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陈春花谈领先之道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2-21

    陈春花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历时8年,在总结中国多家领先企业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企业的领先之道,并在担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期间,亲身试验其理论模型的实战效果。短短两年时间内,她将山东六和的销售额从28亿元带至74亿元,以其躬身实践证明了领先之道的应用效果。《北大商业评论》管理圆桌特邀陈春花教授、北大纵横陈江先生,与厦门企业家展开对话,共论中国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道。

    陈春花:一个企业要在行业内形成领先,根据我们的研究,企业需要具备4个导入因素。

    第一,英雄领袖。作为领先企业的领导者,他必须能够站在行业的角度去确立企业的目标,这种特质就叫英雄领袖。英雄领袖首先要对行业有贡献,是行业英雄,其次要能够站在行业的角度上看所有的问题,带领整个企业保持领先。实际上,行业不发展,很难有企业的发展。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企业为什么能保持很好的位置?就在于它们的领导者能够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并带领这个行业发展。

    第二,中国理念,西方标准。在中国做管理,必须考虑到中国企业固有的特色和文化背景,但作为一个规范的企业,其管理经营又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原则和标准,而这个管理标准主要来自西方,这两者必须兼顾。企业在管理经营中既要懂得中国的背景,又要懂得西方的标准,而且能够比较完善地落实下来。比如,张瑞敏最初治理海尔时,公布了一条“不准随地大小便”的规定。西方人说,这不尊重人权。张瑞敏说,这是在中国,中国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卫生习惯时,必须从这里开始管,然后再去发展。可以看到,中国所有的领先企业,它们在内部管理上,一定是既符合中国情况,又能坚守管理标准,这是它们成功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三,渠道驱动。做渠道还是做品牌?这是2004年市场上最大的一个争议。我当时坚持认为中国企业塑造品牌的时间还远远不够,而要成为行业领先,即使暂时没有品牌优势,通过渠道驱动一样可以实现。我们研究的20家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渠道理念非常强。中国家电企业的销售能力非常强,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渠道建设能力比较强。所以,2004年我坚持认为,如果企业有资源,应该先投入到渠道建设上,再有其他资源,才可以去做品牌。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渠道驱动比品牌驱动更重要。

    第四,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与价值链的道理是一样的:企业必须学会和所有的合作伙伴结成利益共同体,把政府、上下游合作伙伴,甚至媒体、学者等纳入到利益共同体中。当一个企业的战略能够有效地规划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它一定可以成为行业领袖。海尔等5家领先企业都能与政府做到很好的利益共享:海尔不断地制造国家所需的标志性概念,所以每年的研发主要是国家投入的。华为一直靠自主创新求发展,这种研发使得中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相抗衡。这种知识产权能力也成为我们政府外交出访的最大资源之一,在对外招标时,我们的总理替华为做销售,所以一定可以拿到订单。全世界所有的订单,都可以与政府一起往外销,这就叫政府利益的共享。宝钢也是如此,上海周边区域的钢铁公司全部关掉,只剩宝钢一个绝对最大的企业。所以,战略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利益共享。如果厦门企业能够按照利益共享的原则,使自己真正成为厦门市的名片,能够代表这个城市,那么厦门市政府肯定会给你绝对的支持,厦门市的市民也会给你最大的支持。

    因此,一个企业成为行业领先,需要4个条件:第一管理者,第二管理方法,第三市场能力,第四战略。在企业朝着领先地位迈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4个导入因素。这4个导入因素的两两结合,又可以产生4个导出因素,那就是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快速反应以及远景使命。在这8要素的作用下,领先企业的行业位置才有保证。

    厦门企业给我两个很深的印象:一是企业非常踏实,做事很实在;二是企业比较注重整个内部管理系统的完善。凭着这两样东西,即使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厦门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厦门企业还是得到了发展,但和领先的位置仍有距离。这个距离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厦门企业对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影响力还不够,在国家大部分的行业和产业中很难看到厦门的代表性企业。即使是像厦门建发这样的企业,看起来规模很大,但从行业概念来看,影响力还不够。

    其二,厦门企业总体上与整个市场的沟通还不够。企业比较习惯于向内做管理,但和客户、合作伙伴的联系比较弱。从整个闽南地区来说,晋江很强,泉州也很强,但是厦门比较弱。如果企业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要想成为行业领先,恐怕还有很大困难。

    陈江: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即便如海尔、联想这样的企业,在外国投资者来看,还是属于中小企业。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实现领先?

