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村,提起李高飞的名字,焦炭行业尽人皆知。而今,人们对他又多了一层和焦炭根本不搭界的印象——做“牛”的。不过眼下的他却一点也牛不起来,因为他投到“牛”身上的7000多万元到现在还看不到一点盈利的迹象。如果撒手不干,7000多万元就打了水漂;继续干下去,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正是让他犯愁的事。
7000万元砸向绿色产业
“焦炭是一个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2000年的时候,我投资2000万元的焦化厂被取缔了,仅仅一夜之间,2000万元就没了,当时只有一个感觉:心疼!”李高飞告诉记者,心疼的同时,他也在想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当时虽然还没有具体的目标,但有一点在他的心中非常明确,那就是一定要选择符合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没有污染的项目。就这样,经过近两年的考察,他选择了搞一个牧业生态园区,目标是建成我省最大的集肉牛饲养、屠宰、加工、餐饮、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肉牛产业化、产业链项目。规划中包括高档肉牛饲养、牛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白酒——乙醇的提纯转化项目、污水处理——沼气项目、粪便处理——高档有机肥项目、肉制品深加工——熟肉项目、牛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皮革制品项目、肥牛餐饮——肉制品连锁销售等十大项目。两年多过去了,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十大项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并且引进了一套现代化的屠宰设备。一位食品专家评价说,他的屠宰设备和产业链建设在我省同类行业中首屈一指,起点也是最高的。虽然还没有大规模投产,但其带动周边农民的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就拿回收秸秆一事来说,2002年的价格是30元一吨,到去年涨到了60元一吨,而以往,农民处理秸秆的方式是一烧了之。
公司遭遇管理难题
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令他感到犯愁的还不仅仅是资金,由于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公司在管理上也与现代化企业存在很大的距离。“以前做焦炭的时候,就是把焦煤拉回厂里,经过洗煤等简单加工之后就进入销售环节,基本上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而做食品就大不相同了,肉牛从选种、饲养、防疫到屠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正是缺乏这样的人才。”很显然,把管理焦化厂的老经验搬在这样一个初具现代化规模的企业上总是有些“力不从心”。
去年春节前,第一次试宰了15头牛,“这些牛肉没有卖,都是我们内部自己吃了、分了,或者送人了。”吃过的人都连声称好,但是要想进入市场却很难。一名营销人员说,他进行市场调查时看到,在一个很大的肉品批发市场,那些拿起来还在流水的牛肉因为价格便宜销路很好,而他的牛肉由于投入成本很高,价格上自然不占优势。“私屠滥宰往往是一个人、一口锅,而我们光屠宰设备就花了至少400万元,这还不算冷库和人员的投资。单从屠宰成本方面就不能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前期的饲养等环节了。”如何才能在无序竞争的市场上杀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每年都有那么多淘汰的奶牛、废弃牛通过私屠滥宰进入市场,普通消费者是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出牛肉好坏的,这是我们做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
硬着头皮也要做下去
根据原先的设想,公司投产3至5年即可收回成本。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个目标简直是天方夜谭。业内人士认为,5年之后能开始盈利就算是不错了。“隔行如隔山”,面对现状,他坦承当初自己对这一陌生的领域估计不足。公司项目规划为四期工程,目前仅仅完成了一期,事业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然而单*自己的力量已经远远不够了,引资、纳贤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尽管困难重重,他对这个行业还是信心十足:“我国牛肉的销量每年都以16%~17%的速度递增,行业前景很好,已经投入了这么多心血,我就是硬着头皮也要干下去!”同时,他也在积极寻找各种合作途径和专业人才,以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