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艺术 » 正文

成功事业的基本原则(8)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2-02  

 

    第八讲:整合资源,团队制胜

    在我们公司早期的员工培训,我经常讲两个故事。其一是关于大雁的故事。大雁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飞禽,它们总是编队飞行。在中国古代大雁被称为仁禽,就是非常有“仁”这种品德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110回“燕青秋林渡射雁”中,宋江发了一通议论:“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雌一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约而来,此为信也。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我要讲的故事和这个不一样,是要讲雁阵是如何工作的。首先说团队的优势,大雁编队飞行,头雁飞过使气流流速变大,流速大的地方阻力就小,所以编队飞行后面每个雁子都会节省体力,同样的体力,雁子单独飞行如果能飞一公里的话,那么编队飞行就会多飞75%的距离,这就是团队的整合效应,这是大雁团队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二,头雁是飞行中体力消耗最大的,可是并不总是由一只担任,而是轮流担任。这告诉我们在一个团队中最艰苦的工作、最重的负担要大家轮流承担。第三,当大雁飞行的时候偶尔听到大雁叫,听到雁叫我们抬头一看发现叫的不是头雁,不是头雁在催促大家前进,而是飞在后面的雁,我们理解这是后面的雁在向前面的头雁表达感谢、感激之情。这告诉我们在一个团队中不仅上级关心爱护和表扬下级是重要的,下级也应该对上级给予的指导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提升和关照。第四,雁群飞行时如果有某只雁生病或受伤,这只雁就要停留下来在原地休养,但不会只有它单独留下来,会有另外两只、三只大雁留下来帮助它一起休养,等到它休养好以后,再一起组成一个小的雁阵飞向蓝天或者加入路过的其它雁阵中一起向前飞行。这告诉我们要关心照顾暂时失意落魄的人,不要只自己顺利就表现得那么趾高气扬。我们的老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是三穷三富过到老。在事业的征途上也有起起落落,关心照顾失意落魄的人,不要让人家感到世态炎凉,感到那么失落,这也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文化。

    另外,我还常给大家讲到长白山松树的故事。平原上的树一般都长不高,尽管有的长得很茂盛。可是长白山的松树个个长得又高又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竞争。这些密密麻麻的树,它们为了竞争阳光,树冠就拼命地向上发展,为了竞争水分,树根就拼命地向下发展,在这种相互竞争的环境下,每一棵松树都长得又高又直,成为栋梁之材。假如没有竞争的话,可能每颗树都很难成材;假如没有竞争的话如果把其它松树都砍掉只剩一颗松树,一阵大风来了就会把它刮断。可见竞争对手的存在也是你存在的前提。所以大家在公司内部应该提倡良性竞争。竞争是成长的手段,在团队内部应该有公平的竞争机制。我最近发表过一篇关于回答对人才态度的文章,我说我们禾丰如果像家庭一样的话,我们应该为优胜者鼓掌,也应该为蹉跎者鼓劲,不是那么残酷地优胜劣汰,在团队中要有包容,要有弹性。

    我不禁想到了美国篮球的梦之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们重新成为王者,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更展示了梦幻般的体育之美。分析他们成功的道理,其实无非就是两条:一是个人拥有绝对的实力,二是精彩绝伦的团队配合。个人能力是基础,团队合作是关键。我们禾丰在中国饲料行业是一个高速崛起的公司,当然我们目前还不是最大的公司,但是我们的团队是倍受瞩目的,很多人讲禾丰最令人羡慕的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打造了一支饲料行业的“梦之队”,对我们褒奖有加,我们倍感珍惜。体育竞技与商场较量,胜败之理,如出一辙。多年来,禾丰人一直践行“知识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以此为动力快速发展。但我们清楚地知道,禾丰团队中每个个体的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仍有巨大潜力,我们只有更充分地挖掘个体和组织的潜能,才能使团队的力量更加得以释放。

    一个团队的有力组建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大家认可并愿意通过努力去实现的目标。2003年我代表禾丰集团董事会提出一个新的目标:2013年要成为中国名列前茅的饲料企业,也就是要争取进入前三名。说出这个目标时我的伙伴们都缄默不语。确实,我们当时的企业状况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我对大家说:“我想请大家与我一起再奋斗10年,如果我们用10年的时间,把一个小企业变成一个强大的企业,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变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企业,我们大家没白活,我们活得非常有意义;即使我们失败了,我们活得也很有意义,我们毕竟奋斗过了而且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反正也是10年,为什么不努力地多做一些呢?”这是我的心里话,而也一定是团队伙伴们认可和同意的价值观,因为他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和鼓励、欣赏的目光还有从此以后对目标的顽强追逐。我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我很难想像如果没有这支优秀的团队,没有伙伴们对我的支持,禾丰可以发展到今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