    第一,选定方向。目前的中国市场比较复杂,有些市场是垄断的,有些市场正在开放,有些市场已经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有些新市场正在形成。因此,总体上中国的市场空白点很多,但在局部市场也有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就要求企业在管理方向上,必须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特点来选择标准,选择投入的主要方向。

    第二,体制创新。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体制问题都是管理创新的一大阻碍。企业只有解决了体制问题,才能更好地建立发展期望。

    第三,机制创新,这主要靠管理技术来解决。管理创新,并不是一个点上的变化,而是反映在一系列机制上的变化,如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从发展趋势看,现在的民营企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第四,动态调整战略。从有序性而言,企业按部就班的经营有利于提高效率,但现在的市场越来越多变,如果企业还是遵循僵化的管理方法,可能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无法适时地进行管理创新。在这个越来越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养成根据市场状况快速进行调整的能力。

    陈建明:确实,没有行业的发展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我们是厦门医药企业,现在的医药市场到处是厮杀声,但是没有一个行业英雄出来引领大家。我们现在就陷在这个沼泽地里,使尽了力量,但还是不能脱离苦海;而如果不能尽快脱颖而出,我们将来的生存乃至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在医药行业,如何才能成为英雄领袖?

    陈春花:这几年,医药流通行业的确非常混乱,原因既有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也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相分离的因素。其实,对于流通行业,如果每个省都能推出一个企业代表来,或者至少有几个大省的流通企业可以代表行业站出来,整个市场的格局就会比较有序,能够良性发展。

    但目前来看,这个办法也行不通。因为流通企业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足够的资本。流通企业不与资本结合,就很难起大作用。今天最强的流通企业,都能持续获得资本的支持。医药流通企业为什么不够强大?就是因为与跟资本结合的能力还不够。二要控制终端,有终端就有强势。如果流通企业与资本结合的机会不多,又没有资源和能力去控制终端,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袖就有很大困难。

    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企业目前还不能有效地与资本相结合,可以先加强终端控制。先不说在全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袖,企业可以先整合福建的医药流通平台,厦门医药站做牵头单位,在终端做一定的努力,进行一些合资和战略联盟等;等把福建的终端整合好了,将来有机会再渗透到资本市场。如果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办法—终端不能调整,资本市场也进不去,至少要考虑和医药厂结成战略联盟,先保证药厂这一块,以产品去整合市场。这也可能会杀出一点空间。

    马力:我们公司是福建最早的上市公司,现在从一个技术性的产业拓展做多元化的投资,主要是图书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业领域。像我们这样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应该拿谁做标杆?怎么做到多元化的领先地位?

    陈春花:确实,多元化企业比单一经营的企业要复杂得多。多元化要求企业在很多层面上,对产业或行业结构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

    对于单一经营的企业而言,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企业在起步阶段,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全力以赴做好产品,这样才可以保证生存。等产品做好了,企业就进入了成长阶段,这时最核心的部分是建设市场网络,给产品注入渠道和品牌的概念。如果企业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度过了成长阶段,就到了发展阶段,这时企业最核心的部分应该是贡献价值。企业要成为行业领导者,在发展阶段要能够持续地贡献价值。这个价值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概念,它是文化、愿景等高层面的东西。所以很多大公司在价值贡献上,不谈技术,不谈产品,而是宣扬它们的愿景和文化。

    因此,企业处在不同的阶段,就要有不同的核心作为,这样才可以持续地成长。而一个企业要进行多元化发展,就必须把企业看成多个单元组成的集团,所有这些单元业务本身,必须沿着单一经营企业的发展路径走,这样多元化才有效果。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在每个业务单元都具备自己的核心发展能力,然后才能谈多元化,没有专业化和核心发展能力是没有多元化的。世界上多元化做得最好的是通用电器,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具备自己的战略能力,都能够独立生存、持续贡献、持续发展。

    总之,多元化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是多元化经营,但是一定要将这个“多元”看成是许多个单元的组合,而每一个单元都必须走阶段发展的道路。另外,在做多元化的时候,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也很重要。内部市场化要求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产业链、流程之间,都必须按市场标准定价。这样的多元化才可以实现平衡发展。

    朱成德:灿坤的小家电销量虽然很大,但自有品牌业务不到20%。之前我们也曾努力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但最终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渠道建设和企业品牌上,和许多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外厂商进行贴牌生产合作。我们现在的困惑是:灿坤的自有品牌发展不够,和青岛啤酒、青岛海尔等品牌比起来,灿坤还不是厦门市的企业名片。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做哪些努力?

