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万绿丛中一点红”,尽力创造品牌的差异化,追求与众不同,以鲜明、独特的品牌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智,使消费者易于将其与其它品牌区分开来,这就要靠品牌定位。
实际上,在消费者的脑海里,也存在一个货架,如果你只是将货铺到了商场的货架上,而未铺到消费者脑海的货架上,是毫无意义的。前一个铺货工作可以由销售员完成,而后一个铺货工作则是品牌定位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为,做好品牌定位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分析市场环境及竞争品牌
天马行空的品牌定位,必然会导致品牌最终的覆没。品牌进入某个市场,首先应进行市场调查,摸清市场环境、竞争品牌情况、消费者心理习惯及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等,以判断推出某个品牌概念定位是否适宜。市场调查的失误有时会让品牌错一子而输全局。
例如,1968年,七喜分析了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可口可乐、百氏可乐的情况后,提出了“非可乐”的品牌定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销量一度跃居美国市场第三。
二、做一个品牌概念的开创者
完成了市场调查后,应该寻找一个个性鲜明独特,又区别于竞争对手且符合消费者利益需求的品牌概念定位,从而领先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做某个概念的开创领袖品牌,而不是跟随者,这对一个品牌来讲至关重要,“ME—TOO(我也是)”的模仿秀战略只会将品牌带入歧途。
例如,人们一提起“除菌”就会想到舒肤佳,一提起“中药滋养”就会想到夏士莲,一提起“体贴的、贴身的”就会想到Lee(牛仔裤),一提起“福文化”就会想到金六福……如果某个新品牌也定位于这些概念,则无异于飞蛾扑火,很难撬动已被开创领袖品牌封锁得铁桶一般的市场。
然而,我们许多本土品牌却定位雷同,个性模糊,令消费者雾里看花,自然难以动心。例如,众多西服都宣传“成功的男人”,连几百元的也不例外,白酒动辄就“源远流长、阳刚豪迈”……这样的广告宣传,只能让消费者能记住其名称,却辨不清其特征,更谈不上做某个品牌概念的开创者。可以说,许多本土品牌不是输在产品质量上,而是输在品牌定位上。
三、为品牌定位建立支撑点
推出一个品牌新概念后,还应在企业的营销传播中建立支撑点,使消费者真切地感到这是真实可信的,而绝非空中楼阁。
例如,IBM的30%全球营业额来自于服务,大中华区的40%员工隶属于其服务部门,信守着“IBM就是服务”承诺。海尔的“国际星级服务”表达着“真诚到永远”。劳斯莱斯一直用手工打造零部件,体现着“皇家的座骑”……
四、品牌定位持之以恒
一个强大的品牌不是由创意打造的,尽管它需要创意的灵动为其注入活力,强大的品牌是由“持之以恒”打造的,即使岁月更替,时光流逝。
品牌的定位不同于产品,品牌定位的确定是短暂的,但其实施传播却应是久远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钻石广告语从1948年流传至今未曾改变,万宝路的“阳刚豪迈”牛仔形象跨越了50年,吉利演绎其“男人的选择”达100年,雀巢伴随世人走过60年……
据一份调查显示,耐克、可口可乐、IBM、宝洁等全球50大品牌中,品牌历史在55—100年的占32%,在25—55年的也占到32%。这些国际强势品牌,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几乎从不轻易改弦自己的品牌定位,从不放弃对消费者所作的承诺,品牌形象自然得以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历久不堕。
反观我们许多本土品牌,品牌形象定位却朝令夕改。例如,知名品牌李宁,从最早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一切皆有可能”,一个个创意的火花却模糊了其品牌定位及形象,让人难寻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许多本土品牌在实施品牌战略时,“换个领导人,换个品牌战略”、“换个广告公司,换个品牌策化定位”、“logo随意更换”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状也正是平均寿命只有7.5年的许多本土品牌“流星雨”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