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 农产品期货大有可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5-02-09

  政府正在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努力,这意味着中国农产品期货大有可为。

  一直以来,靠天吃饭长久以来都是农民无法避免的现实,而农产品期货似乎总与农村还差“最后一公里”,农民看着近,但实际上离得还很远,一没专业知识,二没风险意识,大都把期货当成了“洪水猛兽”。

  实际上,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多次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要求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上市棉花、大豆、鸡蛋、玉米等十多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公开资料显示,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在加强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研发,棉纱、粮食、油脂油料、畜牧产品、林产品、海产品等均在研究筹备当中,农产品期权也力争及早上市交易。

  发展农产品期货对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一方面“蒜你狠”、“豆你玩”经常令农民遭遇价格“过山车”,期货市场有利于转移风险,平抑价格波动。另一方面,目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一些上了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有价格避险的需求,期货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避险工具。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经济诸多变化以及天气灾害频发等原因影响,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客观上需要体制健全、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当前,政府正主导农产品价格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而有波动就有风险。因此,要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开发,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正是对未来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加大的未雨绸缪。

  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上市更多的农产品期货,做精做深现有农产品期货,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外农产品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农业企业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的范例,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但现实中期货真正要服务“三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投资者教育问题,比如农民合作社的税收问题,以及农村期货人才不足等问题,均限制了期货功能的发挥。

  显然,当前中国农产品期货仍然处在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期货品种覆盖面偏低、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

  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其次,巩固期货市场的现货基础,在全国主要农产品重要产区,启动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型批发市场,通过夯实市场基础促进产品流通服务产业发展,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交易的现货基础创造条件。第三,强化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培育,继续优化投资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