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粮食高度自给的代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5-02-03

  国内外50%的粮食差价,直接的含义是我们的消费者为粮食多付了很多钱。国内一年消费的粮食大约6亿吨,匡算下来国内消费者每年为粮食至少多付了400亿美元。我们人口多,人多力量大,不是付不起这个钱,这么多年来不是也都照付不误了吗?多付钱不是不可以,更深层的问题是,消费者不仅要为今天的粮食高价买单,还要为日后的潜在粮食安全问题买单。

  世界粮食问题不仅重要、复杂,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均衡性,有粮食生产充足、忙着出口的,也有要靠国际救援的国家。粮食安全真正受到致命威胁的,是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代表的穷国。长期以来,2亿左右非洲贫民依靠外来粮食供应维生。在粮食产量上,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居垄断地位,仅美国一国,粮食年出口量所占全球份额常年稳定在35%左右,其中小麦更是高达60%。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粮食高度自给的国家之一。

  徐远在《东方早报》刊文说,我们现在的粮食供给状况,是“谷物高度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数据上看,2012年大米、小麦、玉米的自给率分别为99%、97.3%、97.6%,大豆的自给率低一些,只有18.4%,但是在整个粮食构成中大豆比例不大,综合的粮食自给率依然有88%。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国内粮价比国外高50%

  粮食高度自给的意思,就是进口不多。倘若国外价格高,或者国内外粮价差不多,粮食自给自然是好事。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从2013年的数据看,大米、玉米、大豆、小麦四种谷物的价格都是国内远高于国际,分别高出73、180、530、103美元/吨。看比例的话,分别高出17%、88%、60%、33%。简单平均是50%,也就是说国内粮价平均比国外高出一半。国内这么高的粮价,就是粮食高度自给付出的成本之一了。

  粮食套利与进口配额

  市场里的交易,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连串的事件。国内粮价超过国外粮价50%,一定会引起连锁反应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会产生“粮食套利”的动机。简单说,就是从国外进口粮食到国内卖,因为加上运费还是比国内便宜很多,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因为价差大,“粮食套利”的动机也就很大。理论上讲,倘若没有约束的话,就一定会有人买很多国外粮食转卖到国内,倘若政府不降低粮食收购价,就这么一直收下去,国内粮仓一定会堆满,还要建粮仓继续堆。

  不过,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政府有对付的手段,就是粮食进口配额。简单说,粮食不是谁都能进口的,要申请进口资格和进口配额,超过配额的部分不能进口。也就是说,不管国外价格有多低,超出配额的部分都不能进口。这样,其实是给有进口配额的人发了一大笔补贴,容易引起寻租和腐败。

  那么国内粮仓的情况到底怎样?粮食储存状况的数据不好找,具体情况说不清楚,不过有一条是明了的,就是粮食储存的损耗很高的。打个比方说,存放金属,比如铜板或者钢材,放个三年五载的也没什么变化,可是存粮食的损耗很大的。即便没有老鼠,发霉变质总是有的。以前储存技术差,每年损耗在15%左右,也就是6年就差不多损耗完了。现在储存技术改善了,据说可以降低到6%。即便如此,加上存储的设施投资和人力成本,这个损耗率依然是很高的。

  你我一起来买单

  国内外50%的粮食差价,直接的含义是我们的消费者为粮食多付了很多钱。国内一年消费的粮食大约6亿吨,匡算下来国内消费者每年为粮食至少多付了400亿美元。我们人口多,人多力量大,不是付不起这个钱,这么多年来不是也都照付不误了吗?多付钱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需要问一句,这是为了啥?国家或者其他同胞得到了什么好处?给消费者什么补偿吗?

  补偿是没有的,其他的同胞是否得到好处也不好讲。对于他们而言,进城打工依然是王道,毕竟打工的收入比补贴不是多了一点,也不仅仅是翻倍,而是后面加个零,然后再随着技能积累而增加的问题。以后在城里安居乐业了,还可以方便地逛商场、看电影、听戏,孩子能在城里学校上学,家里人生病了就近能有好的医院,这些都是很大、很实在的收入。国有农场的工人表示补贴收入有一点小可观(因为人均耕地多,补贴数额相对较大),不介意多补一点。不过,国有农场的工人数量只有330多万,只相当于8.7亿农民的0.38%,应该不是农业政策的主要考虑。

  更深层的问题是,消费者不仅要为今天的粮食高价买单,还要为日后的潜在粮食安全问题买单。“过日子”这个词的含义,不仅在于今天要有米下锅,明天、后天也得有米下锅。今天定一个很高的粮食保护价,追求每年的粮食产量,管理者自然可以拿着连年增产来报喜,甚至还能加功晋爵。可是,这同时也使得水土不堪重负,加速水资源的消耗和土地的盐碱化,危及潜在的粮食生产能力。这一点,不知道有没有人担心过、考虑过。等这种问题显眼地暴露出来,估计也就是真的很难解决的时候了。最后,无非还是全国的消费者,也就是你我和大家,一起来买单。