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感悟 » 正文

30岁经理人 向左还是向右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1-07  

 

    这是一批幸运的人,他们大多在大学里接受过高等教育,毕业之后正好赶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黄金时代,职业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宽阔的人生舞提供给他们许多机会去施展所长;这又是一批备受困惑煎熬的人,经过几年艰苦基础性的打拼,许多人在事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眺望未来似乎触手可及但又云遮雾障,在30岁这个人生关口上,他们发现,原本宽阔无边的人生之路似乎忽然间变得只有二种选择:要在安逸享受中坚守还是要为理想而重新开拓?

    心理抉择的困惑

    在所有朋友眼中,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应该有的条件傅建海都有了: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在很多人羡慕他的同时,傅建海的内心却一直充满困惑与矛盾。

    作为一家国有房地产集团的公共关系部副总监,30岁的傅建海已经是业界的知名人士之一,而且在公司中被认为是一颗前途无限的新星。

    与房地产的其他职业经理人不同,傅建海并不是从房地产业的基层做起,而是半路出家。研究生毕业之后,他先在当地一家新闻媒体做记者,然后进入一家外资咨询公司担任高级咨询顾问,因为对房地产业的精辟见解,被集团的老总看中,通过猎头公司直接挖到了现在这家公司担任公共关系副总监。

    傅建海果然不辱众望,凭籍着广博的媒体关系,以及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准确把握,在短短几年内做得风生水起,不仅令公司迅速提升了知名度,并推进公司与当地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且还成功化解了几次大的危机,令整个业界都对他刮目相看。公司总经理更是对他信任有加,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他。

    无论从世俗的哪一个角度衡量,毕业仅仅六年的傅建海无疑已经是一个成功者,不仅有着丰厚薪金收入、有楼有车、还有着不可限量的锦绣前途。但对傅建海而言,内心的矛盾却在无时不刻困扰着他。

    在这家国有房地产集团开始工作几年后,当工作的激情开始减退时,傅建海才发现,他与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深层次的格格不入。

    在工作作风上,公司里的员工早已习惯慢悠悠的工作方式,良好的福利待遇及制度保障使他们基本失去危机意识,许多员工做事情是能拖则拖,这使一向做事讲究效率、雷厉风行的傅建海经常空叹无奈。

    在组织的创新与知识积累上,傅建海深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一再向上反映要加强员工及组织的内部学习,但大多数员工甚至包括领导都已经习惯松散的生活方式,要让他们专门安排空暇时间来学习根本没有积极性。傅建海的一番努力得不到任何反馈。

    更让傅建海难受的是,公司里许多比他资历深、工龄比他长的员工,他们看着傅建海这个外来和尚在短短数年内就如此风光,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在某种狭窄心理的作祟下,他们在工作上故意作绊,使傅建海的工作执行越来越困难。

    对于职业前途,虽然现任总经理很欣赏他,但是公司权力斗争激烈,公司高层之间互相倾轧的现象严重,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严重,许多高层领导背后都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傅建海虽然年轻有为,但只能算是一介布衣,毫无社会关系支撑,也没有深厚的资历,要继续向上升职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收入会增加。另外,在公司浓厚的权力斗争氛围下,傅建海觉得自己不仅处处受制,而且似乎自己一举一动都受到别人的监视!

    职场上的无形压力像一张网,傅建海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丰厚的薪金收入已不能抚平内心的压抑与烦恼。

    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傅建海遇到了自己大学同学元浩。毕业后,元浩在一家公司打了2年工之后,靠着一点积蓄在海南代理某DVD产品的销售,经过几年的打拼,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资金与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未来发展,元浩充满了憧憬与激情。元浩一向欣赏傅建海的才干,极力邀请其一起创业。

    “创业好坏是为自己打工,得失全由自己,何苦在别人公司里为五斗米而委曲求全?”

    那一夜,傅建海失眠了。

    在遇见元浩之前,傅建海对成功的定义就是有楼有车、工作稳定,但他发现,原来的创业梦想是如此激动人心。自己目前的成功只不过是拥有一些物质上的收入,但元浩的成功却是在得到现实收入回报之外,更拥有一份精神的自得与满足、对未来开拓的激情——这一点,正是自己所缺乏。

    按目前的情况,傅建海知道如果自己以追求安逸舒适生活为人生目标的话,只须适当调整一下心态,坚守现有的状态便可以实现。但是如果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精彩,实现另一种人生的飞跃,那么创业是才是适合自己未来之路的——虽然这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意味要放弃现有的安稳而去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在30岁这个人生关口上,傅建海必须做出扶择。

    要安逸舒适地坚守还是艰苦地进发?傅建海陷入了沉思之中。

    坚守还是进发

    傅建海的困惑正是许多年届而立的职业经理人的真实写照。

    从事业发展角度看,他们大多渡过最艰苦的职场熟悉期,跨过择业初期茫然无措的迷茫与困惑,在经验与技能的积累推动下,开始进入了职业生涯上的黄金时期,许多人升上了企业的中层职位或者担任着企业骨干的角色;正是由于没有物质的匮乏与生存的威胁,他们又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以及人生梦想的自我实现,期冀人生飞跃的想法时时激动着他们要突破现状。

    要舒适地坚守还是艰苦地奋进?这是横亘在许多职业经理人面前的一道问题。

    在而立之年,是守业还是创业,王辉耀的成功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作为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亚加国际集团公司和美欧亚国际商务公司任董事长的王辉耀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

