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潜心科技兴农基业 海大集团“善下成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1-04-27

   上市11年来,年营业收入从52亿元增至605亿元,年度净利润从1.55亿元增至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4.88%和28.76%,公司市值从60亿元增至逾1300亿元……是什么力量让海大集团跑出让全行业望尘莫及的速度?

  “这是个非常好的行业,我们才刚刚起步。”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近期接受上海证券报调研时说,整个农业产业链加在一起的市场规模超10万亿元,为此,公司围绕动物养殖过程中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相继布局了水产和畜禽饲料、优质水产动物种苗、动物保健品和生物制品、生猪养殖等环节,“市场空间极其巨大,需求是确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是否给客户带来价值,绝不能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家企业生死存亡的底线。”谈及本次的调研主题高质量发展,薛华认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对于海大来说,就是能力在前,团队在前,业务在后,规模在后。

  先能力第一,再规模第一

  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是海大的基本策略。专业化三个字实际上是非常高的要求,以饲料为例,就包括技术、采购、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的专业化,一定要做到行业第一的位置,再去进行规模化。

  2020年,海大饲料销量达1470万吨。2010年,海大饲料销量则为238万吨。上市以来,海大饲料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20%。

  “海大这些年在饲料主业上积累了一些优势。一个是技术优势,我们的饲料技术已是领先于行业;另一个是业务模式,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是解决方案,这种服务模式具备快速成长能力。”薛华介绍。当然,每年约2亿吨的市场容量,也为公司的稳健成长提供了外部条件。

  “很多人可能认为饲料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技术支撑的行业,是跨学科的。”薛华举例说,一条鱼,从孵化出来的鱼苗到半两,再到一斤,到两斤,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饲料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分阶段提供最适宜的饲料。同样,规模化养殖是趋势,在严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饲料提升动物本身的免疫能力,海大公布的无抗饲料方案,基本可以达到与原抗生素使用一致甚至更好的养殖效果。

  薛华说,海大把技术放在第一位,公司深刻认识到,这个行业一直靠技术驱动,而且进步空间巨大。在海大研究院,数百位工程师各司其职,专心工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和其他科研项目不同,农业科研项目的推进相对较慢,部分项目可能持续10年以上,还不一定有满意的结果,非常需要坚持和耐心。据了解,目前,海大拥有超过2000人的研发队伍,上市以来研发累计投入金额超25亿元。

  光有好的饲料还不够,还需要指导农户科学养殖。在日常经营中,海大员工发现,有些养殖户即便买了公司的饲料,也不一定能赚钱。探究原因,可能是种苗不行,可能是养殖技术不过关,也可能是动物发病时动保产品(兽药、疫苗)跟不上。如何让养殖户赚钱?为此,海大作出了“一亩塘、一千鸡鸭,一栏猪增效千元”的承诺,让员工深入养殖一线,帮助养殖户提升健康养殖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海大要赚钱没有问题,但是必须让客户先赚钱,这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根基。”薛华介绍,公司建设了一支拥有近8000人的工程师服务团队,这些工程师要去指导养殖户,“这个事情肯定不容易,但是做到之后,收获巨大,这几年我们的销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客户一批一批增加,就是服务起了作用。”

  “每次股东大会都有人问我,公司的饲料销量什么时候能成为国内第一。其实我们一点都不着急,技术领先了,服务做到位了,规模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薛华介绍,饲料行业本身产能严重过剩,最近几年,绝大多数企业销量下滑,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不得不退出,在积累了足够的技术优势后,加上已经成熟的服务模式,海大反而有条件实现快速扩张。

  据统计,海大在水产饲料领域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饲料总销售量目前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六。

  构建食品产业链全支撑

  产业链延伸的每一步,海大都会做较长时间的培育,培育技术和团队,形成专业化和技术突破,确定有效经营模式,建立优势之后再快速扩大规模。

  8000人的工程师队伍,每年的成本是多少?至少16亿元!“他们不是营销,是服务。营销思维的人,在海大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们的团队主要还是技术人员。”薛华介绍,如果以传统销售模式和思维拉动销量、培育团队,短期内可能对利润有帮助,但与公司的价值导向不一致,“我们还是希望把客户价值放在第一位。”

