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感悟 » 正文

年薪百万的财富品质最基本的是“做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7-22  
    

     年薪百万,在中国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仅仅在浩竹猎头公司的人才库中就有近千名拿这种年薪的顶级人才。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不靠投机、不靠继承家族产业的人坐上了年薪百万的职位呢?浩竹猎头公司首席执行经理王常江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拥有足够好的财富品质,这是他们的资本。

     在王常江看来,他们的财富品质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做人”,比如有爱心、强烈的责任感、诚信可靠等。这些人性中善的一面会影响到企业的员工,会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使企业能为社会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而这些人也因此更容易得到应该的回报。

     尽管在猎寻CEO级人物时,重点是关注他们的专业经验,但在做背景调查中,所涉及的还有他们的为人处世、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王常江发现,年薪越高的人,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就越少,诚信度越高。为此他总结了8条年薪百万的财富品质。

     浩竹公司在猎寻中发现:教育背景并不是第一位被看好的,多数企业看中的是他们的业绩和实力;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还要考察他们是否有宗教信仰或者有良好的家教背景,让人信赖是他们取得相关成绩的支点。“很多人的成功是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王常江说,有着良好家教的人,往往祖辈留下的家训中都会有做人要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等。

     分析这些人,你会发现他们往往会有明确的价值观,内心明确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事;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他们有相当强烈的规则意识,从对“职场进退”观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大局意识和整体利益感,他们决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影响公司发展。他们除了用金钱资助公益事业外,还热衷社会活动,比如对大学生的无偿讲座、对需要帮助者的义务职业辅导等。他们重视对下属培训的同时,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东西,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职业发展方向上看,他们会放弃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机会,最明显的就是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王常江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从头开始做,他们也会坚持不懈;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会感到太辛苦,也坚信自己只有努力才会实现成功。

     当问到是不是年薪越高的人,心态越好时,王常江认为,总的来说会好一些,但也不全是。有的人民主一点,有的人比较专制;有的人很温和,而有的人脾气却很暴躁……关键是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产业、企业,因而更容易成功。

     高薪是否和年龄、婚姻相关呢?王常江表示,目前快速发展的企业中年薪百万的往往在40岁上下,也有不少35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职业经理人相对“成熟度高,体力充沛,并且思想不陈旧,适合在更市场化一点的企业中谋事”。而在婚姻方面,不少年薪很高的人家庭生活和美,尽管他们给家里的时间并不够多,但却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有一些年薪百万的单身贵族,他们往往是工作狂,没有时间谈婚论嫁,这些人的工作精神令人叹服。

     挣更多的钱有更大的能力

     大卫怎么看也不像33岁的人。太过成熟与坚韧也许是他拥有120万年薪的必然所在。他说话利落,语句简短,绝不多说一句在他看来没有用的话。交谈中你会强烈地感到大卫的真诚,他从不跑题,不会拐弯抹角地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传教士”,乍一听,可能认为这是大卫表达幽默的一种方式。可是他的眼神,透露出的坚定,使他又强调了一遍。“是对房地产的理念,改变了我的这一决定。”

     入房地产这一行,大卫理解为“命运的安排”。“我发现其实通过居住,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结构、形态,甚至可以改变一些社会的权力结构时,这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仔细想想,现在的职业与自己所学真的没什么关系。学外语出身的大卫,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到三峡大坝做翻译,当时他想,以后我再也不会去工地了。然而现在,跑工地成了他工作的主要部分。“年薪百万,很正常,是‘水到渠成’的事,是我们应该得到的,没有什么意外的感觉。”大卫认为自己是靠勤劳和还算不错的为人处事来创造利润的,但得到的还很不够,“我们创造的利润、价值,远远高于我们所得。”

     从一开始的两千块钱到现在的百万年薪,大卫在这家房地产公司逐渐成长。谈到现在的生活,他反而说没有刚开始时的简单快乐;但他仍然觉得很满足,因为现在有更大、更多的能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精神生活也更加充实。

     令大卫至今难忘的挫折,是在刚开始独自承担项目时,由于定位错误,使一个原本很有前景的项目,不但做得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而且还很烂。他说,我不能让那么信任我、投入那么多钱的股东失望。强烈的责任感,使大卫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把这个项目做活过来;并且现在成了苏州最好的项目。

     大卫平时会去做义工,比如到农村学校教小孩子学计算机。他说,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个社会群体。我们有幸占用很多社会资源,有机会赚到更多的钱,其实是我们占用了别人的资源。我们应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卫消除郁闷的方式是向老板发牢骚,他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他还特别喜欢用幽默的语言讨论严肃问题。至于说到性格,他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和善。也因此,他的负责态度,平等待人的作风得到了下属的尊敬。大卫很反对自己员工加班,而是要求他们尽量在工作时间完成所要做的事情,目的是不让员工在这种高节奏中磨损。

