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如何向“经营同质化”亮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1-09

 

    就普遍意义上的中小企业而言,尤其是传统产业、产品技术透明度较高的行业,“经营同质化”已成为扼制企业快速发展与跃升的瓶颈,是企业主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代生存与竞争环境下的重要命题。

    “经营同质化”固然是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商业投机因素驱动的一种结果,而当这种巨大的驱动势能,远非我们高呼口号用激情燃烧的“创新”行动来抗衡时,我们应理智地冷静下来,探讨一下该如何向“经营同质化”亮剑。

    一、时代不同商品观要不同

    回眸历史,用商品观我们可以把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二是工业经济时代;三是新知识经济时代。

    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生产靠着劳力与体力,始终未能引领农业经济步入辉煌。二十世纪以来,通过工业革命,人类逐步进入了现代工业经济时代,经营者依赖机械力,大量制造商品,在当时需求大于供给的工业时代,只要制造出产品,就能卖得掉,过去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只注重产品的功能而已。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同时走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然而没有欣喜,企业界尖叫地发现:这是一个微利的严寒时代!在仓促应战中,企业主们最好用的长剑便是“规模经营”。而“规模经营”更是把机械力发挥到了极致。商品的极大丰富和繁荣,反而导致了商品的极大同质和难卖。消费者在生活实力快速提高的状况下,对其消费商品的需求不再是十分注重功能与质量,消费者更在意商品所带来的精神体验和感受。体验与感受成为消费者对其商品心智认可的一种必然途径。换句话说:靠产品质量、功能和广告,仅能完成产品的了解和上市,而体验与感受才能较好地完成消费者对产品的心智认同。消费者心智认可了的产品,其产品的品牌价值也就在无形中累积形成,才能最后产生由品名到品牌的忠诚。

    “经营同质化”从技术上讲都是经营技能的硬件化升级,无论这种升级多么技术,从理论上讲它都会被很快地拷贝和复制,事实也对此给予了充分证明。而唯有新知识经济下的商品体验与感受,才不宜被效仿和同质。所以,当今新知识经济下的经营者,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顺应消费者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要有全新的商品价值观,以抛弃过去强调功能论的制造业概念,甚至要超越以质量论、过程论为主的传统产业观念,大胆地运用优质的知识脑力和新服务力,以更加人性化的感受力、故事力,用一种大善大德的“忽悠”智慧,导入以价值论述、情感投射、时尚特色、民族文明、文化识别为主的创意生活提案概念。

    二、商品相同文化观要不同

    商品还是那个商品,功能还是那个功能,甚至质量还是那个质量,而今天的消费者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中,商品对他们而言,消费的实体不再是有形的对象,商品已经进化为一种个性、特色、感情、文化的载体。意识流或是文化符码,已成为当今消费者真正想购买的价值。人们走进“麦当劳”是购买汉堡和薯条吗?也是也不是,难道就没有比“麦当劳”还好的汉堡和薯条吗?NO,“麦当劳”与其说是在卖产品,不如说是在卖文化。

    单纯地从餐饮行业的角度来看“麦当劳”,它只不过是家快餐店,但是加上文化的符码之后,快餐店变成了文化的载体,“麦当劳”快餐店立马变成了最热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任何同类的产品,哪怕你的产品质量比他强,在与之相比中也会被区隔出局。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如:“蒙牛”就带有草原文化色彩;“国窖” 就带有历史文化印记;“同仁堂” 就带有药草文化的沧桑。不仅如此,聪明的企划人积极驾驭文化创意的多重概念元素,层出不穷的推出色彩斑斓的“感性新品”。如:「文化」+「餐厅」、「观光」+「田园」、「彩铃」+「心情」、「手写」+「商务」、「MP3」+「收音」、「休闲」+「咖啡」「面包」+「火腿」…等等,文化创意产业正以燎原之势在“新”商品领域到处蔓延,其实,所谓的“新商品”多是“原有商品”与“概念元素”、“文化元素”、“情感元素”等相杂交的产物,但顺应感性消费的体验经济时代,以较低的开发成本迅速地完成了与“产品同质化”的区隔,以高于纯技术化区隔的另类手段,为突破“经营同质化”开辟了新路。

    从表面上看,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并未对服务和环境付钱。但那份在消费中的心情感受恰恰证明他们是为一种“文化符码”而反复去买单。从更理性的层面上看,消费者是那样的精明,同类的同质量产品,人们更钟爱“品牌货”,哪怕为了品牌需要多跑几步路、多支付血汗钱。“品牌货”只所以有认购度和溢价性,不仅仅是靠质量和功能,更靠一种无形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典贵精神需求的“文化符码”或是“身份价值”的超值心理享受。因此,我们有理由认定:文化创意现已成为成就品牌最重要的工具和载体之一。在体验经济的感性消费时代里,企业经营者不仅仅要做好产品,而另一个更加繁重的任务,就是要深度地去揣摩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大胆地去玩文化创意的加乘游戏。