  商业逻辑还得回到海大的业务布局。1998年,薛华成立广州海大饲料公司,主要从事水产预混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年后水产预混料做到全国第一,2002年,海大集团进军水产饲料,2006年开始做禽料,2010年开始做猪饲料,2020年开始做反刍料……在饲料之外,海大还培育了系列业务,包括水产动物种苗、动物保健品和生物制品、生猪养殖等。

  “我们意识到,要真正让养殖户盈利,需要的是一整套的支撑体系,包括饲料、种苗、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和动保产品。”薛华介绍,基于此,公司战略进行了非常大的调整,定位从单一饲料产品制造企业转变为服务型企业,为养殖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工程师团队就是整体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者。

  据了解,早在2006年,海大就启动了种苗的培育工作,至今已有15年时间,目前拥有全球领先的虾苗及淡水鱼苗的研发技术,采用家系选育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多个生产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过去10年,全国认定10个水产新品种,海大占了4个。同时,公司在广州、清远、中山、江门等地布局多个现代化养殖项目,主要养殖生鱼、加州鲈、桂花鱼、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水产品种,定向供应专业餐饮连锁企业。

  “对于新业务,我们非常小心,起码准备10年以上时间,不断完善技术和团队。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这是海大的基本策略。什么是专业化?一定是超越行业现有水平的,能力和技术做到了行业第一,再去谈规模化。”薛华介绍。

  养猪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早在2015年,海大就进入养猪领域,但2020年出栏量仅100多万头。“其实我们一直在控制规模,因为和行业龙头相比,我们的养殖成本较高,那样的情况下做大规模有什么意义?”薛华介绍,海大的要求是,养殖成本刚开始和农民散养持平,然后要每斤肉的成本比农民散养低1元,再后面就和行业最优秀的公司对标,同时对成本降低背后的支撑体系进行全方位检验,只有真正成熟后才进行推广。

  从饲料到育苗、动保、生物制品及养殖,这些业务看起来很复杂,但都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动物养殖,用一句话介绍就是“把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

  “这些业务最终都可以纳入食品供应这条产业链,各个板块构成产业链的各个支撑,业务上有协同。”薛华介绍,过去几年,公司的饲料业务增长较快,预计未来几年依然很快。同时,这些合作的饲料客户也有种苗等需求,可带动新业务板块的增长。

  用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很多人都出身贫寒,经历过苦难,感受过父母一代人的艰辛。我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得到了发展,因此,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农民富起来,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薛华说。

  “很多人和我说,海大这些年走得很顺。我们也觉得很顺利,没有什么曲折。”薛华说,可能是因为公司创始团队都是技术出身,重视技术研发,从而打好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与技术同样重要的是,海大找到了应用技术的大市场、大舞台,并通过8000名工程师,深深扎根农村。

  “海大集团想要基业长青,成为百年老店,就要牢记初心使命,那就是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这是超越盈利的目标,也是我们应肩负的责任。”薛华表示。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海大提出了“一栏猪多赚1000元”“一亩塘多赚1000元”等承诺,一方面是让老百姓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兑现,让养殖户真真受益。

  为了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2020年6月,海大宣布启动“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十大新型农业产业园,打造百个乡村振兴产业强镇,建立千个乡村振兴技术服务站,培养万名乡村振兴服务工程师队伍,孵化万名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最终实现培育百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千亿元产值的目标。

  以技术和服务赋能“新”农民,2020年11月,海大荣获“‘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截至目前,海大在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等省份布局现代农业项目5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超100亿元,近3年带动20万农户脱贫。

  “我认为,农业正处于一个规模化、工业化的阶段,这将是一个行业巨变。”薛华说,从体量看,农业的所有产业链环节加在一起,是一个超10万亿元的市场。如此巨大的市场,完全可以孕育出一批大企业。但是,目前的行业特点是非常分散,经营的主体绝大部分还是小散农户,经营的模式也比较原始,“海大很幸运抓住了这个机会。”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在薛华的办公室,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此句语出《孔子家语》,大意是做人做事要虚怀若谷,志存高远。后面还有两句是:“圣人胸中有大道,得失成败在其中。”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规律,在战略确定后,就需要有耐心,有定力。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做成,可能是5年,可能是10年,只要坚持好好做,我们的能力一定能不断提升。”薛华说,海大有决心推动中国农牧业效率的提升,有能力带动行业为全社会提供健康、优质、高效的食品,这是梦想成为伟大公司的海大的目标和责任。

 上一篇 | 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名单发布
 下一篇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