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艺术 » 正文

主张“一竿子插到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3-17  
     

     唐僧如果任孙悟空或者猪八戒来管理的话,他们早就回水帘洞或者高老庄了

 

     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这是个困惑很多人的问题。有人坚持要“一竿子插到底”,为什么不呢?前不久流行的《执行》一书说的就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另有一些人认为“一竿子插到底”是对中层管理者缺乏信任的表现,中层管理者有被“架空”的担心,有管理学者还认为“一竿子插到底”虽然可以解决企业一些具体问题,但往往会导致公司整体执行体系出现危机。

     一种补充沟通方式

    其实管理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组合,一方面有其科学的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的具体环境下还会有不同的情景管理模式。我们必须关注情景状况与管理模式的匹配性。

    比如,最有“一竿子插到底”精神的莫过于军事环境下的战场管理了,那是个极端情况下长官可以当场枪毙士兵的管理模式。再比如,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几个人,唐僧就是个“一竿子插到底”的职业经理人,其余几个徒弟和白马就是他直接管理得好。如果任孙悟空或者猪八戒来管理的话,他们早就回水帘洞或者高老庄了,哪还有最后的成功?

    在一些现代化、扁平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企业组织系统中,由于科技和互联网的发达,各个级别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无任何阻挡地进行沟通,自然形成了“一竿子插到底”的现代组织情景,组织内每个人都适应这种沟通文化和工作方式,促进和发展了这个组织的生产力。

    在有些沟通渠道不畅或者官僚习气比较浓厚的组织中,还特别需要“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和精神,因为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和反映,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大问题可能导致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尤其在组织系统比较单纯、非常扁平化的情况下,一竿子插到底往往是很有效果的。在很多企业设立的高层管理接待日,就是“一竿子插到底”,这已经成为企业内部一种非常好的补充沟通方式。

    认清“关注”与“干预”

     “一竿子插到底”,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怎样做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插还是不插,插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停止,什么时候改变方式和方法。要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趋利避害是选择判断的标准,管理学的奥妙就在于有千变万化的情景模式出现,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毕竟“一竿子插到底”是一种补充方式,高阶层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天天直接和最基层的员工在一起,也不可能天天在最基层参与员工的具体工作。更多的时间和情况下,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还应该根据客观规律,有一定的“宽度”和“幅度”。科学的组织学原则要求一级对一级负直接工作责任。整个组织系统需要一定的分工合作和组织协调层次,“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还是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要认清关注与干预的区别。

    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一竿子插到底”,譬如要避免直接干预与越级管理。否则,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将会逐步弱化,最终解决了一个砖头,却危及整个柱子,那是很危险的。尤其是人数多、情况复杂的组织系统,就必须遵照组织学的客观规律来办事。历史的教训是很沉痛的,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这样的管理者。

    事无巨细,他都“一竿子插到底”,结果累死在五丈原。而最重要的大问题,如人才问题,中层干部的培养和接班问题等都没有管理好,好心办了坏事。反观曹操则抓住了大问题、大方向,他能够将天下主要人才聚集起来,并给予他们充分施展的机会,而且着重于国家生产和实力的真实增长,避免穷兵黩武的政策,最终靠实力取得了天下。

     “一竿子插到底”适宜发现一些问题和现场解决一些问题。对于复杂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形成制度和程序,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来最终解决。所以说“一竿子插到底”实质上并不是为了具体解决问题,而是要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