    80年代中期,当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捧铁饭碗时,王辉耀却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在中国外经贸部平步青云的仕途,去读当时中国还没有人听说过的MBA;90年代初,当大多数留学生还在西方世界勤工俭学,不到30岁的王辉耀就已做到了西方跨国大公司的董事经理。丰厚薪金福利并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步伐,接下来他又选择了成为一名黄皮肤的西方外交官。

    后来,当更多的人都争先恐后去北美新大陆寻求理想时,刚过而立之年的王辉耀却令人惊讶地放弃了外交官的荣誉,选择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事业——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王辉耀每一步都走得稳键而准确。在一次次的放弃与勇敢决择中,王辉耀迎来了其人生的巅峰与荣誉。

    同样作为成功者,原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的人生足迹却恰好与王辉耀相反。唐骏在而立之年放弃当三家公司的老板,选择到微软当一名职业经理人,经过八年的奋斗,成功坐上微软中国区的总裁宝座,在职业经理人的岗位上,唐骏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成功可以参考,但无法复制。对于王辉耀与唐骏来说,他们所要奋斗的目标不是某一个结果,而是竭力追求一种状态、一种成就感。所以对他们来说,无论是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主创业,这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在三十而立的人生关口上,他们都能够清晰回答这个问题: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优势?自己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自己要往哪里去?

    对于许多三十而立的经理人,虽然职业之路宽泛无比,但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留守现有还是自主创业,这并不一个容易下的决定。成功无定势,王辉耀与唐骏的成功故事或许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看清自己,才能发展未来。

    职业如何定位

    无论从年龄还是职业前途上,三十而立的经理人的确是处于一种人生选择分水岭的关口之上。成功的经理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经过几年的挫折与摸索之后,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在另一方面,许多职业经理人之所以会在这个年龄节点上感到困惑,深层原因就是无法将个人梦想、价值观、人生目标与个人的技能优势协调一致。对这四个因素的透彻了解及有效协调,才能使经理人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年届而立之时,王辉耀之所以毅然放弃已有的成就,重新选择,自我创业,最主要就是王辉耀明白了自我的职业定位:他喜欢挑战、喜欢不断地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不停地做一些事来证明的能力与潜力,而自我创业就是满足这种愿望的最好途径。从老板转变成职业经理人的唐骏,同样在明确自己人生定位之后才作出勇敢的决定——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自我创业,王与唐通过了不同的方式都证明了人生是有限的,而潜力是可以不断挖掘的。

    当一名创业的老板与当一名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所要求的经验、心理素质、管理能力是大不相同,成功的老板不一定会是好的职业经理人,反过来亦然。在职业生涯中,自己适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30岁这个人生分水岭上,要作为什么样明智的决定,经理人必须分清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

    对于成就感的认可范围及程度 有些人的工作成就感源于为自己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只要能创造财富,他愿意放弃自己原有许多固守的价值感、生活准则。对生活的期望是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新的目标;有些人的工作成就感除了满足一定收入的需求外,更追求工作的意义、个人社会地位、企业责任感等外部因素,对人生的要求是有秩序、安稳、公平与效率。那么前者适合做一名创业者,而后者则更适合担当职业经理人。

    “打工,是成就别人的成功。创业,才完全属于自己。”这种对于事业成就感的不同认定,促使许多职业经理人转变为创业者。甄荣辉放弃贝恩管理顾问公司中国总裁每年千万元的收入,与人合伙创办无忧工作网。他自称创业的想法很早就有了,1984年他从香港大学毕业后进入惠普公司工作,当时深受这家公司创始人创业精神的影响。他认为做职业经理人可能今天干好了,如果明天不去做就完了,可做合伙人就不同,不干也没关系,干到一定程度可以找专业人士来做,自己就轻松了。正是出于这种观念,许多与甄荣辉一样想法的职业经理人甘于放弃舒适的生活,而选择自我创业。

    对工作压力的承受深度及广度 创业是艰苦的工作,尤其要忍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如果普通员工心理承受压力系数为1的话,那么一位中层经理的相应系数就为3,一位高级职业经理人的相应系数则为10,而处于创业期老板的相应系数就至少为100!

    当然,无论是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都必须承受压力,只是两者之间的压力大不相同。除了压力系数的大小之外,职业经理人所承受的压力多来自组织内部,如业绩要求的压力、权力斗争的压力、职位升迁的压力;而创业者所承受的压力更多来自外部,竞争、销售、市场,这些压力更为繁杂、更为琐碎、更为无穷无尽,这需要创业者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容面对工作以及工作之外的种种压力。对压力可能接受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你适合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我创业。

    对于个人才干的识别 一名30岁的职业经理人在行业经验、工作技能上可能已有一定的积累,他也可能在某个大的企业统领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个人的才干在于对秩序化的企业组织中得到有效运用与发挥,他的才干需要“站在巨人肩上”才能望得更远。但如果只有某一项单纯的才干及技能、而不懂得如何创建组织的秩序化、企业运作的效率化,就难以胜任一名创业者的角色,因为创业就意味着一切归零,一切要从头开始。自己的才干是适合在秩序化的组织进行发挥还是能够适合从无秩中创建出一个有秩的组织?对这个问题的准确回答,有助于经理人在创业与做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做出决定。

    职业经理人更多需要是一种将才,一种在已有组织秩序、企业文化的保障下,发挥自我才能或者统领兵士向某一目标进发;而创业者需要有元帅的才干,他或许不需要某一方面出色的技能,但他一定懂得如何团结人、激励人、将一群人的梦想与组织的目标捆绑在一起。将才与帅才两种不同才干的区别就决定了一个人适合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我创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