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走出中小企业认识和经营的误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3-23

    对中小企业而言,盲目追大的结果,会使其陷入骑虎难下的困境之中。看到误区,并走出误区,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革命的深入,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并给予重视。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上,还存在着认识上和经营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走出认识和经营的误区,已经迫在眉睫。

    一、认识上的误区及矫正

    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在于现代社会中有其生存的基础,企业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走出“中小企业都要发展成为大企业”的误区。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企业的发展就意味着规模的扩大化和经营的多元化。殊不知,在盲目贪大、贪全、贪高之下,中小企业只能陷入骑虎难下的困境中,既无大企业那般的实力和资源,又不能向过去那样进行专业化生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纵观整个20世纪,经济发达国家经历了好几次企业兼并浪潮,确实出现了一些巨大的企业与企业集团。但是,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不仅数量上没有减少,而且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依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即使经济上高度发达国家也没有出现某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种情况,中小企业不但没有萎缩,相反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与大企业一起共同组成发达的社会经济。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使中小企业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经过80~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洗礼,毫无疑义,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证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都是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小企业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走出“中小企业都要发展成为大企业”的误区。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在于现代社会中有其生存的基础,主要表现为:

    分散的地方性资源为中小企业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

    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办法对生产实施管理,一般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所以中小规模的企业就近原料产地经营更经济。就我国而言,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因此,中小企业可依托当地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优势来。

    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合自己个性化的生活。千篇一律的大批量生产与服务,逐步为具有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所替代。按顾客需求进行定制或提供个性化服务能更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其各具特色的产品和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占据一定的市场。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造力使其更能应对当今多变的环境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不拘形式,官僚气息较淡,每个员工觉得他们的行动很重要而会考虑行动的意义,这会有利于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开发人员知识的广泛化(大公司里的研究开发人员是专业化的,而中小企业里则有更多的通才)使其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数量上占到全国的55%以上,一些20世纪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如个人电脑、录音机、速冻食品、光扫描器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因而,中小企业可利用其技术创造能力更好地应对多变的环境。

    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即小规模经济比大规模经济更有效

    例如,在传统的手工制品业,生产方法以手工为主,多为艺术或精密产品,规模经济并不重要。许多服务业,大规模经营难以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或者因管理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因此,并非人多就效率高,在这些领域里中小企业更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要求,使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传统的理论往往把规模经济与大企业的出现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联系在一起。卡尔松(Carlsson)注意到,随着技术的进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向左移动,与以往相比,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会大大增加。

    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使得中小企业具有产业聚合功能

    据福岛久一解释,具有产业组织聚合功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指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从电气革命到电子革命到信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深化与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舞台。在产业革命的过程中,广大中小企业填补了市场空隙,完成了产业结构价值链的连接。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外部协作的零部件60年代为30%,1980年达到70%。福特汽车公司在国内外的协作厂商有4万家,供应2千种汽车配件和工作机具,每年用于外购协作件的款项达200亿美元。可以看出,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愈来愈精细,大企业不可能涉及自身产品的各个方面。如果全部零部件都由大企业自己生产,就需要大量投资,购置大批设备,而且有些零部件的需求量不大,设备自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大企业是很不经济的。中小企业利用其在某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开发经验,填补大企业的空白,或承接大企业零配件的生产,成为大企业产品生产的一个枝节,与大企业形成一种互惠共生关系。

    中小企业具有释放就业压力的巨大能力

    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使生活富裕起来,是各国政府的最终目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劳动力、降低失业率方面作用巨大。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适应性吸纳大量大企业分流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既有生存的必要,也有其生存的合适位置。因此,不要盲目把注意力放在“大”上做文章,而是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市场上找准位置,在“精、深、专、优”上下功夫。

    二、经营上的误区与矫正

    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现金流、企业信誉、核心竞争力、领导者意旨与个人情感等因素,无形中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个人决定论”的怪象与矫正

    在现实营运过程中,某些中小企业会出现企业的生命周期仅取决于经营者任期的怪象。当经营者存在时,企业发展良好。一旦经营者从企业中淡出,企业昔日的大好光景将一去不再复返。出现这种现象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缺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核心价值观)。虽然经营者个人具有很好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但忽视了将其转化为企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未为之付出行动。因此,中小企业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是要为企业制定一个清晰的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是愿景规划的起点,它就像组织中弥漫的空气,遍布在组织发展的各个阶段,构成了一系列的基本激励原则和信念。研究也证实,在长期业绩较好的企业演进过程中,企业领导者非常注重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核心价值观如何塑造?领导者的重要性如何体现?

