。
最后,我们希望强调的一点是,发轫于直线职能制组织的内部博客,固然在其初始阶段带有直线职能制组织的各种胎记,比如沟通层级和组织行政层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拟合,但因其自身内涵的自由、平等和共享等诸多因子,使其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必然越来越多地带有自身的鲜明个性,这种个性将反过来不断软化组织的金字塔结构。因此,对于内部博客的发展,组织应该有足够的重视、耐心和包容。
如何构建内部博客
内部博客固然具有上述优点,但要在实践中贯彻下去,仍然有大量的工作。笔者综合一些企业的博客实践,认为要打造推动组织创新的内部博客体系,应着力于如下几个方面:
1。先导的、体系化的设计
内部博客不同于网络博客,具有自身的服务于企业的系统性特征。显然,这样的特点不可能自发形成。正如我们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以获益于市场经济的同时规避其不足,内部博客同样需要在企业战略的引导下,发挥其固有的优点,同时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战略。
这就要求启动内部博客建设时,必须对内部博客的特点和自身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对内部博客在企业的定位有清晰的界定,对拟构建的内部博客的基本形态、功能模块、参与权限、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规则有原则性的规定。只有在这个大的框架体系下,内部博客的建设才可能遵循企业的战略意志,不断丰富、完善和发挥自身的特点,致力于企业的创新。
2。把握内部博客建设的节奏,最终实现博客的精品质量发展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内部博客在企业的推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遵循一定的发展节奏。博客建设大都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以数量主导,二是以质量主导。第一个阶段侧重形成风气,使大家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博客的建设中来,并使之内化为员工和组织的习惯。这个阶段可能包括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比如要求员工、团队等构建自己的博客并发表一定数量的博文。这固然可以从数量上保证内部博客的构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完成要求的数量,博文质量难免良莠不齐,精品纷呈的同时,大量的敷衍之作、随手摘抄之文亦淤积其中。为改变这种局面,博客建设就应该迅速转换到第二阶段,即以精品质量为主导,力求源于工作实践或生活实际,真正有感而发,切实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
事实上,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客观上也具备了提升博客发展上台阶的可能。比如,第一阶段的发展,在信息获取、知识共享、员工交流等方面获得了员工一定程度的认可,也涌现了一批优秀博客管理团队,这就为博客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在后续的发展中,组织完全可以通过增值员工智力资本、情感资本和社会资本,并通过三种资本的相互强化,以及诸如表彰优秀团队形成的示范效应等多种管理手段来拉动博客的发展。
3。公司管理者应积极参与内部博客
管理者的持续参与和积极鼓励,是内部博客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加大管理者参与内部博客的力度可以从几方面着手:(1)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对内部博客及组织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把博客当成对工作时间的挤占和工作效率的损失,而是企业确保组织创新的重要平台。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深化认识之后,才能真正地重视起来。(2)建立管理人员点评制度。针对团队和员工在博客上的发言,规定企业管理者每周、每月的点评次数。通过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促使管理者认真了解博客的内容,关心员工的情况;同时管理者的点评,对员工参与博客是一个重要的激励,促使员工认真对待博客,提高博文的质量。(3)建立管理者不定期的主持人制度。即管理者可以根据当前业务发展中的问题、经验或员工关注的话题,客串主持人,召集大家展开平等的开放式讨论,以解决问题、抒发情感、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4。为员工参与内部博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博客的发展与所在企业管理者对博客的看法和支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看,这种支持实际上构成了该企业对员工参与博客建设的态度。一个仅把博客建设当成普通的日常事物来完成的组织,难以催生出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博客建设的环境和氛围。因此,组织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为员工参与内部博客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1)珍惜员工。目前,一些组织提出“养客户”的观点,即认为组织可以牺牲一部分利润来进一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也为未来的竞争占据制高点;那么组织更应该有珍惜员工的意识。毕竟客户的形成、维持都是通过员工来进行的。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投入,着力培养员工对未来企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行为习惯,并培育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组织平台。内部博客正是这样的平台。(2)允许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博客。企业管理人员最好不要排斥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博客。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博客当然会对当前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既然我们认为内部博客对未来的竞争有益,就有必要在当下予以资源上的投入。另外,允许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博客,可以让员工在心理上认同博客的重要性,至少是与当前工作并驾齐驱,从而增强参与博客的正当性和自觉意识。反之,如果只能在工余时间参与博客,员工会认为博客建设还只是组织非正式的作业,没有必要重视和全情参与。
5。完善适合内部博客发展的管理办法
好的管理可以对内部博客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规范和推动组织内部博客的构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对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的团队,设置相应的参与权限。如果博客系统没有权限的划分,就容易导致某些有密级要求,或即使没有密级要求、但考虑实施的时效和影响仍不适合在某些时点对所有人开放的内容无法形成博文,从而部分抑制了内部博客的功能。(2)开设各种论坛并健全管理制度。如可以进一步发展博客圈,在博客圈的基础上成立各种论坛,可以是管理论坛、技术论坛或生活情感论坛等,指定或由员工推选召集人,由召集人组织论坛的各种活动。(3)探索、建立、健全适应跨部门跨地域的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交流互动和保密的博客技术和管理办法。(4)对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根据合作情况进行分级,对其赋予不同的博客开放权限。毕竟,产业链伙伴同样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内部博客是推动组织创新的诸多因素的一种,要真正发挥内部博客的作用,还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着眼于创新组织和实施载体的项目团队,着眼于创新构想遴选和资源配置的内部市场化机制,以及着眼于创新的绩效考核和利益分配机制等。只有在这些配套制度的共同作用下,组织的内部博客方能切实地发挥作用,持续推动组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