    三、文化相同企划观要不同

    宏观上讲:民族性相同,历史渊源相同,政治背景相同,商业大环境相同,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基本趋同是很自然的事。一句话: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个时候不要讲个性文化,讲个性文化是很无聊的事。微观上说:我们推崇“孔孟之道”,认同“厚德载物,善恶有报”;在实际的商务经营操作中,我们推崇“孙子兵法”,认同“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经营书籍迅速升温的今天,当下有许多企业经营者已是很反感这句话了。那么,笔者就要发点议论了:西方的“制度钢性”、“程序量化”固然很好,但对冲突、矛盾、悖论和问题,中国的思维方式较之西方也有独到之处,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更多地体现一种思辩性、微妙性和两面性,而非一种机械性、逻辑性和决定性。在中国企业里如果你被老板“制度认真”了,你就惨了,如果你被老板“制度钢性”了,假如你的动机是好的,你可能会赢得普遍的同情,有机会你可能会被“平反”。说中国企业少制度钢性那是大错特错,在中国叫“最讲认真”,老外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是游刃有余,就这么微妙,就这么简单。这甚至是中华民族性赋予我们的天然理念,已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国际化”不是去“民族化”。根是中国根,对中小企业而言,外来文化只有嫁接在我们企业本土文化的树种上,才易于开花结果。应对“经营同质化”,改造的不是我们的大文化理念,而应该是我们多维的经营企划观。这个时候要讲“个性文化”,就本文而言,这个“个性文化”应特指大文化理念下的“个性企划观”。换句话说:把大文化理念的普遍真理同自身“个性企划观”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是剑指“经营同质化”,引领我们奔向胜利大突围的新途径。

    “经营同质化”绝不是中国商业圈独有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和现象。“小赢靠智,大胜靠德”。智在哪?德在哪?应对“经营同质化”,在实际经营操作中,我们该有怎样的“企划观”?

    找智,我们放眼未来,未来无论衣、食、住、行、网、育、乐产业,都必须将自己视为创意生活产业,才能在当今“经营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中突围。创意生活产业的卖点,不在于良好的产品功能,或是强调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更重要的是赋予产品一则故事、一种感动、一个认同、一处特质,也就是说给目标客户一个消费你的“产品理由”,来满足目标客户的心理需求。

    归纳目前所有成功的创意生活产业,先进的企划观都必须具备“智”、“体”、“美”三个要件:

    1. 核心智力:必须拥有独到的企划力,整合应用经营企划、营销企划与产品企划等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化的系统管理;

    2. 深度体验:必须运用创造力,创造商品的故事、仪式、活动、卡通、图腾等去引领消费者进行深度体验;

    3 . 优质美感:必须具备感受力,设计产品的美感和风格,与消费者进行感性的心灵对话。

    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意生活产业已是未来的产业趋势,企业经营者有着多重角色,他是个策略家,善于策略规划的远谋;他是个编剧家,长于策略性剧本的写作;他是个艺术家,优于艺术美感的设计。当下许多企业经营者仍然眷恋着自己了不起的产品功能,殊不知“经营同质化”正使企业利润不断下滑,正预告着“制造技术”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拥有“智”、“体”、“美”的企划观,才是我们打败“经营同质化”的杀手锏,也是引领企业走向成功转型的新希望。

    四、企划相同道德观要不同

    随着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企业人力资源的团队智力差距会越来越小。在知识福音的普惠下,新一代更具青春活力的企划人,会以更无畏的心态向着新知识经济时代更高的“企划领地”上插旗,智力竞争将是未来创意生活产业博弈的主战场。可以预见:“企划同质”将会以一种形同而神不同的方式演绎更高层面上的较量。大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趋势。君不见:在同一个行业,甚至同一个产品,有些企业能以火箭的速度向上腾飞,有些企业哪怕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仅能望其项背。不可否认,奠定“企业文化”基础的企业领袖们的道德观终将成为引领“企业个体”成就卓越的主动力。也不可否认,产品与人的向善性所构成的商业社会向善性,使我们有理由认定:这些“企业领袖们”优质道德观的遗传基因是完全可以被克隆和重组的。

    那么,向“经营同质化”亮剑,如果说找“智”是战术层面的,找“德”就是战略层面的。让我们以过去为镜,对原有的所谓独、新、奇、特产品进行剖析,会发现这些产业在兴起之初都必须将自己视为创意生活更人性化的产业。唯此才可在当时“经营同质化”的产业环境中脱颖而出。所以,更深层次上的创意生活产品卖点,已不在于企业自己良好意愿下的客户心理满足,更加重要的是赋予产品一则体验、一种感受、一个叫好、一处回味。也就是说:客户心理满足已不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而是目标客户体验后说了算。用更形象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先尝后买”,这玩不得半点虚的。做好这种高层次的“先尝后买”,企业经营者需要支付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成本”。进一步说:“产品理由”是可以去“忽悠”的,并且这种“忽悠”越智睿越好,但“忽悠”的背后是必须保证你的受众要“开怀大笑”,否则这种“忽悠”就是不道德的,因伪“忽悠”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而痛不欲生的企业就是榜样。

    总结现在所有能持续发展的创意生活产业,企业主们更人性化的道德观都必须具备“心”、“善”、“美”三个要素:

    1. 心存良知:必须拥有人性化的换位力,将心比心,用心做人、做事、做产品。必须心存正义与良知,重诚信、重道义,不唯小利,弃违法之事,专注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志向;

    2. 善为守恒:必须具备宗教般的向善力,莫以善小而不为,从善如流,对社会向善、对客户向善、对员工向善,厚善载德,守恒如一;

    3. 美誉为尊:必须独具品格化的美誉力,追求形象美、品质美、品格美,以一种崇高的责任感,与消费者建立一种有口皆碑的成就感。

    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意生活产品人性化是构筑未来产业大厦的新质料。企业经营者也有着多重角色,他应是个心理学家,善于心灵深处的换位思考;他应是个慈善家,长于钱财福利的捐助施济;他应是个被商业“品牌化”了的政治家,乐于为客户“谋满足”而奋斗。当下许多企业经营者仍然沉醉于自己了不起的“营销创意”,殊不知善于“经营同质化”的一群竞争对手正渴盼着企业新创的市场奶酪,这也预告着未能赋予产品人性化特质的“营销创新”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拥有“心”、“善”、“美”的道德观,才是我们威退“经营同质化”的一柄尚方宝剑,也是引领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哲学。最后让我们秉记: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奠定成就。“智”、“德”兼备,才能志在必得!让“经营同质化”离我们渐去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