    价值观首先来自领导者的创意,这些创意(观念)刚一开始也许并不被员工接受,往往带有强制性。它们作为指导思想,左右着员工们(包括领导者)的经营行为,并产生出经营成果。如果经营成果达到预期目的,那么这种创意会被员工逐渐接受,沉淀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继续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一旦经营成果是企业不愿看到的,那么员工们就会对这些创意产生怀疑、抵制。作为领导者,应结合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思并纠正这些观念,以创造出良好理念来指导企业经营行为。可以看出,领导者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塑造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核心竞争力确立的盲从与矫正

    如果中小企业过早地确定自己认可的核心竞争力,会忽视新兴的能力——一种在未来真正带给企业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拥有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核心竞争力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包括专利技术、生产能力、人力资源以及分销渠道等,而且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可以进入多种不同市场;因为其独特性,从而具有某种隔离机制,使竞争者难以仿效,将竞争对手与自己相隔离;具有活性,即依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自我改进和提高,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在顾客对最终产品的预期利益方面有重大影响。尽管中小企业的领导认识到了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但在应用核心竞争力概念时过于盲从,认为公司应该只能沿着现有的方向前进。毕竟,中小企业通常处于培养自身能力的早期,轻视新兴的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限制。应该怎样避免这种误区?首先,中小企业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让一时的成功经验成为组织今后发展的障碍。其次,建立良好的自学习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具有自学习机制的企业能善于捕捉市场信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培育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量危机与矫正

    某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往往只注意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重视,而现金流量的危机会给企业生存带来严重的后果。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量充足企业能兴旺发达,现金流量适中企业可以生存,现金流量不足会导致企业消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金流量对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性要超过盈利能力。经营者永远要切记,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能破产(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费用),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务必要注重现金流量的分析与管理。首先,制定良好的现金流量战略,增强中小企业防范和化解现金危机的能力。其次,要做好日常的现金收支管理,以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为此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争现金流量同步,使企业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低到最低水平;巧用现金浮游量;通过订立较短的收帐期、折扣刺激以及设立更积极主动的收帐部门加速应收帐款的收帐过程;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最后,除了以上所运用的财务手段外,中小企业还要特别注意管理良好组织所使用的方法对增加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即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改进经营效率,来降低内部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盈利能力。

    感情陷阱的误区与矫正

    中小企业在创业时,多为其创办者一手创立。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企业同外界经济组织的联系更加多样化、广泛化和复杂化,中小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策划、财务控制、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量突然增大,这便使得科学决策更为困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创办者并没有意识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仍然采取旧的“一言堂”做法,感情用事。这样,难免会带给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面对已超过其知识和能力范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创业者应克服感情用事,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作用,重新设计其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制定规范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实施合理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使企业能够在新的环境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失信”的误区与矫正

    现实中,不少中小企业存在着快速捞一把、赚快钱的想法,而忽视了诚信——企业——种宝贵资源获取的重要性。虚假广告满天飞、合同违约多、竞争不择手段、环境保护意识弱、员工权益受到损害、偷税漏税严重,结果,失信于社会、失信于顾客、失信于员工、失信于投资者和供应商,难免会造成大量中小企业的短命。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交换、没有市场,企业就难以健康成长。诚信作为一种宝贵资源,它能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面临难以预料的危机时,能够获得公众的支持,使其顺利度过难关。所以,诚信建设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诚”讲求忠诚、真诚、赤诚、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信”就要讲求信任、信用、信誉、信心,自信方能信人。

    大未必强,小未必弱。如果中小企业面对日益剧烈的竞争环境,能走出这些认识和经营中的误区,丢掉幻觉,找准位置,练好功夫。对内致力于体质的提升,对外则通过合作网络、策略联盟、企业群聚等手段,以创造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那么把自己做成生存的强者、盈利者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知

    识

    快

    递

    

    第四期(试刊)

    2004年11月

     欢迎您留下宝贵建议,谢谢!

     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