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正文

王永庆人才观的启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5-07  

 

    对于人才的评定和使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一次听到韩国朴东燮先生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人才评定的故事,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我与韩国朴东燮先生的结识,是台湾东森电视台的牵线。去年十月,东森电视台来到山东德州拍摄太阳能光热的发展情况,制作了两期节目在《慧眼看世界》里播出,台胞来到中国太阳谷后,被太阳能的发展现状所震憾,推荐韩国的朴东燮先生与我认识。韩国人为什么会在台湾有这么广的人缘?原来这位朴东燮先生是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先生生前的助理,也是台塑韩国公司的董事长。因为朴东燮先生对绿色能源的前瞻认识,我们因此非常投机。

    有次朴东燮先生和我半夜里乘车赶往德州,我们在车上交谈,谈到了人才管理问题。朴先生讲到王永庆先生对员工分成四类人,勤劳而聪明、聪明不勤劳、勤劳不聪明、不勤劳不聪明,便问我这四类人哪两类可重用,哪两类不可重用?

    依我和大家的逻辑,肯定是勤劳而聪明者可用,不勤劳不聪明的人不可用,这看似很简单的选择在朴先生那里变了样。他说:勤劳而聪明的人不可重用,原因是一个人如果两样全占,看上去是个难得的全才,这类型的人什么都自己干,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其结果就是底下养了一群懒汉,剥夺了底下员工的成长和存在价值,就会变成什么都是这位主管自己“行”而他底下员工“不行”(我觉得挺有道理,像诸葛亮手下的人才成长不起来,可能与诸葛亮的全才有关)。相反,聪明而不勤劳的主管反而更能调动团队的积极性,他聪明能指挥全局,他的不勤劳(懒惰)使他能够避免亲力亲为,让手下人忙碌起来,从这个意义上,他的懒惰反而使团队中的每个人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另外,勤劳不聪明的人不可用,而不勤劳不聪明的人反而能用。因为后一类型的人可用之处在于,每个人都觉得比他优秀、比他有用,他的存在能让其他人找到自信,一个团队里有一小批这样的“底子”做平衡淘汰率用,能从反面起到管理中放鲶鱼在沙丁鱼群里刺激它们生存的作用(这种观点最起码非常新颖,我也觉得有些道理)。而勤奋但是愚笨不聪明的人不可用的原因,是因为愚笨不聪明的人,当他找不准方向走错路时,他还有股子倔强劲儿,再加上其勤劳,他会猛劲地向错误的方向干,那将会走的越来越偏,给团队造成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朴先生谈的王永庆先生对于人才管理是否正确,是否适合于我们?这并不重要,但他的一家之言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选拔人才时,总是渴望十全十美,要求“完美”型人才,这样的后果一是难于发现全才,另一面说明我们对人才的求全责备;而朴先生讲的王永庆选拔人才,是“缺陷”型人才,并不要求完美,以这样的观点往外扩展,他们比我们更能方便地找到人才。选拔人才眼光盯在什么地方?当我听完既不勤劳又不聪明的人在团队中也有用处时,它以极端的表现形式使我发现: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用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的,即使是反面典型。关键是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并且用什么样的标准和文化使人尽其才,能在团队中得以所用。

    另附:我对四类员工的使用的看法和做法:

    聪明和勤劳的这一类人才,如果改造他们成为“智慧和勤劳”的人,那这类人才应是重用之才。因为聪明分大聪明和小聪明,那种大聪明也就是大智慧。有智慧的主管会有意放手锻炼下属,有意要底下去做事情,但人才自己本身还是很勤奋的。虽然许多事能放手让下属做,但正因放手才有精力,才能使自己更“勤奋”,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聪明和不勤劳的这类人,实际上是不能用的,尤其不勤劳的人不能放在领导岗位上,不勤劳的人不会亲力亲为,不能掌握一手资料,“不勤劳的聪明”是小聪明,不是智慧,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不聪明”和勤奋的人,在这个组织体系当中是没问题的,员工如果懂得公司企业文化和战略并坚决执行,做事情有推动力,想办法解决他遇到的各种问题,这部分人可以说他们“不聪明”,但他们是智慧的又是勤劳的。

    不聪明不勤奋的人在公司里是不能要的,如果留着这样的人,后患比益处多。与其说需要这样的人用作考核激励,还不如加大正面鼓励的宣导来得更有效果。

    王永庆先生能做到这么大,在管理上肯定有他独到之处,但他讲出这些观点的时候,可能是针对某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感而发的,是有针对性或特定性的,对于身在“局外”的人,有些启发就行了。管理有很多种,我们不必刻意去学习哪家的经验,但我们可以从各家管理中借鉴其成功之处,取长补短,来完善自己的管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