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艺术 » 正文

成功事业的基本原则(7)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2-01  

 

    第七讲:文化担纲,制度保证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单纯地追求金钱和现实利益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一项事业如果没有超过物质利益和短期的功利之上的追求,也是不可能长久的。如果企业文化没有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接受,即便是有也是空中楼阁。任何一个成功的百年企业无不拥有富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还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企业自身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当然那些最重要的核心文化始终会如珍宝一样为企业所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为员工带来的推动力远远大于严格的管理,“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有人说最高级的管理是“文化管理”,那是自动自发,是共鸣,是信赖和忠诚。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松下公司,松下电器百年的发展与当年松下幸之助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密切相关。企业里反复倡导和贯彻“顺应同化精神”,包括: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好一致;奋斗向上;礼节和谦让;同化精神及感激报恩精神。松下员工为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而自豪,为能够有机会拥有这样的价值观而感到欣慰,员工士气高昂、心情愉快,企业负责人自然是高枕无忧。所以,文化建设好、文化贯彻好,是企业一劳永逸的事情,是福荫后代的事情。作为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再多的精力都是应该的。

    我非常尊敬的学者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包军教授,2000年在禾丰5周年庆典时,在40多名博士和博士生导师参加的“名企、名家、名流”座谈会上发言,他说:“我觉得禾丰一定有美好的前途,因为禾丰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文明是可以学习的,技术是可以模仿的,但是文化是别人不能复制的。禾丰的文化,正是禾丰独特的竞争力。”几年以后社会上开始流行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包老师很早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难能可贵的是包军教授作为一个学者,从来没有经商经历,可是他见解精辟,分析独到。包老师在学术领域是科学事业的领头人,一年的科研经费都是上千万。如果他经商,我觉得他也能成为一流高手。优秀的人常常是这样,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禾丰是一个重视企业文化,拥有共同核心价值观的公司。1995年4月禾丰在创业之初,我代表全体创立者发表了《禾丰宣言》。那时候整个公司没有一分钱收入,只有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在那间斗室里我们意气风发地发布我们的宣言:“禾丰公司立志成为中国饲料行业最优秀的公司,我们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完善的人才配置和为社会服务的决心向全中国畜牧饲料界庄严保证:禾丰公司永远从客户的需要出发,不断开发新产品,决不因循守旧;禾丰公司永远诚实经营;禾丰公司永远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靠科学技术和创造性劳动来发展自己。”从那时起,《禾丰宣言》就一直是我们禾丰人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做任何重大决策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禾丰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起初我们提出,是为了打破外资企业垄断,创民族饲料品牌。不错,这是当时我们的一个目标,但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宗旨。1995年我们立下了“服务于中国畜牧饲料业,节省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目标。现在这个企业宗旨增加了一点:促进食品安全。这些都是在禾丰创立之初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核心文化。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才是独特的企业。现在很多公司搞企业文化建设,他们把企业文化错误地理解为企业的徽标设计、企业的旗帜、企业的标语、企业的口号,这些顶多只能算是视觉识别系统;有的公司强化到穿一样的服装,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接电话要微笑,跟客户要有礼貌等等,这些只能算是行为识别系统。而真正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应该是理念价值观识别系统,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仅追求表面一致、内心不一致的是乌合之众的集合;而内心一致,表面上却各不相同,我觉得这样更好。在禾丰10周年庆典的时候,我曾写到:“十年个性张扬,唇枪舌剑;十年精诚团结,情谊无限”,禾丰内部不乏争论,但是禾丰内部情深意长。

    企业文化是“行”的文化,是为员工感受到、认可的、并自觉执行的。企业文化能够真正为企业服务的关键在于“行”,不在于“说”,在于企业的每项战略、管理者的每个行为、企业内部所有的管理方法是否按照企业文化而做,不是“说一套、做一套”。TCL李东生在对外公开承认的三大失误中,第一个谈到就是文化的问题,他陈述自己的失误在于“没有坚决地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往往过多考虑企业的业绩和个人能力,容忍一些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言行存在。特别是对一些有较好业绩的企业主管”。实际上,想拥有并执行好企业文化并不容易,是对企业家、对企业决策者的长期考验,因为有可能会经常性地面临与文化相悖地反抗与诱惑。

    我们的文化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道德价值观的保证,除了道德价值观以外,企业文化也包括法的部分,就是制度文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说:“如果不使犯罪行为遭到毁灭,就必然使优美的道德遭到毁灭。”所以,对那些违法乱纪、破坏公共利益的人的姑息养奸,实际上就是对公理的践踏,就是对美德的歧视。成功事业系统的管理构成应该是文化建设为主,法治监督为辅,赏罚分明毕竟是事后的措施,而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更高境界。无为而治是一个更高的管理艺术,“无为则无所不为”,当每个人都能够自觉遵从规则时,我们无往而不利,一旦越过了这些界线,那个时候即使是实施惩罚,给予鞭笞,对于整体事业来说已经造成了破坏,仍然是不好的。因此,制度要有,但不要依赖制度。一个依赖制度来管理的国家是个独裁的国家,一个依赖制度来管理的企业是个野蛮的组织。在中国古代,法家的地位是落在儒家和道家后面的,实际上在我本人看来,道家的地位似乎是最高的地位,所以《道德经》五千言传诵千古,影响海内外。老子讲:“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不要搞那么多法律,法律越多盗贼越多,总用限制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