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木桶理论”,大意如下: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木桶理论主要是想说明个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系统整体性能受“短板”也就是“瓶颈”的制约,所以应该“补短”以提高整体水平。
但现在“木桶理论”被滥用了,从个人发展到团队和企业管理都被应用得太广泛,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理论应用的前提及滥用已经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我们反思一下:从个人来讲,综观古今中外历史,有哪个是因为“补短”后成为完美之人而名垂千古的?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元太祖、毛主席……有哪位是因为完美无缺而载入史册的?而且优点越突出的人,往往其缺点也越明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盖洛普通过对美国2000名社会知名人士、成功者的长期研究发现,尽管其路径各异,但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懂得“扬长避短”,即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短处,而不是补短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同样我们评价一个企业好与不好,也是说他的某些方面,如海尔的优质服务,沃尔玛的低价策略等,也就是说顾客是根据木桶中的“长板”来决定其选择的。
那为什么“补短”在社会上流传会特别广?中国几千年都是农业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很少有商品交易,所以只能靠自己补短来求得平衡发展。为什么封建教育会大力宣扬“补短”?如果人人都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必然会有些有个性的、比较张扬、突出的甚至“出轨”的行为出现,“为所欲为”则容易“撞车”,容易触及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他们为了维护其稳定的统治地位,就鼓励“补短”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所以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一贯主张“中庸”!所以才出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来教育人们安分守己。
事实上,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补短”上,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毕竟时间(一生按80岁算,3万天都不到)和精力是有限的;何况任何人的短处都比长处多得多,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也很难出成绩,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大部分的短处本就是无法弥补的。从最优化配置来讲,应该是人人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上。
“补短”意味着要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没有兴趣就很难积极投入,这样也就很难有创新。如果我们真的想有所创新,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一些传统观念。“补短”往往意味着平衡发展(这也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往往意味着小而全、大而全,最后很少有人在某方面特别突出。
现在时代不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上有了更多我们的“短板”供给,而且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费用等的作用,我们的“短板”很有可能就是别人的“长板”,各自可以更多的专注于自己最喜欢的、最擅长的领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创新,这样就可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没有完美的个人,却可以有(近乎)完美的团队!五指伸开,有长短粗细。有的手指劲儿小,就一定有手指劲儿大,所以拇指粗短有力,中指纤长灵活。德鲁克说,谁想在一个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这个组织最多是一个平平庸庸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