    陈春花:我一直在关注全球的小家电行业,比较了解灿坤。台湾企业都有类似的梦想,比如明基,它花很大的努力,就是要做自己的品牌。灿坤也是,当然有一些困难。其实不光是台湾企业,中国大陆的企业也一样有做自有品牌的困惑。

    实际上,企业如果要做自有品牌,有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第一,改变自我定位,不能把自己简单定位成制造企业,否则就很难把品牌做起来。这是首要的前提。事实上,像索尼这样拥有自有品牌的企业,通常是把自己定位为全球电子产品供应商,而不是制造商。索尼的理念是“数码产品改变生活”,它从来不把自己定位在产品上。制造型企业在意产品本身,而非制造型企业在意客户的需求,特别关注顾客满意度。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制造型企业要变成非制造型企业,除了在质量的理念上要有变化外,在销售理念上也要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两年,制造型企业在渠道上非常被动,这是由于制造型企业主要在从事推销,而非制造型企业则在引导需求。

    第三,要做到研发与市场的配合,这样才能回应市场需求,而且这个回应的速度还要足够快。

    第四,要赋予产品内涵。制造型企业有一个缺点,不太会讲故事,但是做品牌就是要会讲故事。就像欧洲做护肤品的企业—1982,现在订它的产品,得提前18个月,而且产品还很贵。“1982”品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对夫妇很恩爱,但太太说1982年她满60岁时一定要离开他,因为爱,所以不忍心把最老的样子给他,而一定要把最年轻的样子留给他。这个丈夫就发誓,一定要让太太的容颜留驻,然后研发出了这种护肤品。

    现场提问:世界500强企业中,亚洲只有7个,日本6个,韩国1个,中国没有。很多中国企业做得不错,但在国际上还不够强。我们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金矿和铜矿,除了这个优势,我们董事长发明了金片,使得金片的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也为国内同行做了很大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继续做强做大?能不能冲出中国,在国际上做出更大的品牌?

    陈春花:中国企业在全球还非常小,这的确是个事实,就像陈江先生说的那样,海尔在国际上也还只是中小企业。不过,我自己不太在意企业的大小,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中,现在是小学生,小学生和成年人比,不谈大小,只谈怎么学习的问题。所以现在世界500强没有中国的企业很正常,因为我们还在学习。

    那么将来我们有没有机会进去呢?全球化竞争需要两个能力:其一,要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紫金矿业现在仅仅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铜矿,要打入国际,就要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其二,需要具备全球的企业运营人才。进入500强不应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积累能力,当能力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我们总会有机会进去。

    陈江:中国企业要全球化,首先要考虑自己目前在国内的成本优势来自哪个环节,到国外的时候,又有哪些成本环节需要考虑。其次,在不同的国家,全球化需要注意当地的规则。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整个行业都比较成熟,规则已经建立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遵守当地的规则,可能就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最后,需要考虑全球化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产业布局,还是为了获取外界商机?全球化过程中,尤其是现在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多市场空白点。当然,真正要进入国际化,企业必须考虑自己的能力到底达到了什么地步,是不是需要这样去做?这与企业的规模和承受能力有关系。

    陈建明:陈教授在解答厦门区域经济时提到了厦门有两个机会—来自台湾地区的技术转移和闽南三角的商业圈打造。现在我们当地企业的危机感很深,感觉厦门像孤岛一样,企业甚至看不到3年后的希望。您觉得厦门包括闽南三角的经济,应该是什么走向?

    陈春花:中国的经济发展带着鲜明的区域格局,企业得区域者得天下。这些区域,如长江三角洲是上海与15个周边城市联动;珠江三角洲是以广东、深圳为中心的格局;山东的胶东半岛则是与日韩进行联动;现在东北三省也在按照区域发展的思路来布局。那么,以厦门为龙头的区域发展方向在哪里?

    第一,要有一个清晰的产业结构和特色。珠江三角洲定位在家具、家电和花卉;长江三角洲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产业的结合;现在广西沿海一带,开始打造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带,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东北地区则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海南这几年开始不讲旅游了—它发现2003年非典一来,旅游就不行了,因此不能仅靠旅游。海南现在倾力打造中国最好的饮料基地,开始做海洋生物技术。它找到这两个产业来支撑,而旅游则被排除在外了。闽南地区也应该有清晰的产业结构和模式。如果找到一些龙头企业所带领的产业,然后政府大力扶持,通过岛外的几个工业区进行孵化,或许就能发展出特色。

    第二,打造商业圈,这是见效最快的一个方式。广州这几年输给了深圳,于是广州开始在三个方面做商业圈:一是饮食商业圈,全力打造粤菜;二是美容美发护肤,全世界著名的美容护肤品牌全在广州积聚,然后辐射全中国;三是做皮包皮具。商业圈做起来了,影响就会跟着起来。厦门在打造商业圈时,可以考虑与台湾联动,然后辐射全中国,关键是要找到联动的区域。以前上海就犯了一个错误,以为它是中心城市,其他都是辅助的、配套的城市,后来发现错了,所以上海亲自牵头和15个城市进行联动,结果才真正改变了长江三角洲的格局。我想,厦门也有这样的条件。

 上一篇 | 荡秋千的启示
 下一篇 | 激活老业务,关键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