     至于今后的设想,大卫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能力,做自己更愿意做的事。

     不如自己当老板快乐

     权英曾受雇于一家大企业,年薪百万的经历,在他看来,却不如经营自己的公司快乐。他说那时自己每天平均睡眠不过4个小时。他放弃了这份别人羡慕不已的高薪,原因是“不喜欢的工作,待遇多高都不想干了”。“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说,对自己的规划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这关系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权英原来在兵工部门工作,优越的工作环境并没有使他安于现状。一次偶然做陪审员的经历,让他对法律着了迷。他开始上电大学法律,并随后获得了在当时为数不算多的律师资格证。之后,权英注册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开始零星地受理案件,这样,在80年代初的中国,他已经步入万元户的行列。

     1983年至1988年,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期,权英看到了双轨制条件下的挣钱机会,于是萌发了“下海”的念头。由于他懂法,上级部门把下属公司交给他管理,结果一年时间就净挣了一百多万元。头一次拿了这么多钱,权英“睡不着觉”,不知道如何分配。至今回忆起来,他说,“我并非欣喜若狂,这不是靠投机,而是靠我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得来的,没什么不安的。”

     但随后却有不测风云,由于其他人的猜忌,一气之下,他决定辞职。他开始自费学习大学课程;一边又由于胡乱地投机期货,使他从百万元户变成负债200万元的穷光蛋。

     这一次的打击对权英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决定换个活法,开始静心总结从前的经验,并系统学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

     权英年近50岁,因为在家采访,他穿着很随意。说话间,他不停地抽烟,谈到自己的财富理念,他有着很深的理解。“收入百万但承担的责任反而更大了。对家庭的开支更大了,像对父母的赡养费,子女的教育费,自己的吃住等方面,都会不自觉地增加。同时社会对自己的责任要求也更高,你需要更精心地策划自己的事业。”他说,“外界对我们有误解,以为都赚到年薪百万元了,应该满足了。其实,到了这个位置,你就好像整天上满发条不停旋转,一天不敢怠慢,必须不断创新,才后顾无忧。”权英正着手推广一个电力供暖设备,很多人觉得在目前电力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做这样一个项目,没有前途。权英不这样认为,他说,正是在这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做这件事才有意义,因为这套设备可以使国家电网利用率增加30%%,我们提供这种别人不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才可能赚得比别人更高的薪水。

     喜欢周杰伦的《叶惠美》

     如果在你印象中,富人是严肃的,呆板的,只知赚钱的,那你来跟Martin聊聊天吧。他是一个爱吃街边摊,会用牙刷吃泡面,爱讲笑话,并且永远追赶时尚的人。

     Martin来自台湾,在美国入了IT业,先后供职于两家国际顶尖IT公司,是市场营销高手。

     上世纪90年代初,当Martin刚到中国大陆时,他被人误认为是职业旅行家。他总是习惯地背着个双肩大包在各地奔波。谈起那段经历,他笑着说,是因为那时在重庆工作,当地天气多雾,飞机班次常常不固定。在美国规律的生活,使他对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感到很没有安全感,所以从那时开始,他就把能用的东西都背在身上,以防意外发生。“我很喜欢那样的生活感觉,有点苦中作乐。”他自己幽默地称之为“逃难”。

     作为职业经理人,Martin对自己最大的要求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事情要全力以赴,具有职业道德”,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幽默感。他说:这是很重要的。“现今的年轻人过于浮躁,总是不安于现有的工作;想的不是把它做到最好,而是有什么机会跳槽”。对于百万年薪,他说,这是靠自己一步步积累的结果。

     Martin自己也有过一段不太成功的创业经历。那次创业前,他一直在一家国际知名的电脑硬件制造公司里任职,年薪也是百万级的市场部主管。当时互联网在中国掀起热浪,Martin被卷入其中,他说:我是不安于现状的人,我当时告诉我的上级,“我要去创业”,他们都以为我这快50岁的老头子出了问题(笑)。如今做回打工仔身份的他,对那段挫折看得很淡,他只是要求自己“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而极少感慨那段时光。他说,当老板和打工仔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乐趣所在,关键还要看个人的性格,从而决定自己的位置所在。他强调说,成功不是偶然的,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有准备的。当然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同样是个大前提。他特别喜欢亲自参与公司的创新活动,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业内和市场的认可,是他工作的最大动力。

     书籍和音乐是Martin的“精神避难所”。他说,“我也有遭遇挫败的时候,我会听音乐、看书,当然也会偶尔唱两句。”Martin在大学时曾组织过三人合唱组合,谈到这一段时光,他眼睛放光。

     说起来,头发泛白的Martin居然也爱看《流星花园》,喜欢周杰伦将中西方融会的音乐形式,还会唱专辑《叶惠美》中的歌曲。他还偏好欧洲中世纪和西藏的音乐。Martin喜欢混迹于人群中,体味民间特色。他对各国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喜欢看各国人写的游记。交谈中他尤其提到19世纪时一位法国女孩写的亲历西藏的书,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位女孩是如何化装成当地老农妇的模样跟随喇嘛,夜行进入西藏的过程,这些细节,Martin至今不能忘怀。

     他对“吃”有自己理解。在北京的时候,他喜欢到各地方政府的办事处品尝正宗风味。他甚至会亲自下到地方市场,进行实际调查。对于这些,他体验的只是其中的快乐,并不觉得苦。偶尔,也会找一些小借口:“我也是从基层做起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