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耶酥带着弟子彼得四处云游,目的是对彼得言传身教,用中国的俗话说就是:行百里路读万卷书。
路过一个村庄,耶酥看见地上丢弃着一个旧马掌,于是耶酥示意彼得将马掌拾起来。彼得装做没有看见,因为彼得正走得劳累,根本不想弯下腰做这件似乎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于是看着别的地方装糊涂。
耶酥只好自己将马掌拾起放进包中。
继续行走,路过一个铁铺,耶酥用旧马掌换了两个铜板,然后在集市上买了二十枚樱桃。渐渐的耶酥和彼得走出了村庄,在荒野中愈发的感觉到饥饿和炎热。彼得心中惦记着耶酥买来的樱桃,为何还不拿出来一吃痛快呢?
彼得的一举一动尽收耶酥的眼底,于是耶酥有意拿出一颗樱桃,悄悄的丢在彼得的身前。彼得也在观察着耶酥老师,一看有樱桃落下,立马弯腰拾起樱桃,擦也没擦就丢进了嘴里,这感觉真是爽呐。
于是耶酥一次又一次的将樱桃丢在彼得看的到的地方,彼得一次又一次的弯下了腰。当最后一颗樱桃也被彼得弯腰拾起的时候,耶酥问彼得:为什么当初我让你弯腰拾马掌你不愿意,而现在我没有让你弯腰,你却一次又一次的弯下腰呢?要知道,你刚才弯下腰的次数是拾一次马掌的二十倍,如果当初你听我的,拾起那个旧马掌,你就可以少弯十九次腰了。
彼得愣在那里,然后很有愧的低下了头……
这是一个典型的有关执行力的故事,最直接的联想是,为什么第一次彼得不愿意弯腰,而后来会一次又一次自觉自愿的弯下腰呢?
每次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因为马掌又不能吃,而樱桃是彼得想要的东西啊。
可樱桃是哪里来的呢?答曰:是用马掌换钱又换樱桃来的,所以说是从马掌来的。
彼得不愿意拾马掌是因为彼得并不知道这个马掌可以换来樱桃,要是早知道可以换来樱桃,彼得当然会弯腰拾起的嚎~(语调如2009当红笑星小沈阳)
还有的学生会跳起支持彼得,说:不知者不怪!彼得又不知道这块马掌可以卖钱换樱桃,你耶酥什么都知道,你就应该让在彼得拾马掌时就告诉他,让彼得知道弯腰拾马掌的用途是什么,你讲明白了,彼得当然会拾起来的。
支持耶酥的又说了:耶酥又不是唐僧,根本做不到这样的絮絮叨叨,再说,一日为师终日为父,别的不说,至少耶酥是彼得的领导,领导让下属去执行一件事,你按要求做就是了,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每次矛盾就这样在课堂上突出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到最后嗓门是越来越大,但道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郑老师,在这则有关执行力的故事里,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对一则有关开动脑筋的小故事,说不出谁对谁错,我们要通过现象来分析事物的实质。耶酥和彼得的故事,关键点在于,前后的弯腰。第一次是耶酥让彼得弯,彼得不弯。第二次是耶酥并没有让彼得弯,而彼得一次又一次的弯了。
这是为什么呢?如学生们所说,第一次彼得认为弯腰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所以能装过去就装过去。第二次弯腰,那是因为在地上有自己想要的红樱桃,那种情境下,吃一颗樱桃是多么的美味啊,不弯腰可能都要被烈日给晒哽屁了,傻瓜才不弯腰呢!
原来执行的关键点就这么单纯,根本要解决的就是,让我执行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想想可不是这个道理,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哥哥说:跟我一起上街去。我说:跟你一起上街对我有什么好处?哥哥说:给你买糖吃。于是我高高兴兴的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当然回来时,嘴里就有香甜的棒棒糖了。
解决了好处就可以确保执行力了吗?好象也不尽然。说N次之后,哥哥又对我说:走,跟我上街去。我说:跟你一起上街对我有什么好处?哥哥说:给你买糖吃。搞错没有,每次都是一根棒棒糖,老哥,你也太没有创意了吧,这次我要吃奶油蛋糕。哥哥口袋没这么多钱,满足不了我的要求,于是向我挥了挥拳头,说:你要么选择吃糖,要么选择拳头,方式你定,我要你跟我上街。于是我悄悄的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这糖还是那糖,可含在嘴里却不是记忆中的香甜。
再一次,哥哥说:跟我上街去。我想到了拳头,没敢吭气,没精打采的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再后来一次,我的胳膊长多了一些疙瘩肉,于是哥哥再叫我跟他一起上街时,我顶撞了几句,最终两败俱伤。再后来后来,哥哥给我讲了一些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道理,我认为,血浓于水,上阵亲兄弟,于是我们就经常一起上街了,甚至我还经常约哥哥跟我一起上街,他也欣欣然的样子。
所以说,这执行还真是一门科学,从下达任务的人到执行任务的人,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两面,也难怪耶酥都曾经为执行很受伤呢。那么要保证有效的执行力,有没有置之四海皆准的制胜的真经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老郑最常给学生们灌输的《执行制胜的二十四字真经》。(注:此真经得益于武嘉林先生的启蒙教育)
概括来说就是二十四个字,六句话,分别代表着六个层进关系的逻辑顺序。
第一句:认同文化;
第二句:统一价值;
第三句:明确目标;
第四句:细化方案;
第五句:强化执行;
第六句:严格考核。
个人认为,能够将这六句话,二十四个字融会贯通者,真可谓是置之四海皆人才也。从刚才我们一起分享的故事中,其实对彼得来说,正可以从上述二十四个字中分析出,初不弯腰终频繁弯腰的内在因素来。
1、 彼得没有认同耶酥的企业文化,所以没有达成耶酥企业所倡导的CI识别的行为识别,就是耶酥身体力行的路要拾遗;
2、 彼得没有将自身的价值观高度统一到耶酥企业文化中来,所以没有达成对马掌价值的准确认识,对环保和能源回收全无概念,所以不可能意识到拾马掌会给整个地球,至少是对自己生活改善的高度上来;
3、 耶酥和彼得没有明确出行的目标是什么,所以会在路途中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不和谐的因素,例如:领导者指挥下属去拾马掌时,遭到了无声的拒绝,从另一层面说明,彼得根本不知道你耶酥想干什么;
4、 因为没有明确目标,所以根本无从说起方案的细化,耶酥没有告诉彼得要去哪里,怎么去,彼得只能一头雾水的跟在耶酥的屁股后面,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为这件事做些什么,根本就是不做为嘛;
5、 执行什么?执行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是我去执行?我看这件事根本就没有执行的意义!我如何去执行?我要执行到什么程度和标准?简直乱了套,因为没有二十四字真经的前十六个字,所以对彼得来说,无论从思起上,还是行动上,以及行动的技能上都存在着不理解,所以说执行,根本没戏!
6、 没有目标,没有责权利的分工,考核是屁!屁还能闻个味,没有目标,考核根本就没有依据,无从谈起无从谈起。
说到底,谁都会讲执行的重要性,但在中国,执行不到位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管理者的身上,伟大的成吉思汗知道,自己跑得越快就会让自己的子民越疲惫。耶酥没有成吉思汗这么入世,知道普通臣民的劣根性,知道光恨铁不成钢是于事无补的,越俎代庖更是要不得的,怎样才能做好团队和企业的执行力,你需要《执行制胜的二十四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