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蛇”为什么吞“大象”?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2-20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然而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里,却有许多弱小的小鱼凭借一些特殊的本领,往往能够以小胜大,让大鱼甘拜下风。在同样优胜劣汰的商海,我们也会发现一些企业尽管身处弱势,却能以小博大,上演以蛇吞象这样更富传奇性的故事。收购汤姆逊的TCL与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联想,就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两条“吞象蛇”。

    一条“蛇”吞下远大过自己的“象”,如此壮举自然是波澜壮阔、豪气万丈,但是没有一个充足的理由,“蛇”们是不敢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的。归纳起来看,已经出现过的“蛇吞象”案例大致分为下述几种情形。  

    业务互补的“蛇吞象”    

    2000年,成立不足15年的美国在线公司并购了全球娱乐及传媒巨人——时代华纳公司。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许多大型媒体公司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时代华纳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虽然在网络事业的发展上着手较早,却屡战屡败,经过5年的挣扎损失惨重之后陷入一片迷茫。

    与此同时,美国在线的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人气指数远远超越了多家有线电视频道,是当时最成功的新兴媒体品牌。1999年,美国在线已经和Gateway、Plam、Motorola、DirecTV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涵盖范围广及PC、手机、卫星电视及DSL宽频服务,唯一的缺憾就是有线电视系统。而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系统及RodaRunner宽频技术提供上网服务可以补足美国在线的这一缺憾。

    毫无疑问,美国在线吞下时代华纳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完整的业务链条。  

    意在圈钱的“蛇吞象”  

    前几年因财务丑闻震惊世界的世通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以令华尔街瞠目的速度一口气吞下了70多个公司,其中不乏“大象级”的巨头。1998年,当时还只是美国第13大电信公司的世通,以近400亿美元的代价,击败英国电信公司,收购了当时的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商——微波通信公司,书写了自己历史上最传奇的一幕。因为微波通信公司无论在资金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都超过世通的两倍。

    在大多数并购中,世通都不需要捧出大把现金,而是以股票交换来达到目的。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圈钱行为。公司创始人埃伯斯曾说过一句话:“我们的目标不在于获得市场份额或全球化,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华尔街股票中的NO.1。”  

    抵御竞争的“蛇吞象”    

    CA软件公司的王嘉廉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没有它,就将它买下来”。CA公司成立第二年,便开始了并购行动。1982年,当时只有几百万美元资产的CA公司,以1100万美元完成了对经营规模大过自己的KPACA公司的收购,堪称“蛇吞象”的范例。1987年,营业额3.09亿美元的CA斥资8.3亿美元买下了自己的竞争对手UCCEL。1995年5月,CA公司再次以18亿美元收购了强劲对手Legent,成为电脑软件业第二大收购案。    

    技术升级的“蛇吞象”    

    上世纪70年代,只是一家小型企业的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借着日本的经济起飞而迅速发展。当时美国有一家印刷专业公司波里库罗姆公司,在胶印PS版生产技术方面一直是世界领先水平,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能力也是世界一流。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的专家们研究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日本公司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大约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和200亿日元的资金。”

    为了尽快拥有先进技术,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募集资金后以140亿日元的总金额吞下了波里库罗姆公司。  

    登陆国际的“蛇吞象”    

    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其中含6.5亿美元现金、6亿股票以及5亿债务的实际交易价格,完全收购总资产四倍于己的美国IBM全球PC业务,使其全球PC市场所占的份额,即刻从第九位一跃升至第三位。与此同时,新公司成立后联想也会将总部移至美国纽约。

    之所以吞下IBM这只“巨象”,很显然是因为联想不满足于本土的有限市场,要登上无数企业梦寐以求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